幼儿入园适应及其心理指导

   2020-11-1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妈妈、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搭积木,不要和小朋友玩,呜呜……”随着哭声渐近,只见冰冰两只手紧紧拽住妈妈的衣角,整个人完全依附在妈妈身上,一动不动……每年新生入园时,教室里都哭声一片,有的高声喊叫,有的轻声啜泣,有的边哭边吸吮手指

“妈妈、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搭积木,不要和小朋友玩,呜呜……”随着哭声渐近,只见冰冰两只手紧紧拽住妈妈的衣角,整个人完全依附在妈妈身上,一动不动……每年新生入园时,教室里都哭声一片,有的高声喊叫,有的轻声啜泣,有的边哭边吸吮手指,有的拉着妈妈的衣角苦苦哀求,有的甚至蜷缩在地上耍赖……入园对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暗自担心。由于长期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人们对幼儿人园适应困难问题似乎变得习以为常了,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做好人园的身心准备

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家长能做些什么呢?首先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独自刷牙、洗脸、如厕、穿脱衣服、使用餐具等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和一些简单的人际交往技能。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幼儿园里,让幼儿学会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形成谦让、合作、分享等品质,能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孩子谈幼儿园的事情,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环境及一日生活,让幼儿对新环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产生向往幼儿园生活的心理。待孩子真正入园后,要有坚持性,鼓励孩子天天入园,不要因为心疼迁就而前功尽弃。

2、幼儿园要尽心尽力

首先,幼儿园可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可使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依恋情绪,大大减轻分离焦虑。在“我会叠被子”的竞赛活动中,幼儿全情投入,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加油、加油”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时老师发现从不举手发言的路路,竟然缓缓地举起了手,老师给了他参加竞赛的机会,事后还及时表扬了他,后来发现路路接连几天都兴奋不已,再没有为想家而哭鼻子……表扬能够产生很强的正面教育作用,幼儿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很好时,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鼓励、表扬,甚至号召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这样会大大促进幼儿参与今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其次,也可适当开展混龄教学。例如,幼儿园开学时,让中、大班的幼儿站在门口列队欢迎;让哥哥姐姐们带着弟弟妹妹参观活动室;大、中、小班幼儿合作进行小组竞赛等等。混龄教学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家庭氛围,能够增加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处时间,建立情感的桥梁。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5岁儿童的心理比我们更接近3岁儿童的心理,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人们在成人与幼儿之间很少发现的交流与和谐。”,“大带小”“大帮小”“小促大”的混龄活动不仅使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而且对幼儿的语言能力、学习习惯、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也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3、教师的关爱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素。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最终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无条件地、充分地!纳和尊重每一个幼儿,无论其美或丑,无论其聪明或愚钝。并且想方设法取得幼儿的信任,让幼儿敢于接近,例如’亲切地叫幼儿的小名,轻轻抚摸幼儿的头,亲亲幼儿的脸,拉拉幼儿的小手。对于大哭大闹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从妈妈手中将其接过来,像妈妈一样哄抱,给以抚慰和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亲密的身体接触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相信有了家庭的良好准备,父母的正确认识,以及幼儿园和教师的积极配合,每个孩子都会成功地度过适应期,真正做到家长放心、教师省心、幼儿开心。

 
标签: 儿童心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 "散养"的孩子更有同情心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 "散养"的孩子更有同情心
    在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根据儿童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过分的溺爱孩子,会容易导致孩子缺乏同情心。特别是孩子和其他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家长的随时陪伴左右会容易让孩子变成“自我陶醉者”。研究同时还指出,“散养”的孩子会更有具有
  •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 9至10岁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9至10岁的儿童正是处在一个各方面成长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里,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观察儿童的一举一动,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接下来分析下9至10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开始从被动学习转变至主动学习9至10岁的孩子正处于儿童的后期阶段,孩子开始从被
  • 怎样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当代家庭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有父母宠着、爷爷奶奶惯着,若家长事事都顺着幼儿的心,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差。就拿爱爱来说吧,爱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妈妈教育理念是以鼓励为主,孩子不管范了什么样
    12-25 儿童心理
  • 厌学儿童的5个不良心理早知道
    1、推脱责任: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
    12-25 儿童心理
  • 儿童期心理卫生的防御重点
    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目前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问题还没完全处理好,给孩子入学造成不少适应性困难。因此,学校和家庭应重视这个问题。家庭应给孩子做入学准备,进行入学教育;学校要布置吸引孩子的环境,和蔼可亲地欢迎新生。比如说,
    12-07 儿童心理
  • 家长育儿要懂的颜色心理学
    冷暖两色是人们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是对颜色的物质性印象,不同的颜色产生的心理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并且这些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甚至部分色彩间接影响到人们的观念与信仰。如今这些颜色心理学还影响着孩子们的性格
    11-20 儿童心理
  • 厌学儿童的不良心理活动有哪些
    1、推脱责任:这些儿童把简单的失败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他们常常把考试成绩不好归于老师讲课没有讲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师阅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实他们的心里对失败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
    10-08 儿童心理
  • 儿童都有哪些不健康的心理
    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3-6岁的学前儿童是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所以这一时期关
    09-29 儿童心理
  • 频繁搬家导致儿童心理受创
    科学家表示,搬家对儿童来说,意味着与原本的朋友失去联系并且突然被迫离开原本熟悉的环境。此外,当父母决定搬家时,孩子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意见被忽略了。这些因素都会促使他们伤心哭泣甚至作出过激的自杀举动。据英国媒体报道,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搬家过于频
  • 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最近很多儿童都出现了自闭症的情况,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对于我们儿童的心理成长非常不利,可能会使我们孩子逐渐走向自闭症的道路,对于我们还是以后长大成人之后的事业发展都会很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09-06 儿童心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