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老人要重点预防中风

   2020-05-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2、1、2月份是最冷的季节,一般平均气温在10℃。气温骤降的时候,特别是气温下降10℃,那么脑中风、脑梗塞的患者会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心脑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而这些人本身年龄偏大,对气温的变化身体来不及及时调整,当血管发生强烈痉挛

12、1、2月份是最冷的季节,一般平均气温在10℃。气温骤降的时候,特别是气温下降10℃,那么脑中风、脑梗塞的患者会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心脑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而这些人本身年龄偏大,对气温的变化身体来不及及时调整,当血管发生强烈痉挛时,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破裂就变成脑出血,而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如果本身有血栓的话,那么血管痉挛时,血管腔隙狭窄,血栓塞在大脑血管,就会发生脑梗塞。

心脑血管患者最怕“寒冷”,一旦寒流来临,神经科医生就应立即告之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见到太阳才出门,晚上天黑之前要回家。天冷时,晨练和休闲在室外不宜过早或过晚,避免激烈运动。

同样,在夏季7月至9月37℃以上时,酷暑让人体温上升,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心脏泵不出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所需,血流动力不足,就会出现脑梗塞。在广州,相对于春秋两季,严寒和酷暑脑血管病人较为集中。

脑中风年轻化趋势明显

“我从医近30年,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医院才只有10张床位,如今已经是160张床位。如今每天门诊约有350人次,其中80%是中风(脑梗塞)的患者。”高聪跟记者如是说。

“脑中风的患者增多,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人口老年化,在30年前,遇到一个70岁的中风患者,通常在交班的时候,通常医生们都会特别关照一声,现在病房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比皆是,遇到90岁的中风患者,也不会特别惊讶。”高聪说,“这第二个原因就是压力大,因为除了老年人中风患者外,年轻人也多起来,30-40岁的时而可见,这跟他们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熬夜、唱K,一两天还行,但久而久之,血管就受不了了,结果就出现了脑中风。

预防中风生活方式要健康

即将进入脑中风的高峰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引起脑中风的祸首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频繁饮酒、吸烟、运动量少、高热量饮食、夜生活过度等导致脑卒中高发。而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焦躁又加重了上述诱因对人体的损害,从而导致脑卒中发病。

专家指出,老年人在冬季注意保暖外,还在生活方式上也需调整,比如多运动。据记者了解,广医二院神经科医护人员设计一套太极拳,其内容分为三部分:急性期十式、康复期的太极进阶篇、预防中风二十四式。该院神经内科科护士长尹玉珊说,整套太极包含了躺、坐、站三种形式。急性期十式,简单易学,重在打开肢体穴位;进阶篇主要是坐着练习,动作变化较多。而行动自如的中老人群也可以练习预防中风二十四式。

专家表示,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基础病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而太极拳的自然、柔和,正好能满足老年人锻炼的需要。

 
标签: 中风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双下肢乏力要防“小中风”
    有些老年人在生活中莫名其妙就出现双下肢乏力、走不动路的情况,很多人不当回事儿,觉得多歇歇就好了。其实这有可能是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信号,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防止小中风久拖不治,导致大面积脑梗塞。南京东南
    12-31 中风乏力
  • 老年人养生 预防中风吃它有奇效
    人到老年,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因此,越来越多的疾病找上老年人,中风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老年人中风吃什么好呢?老年人中风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到文中看看,中风老年人养生的方法吧!家里有老人都应该注意,老年人身体已经十分脆弱,尤其怕
    12-27 中风
  • 老人听力异常警惕耳中风
    耳中风在医学上叫突发性耳聋,目前尚不能明确病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微循环障碍和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的内耳神经细胞损伤。诱发因素常为感冒、劳累、精神紧张和受刺激等。很多患者早晨醒来时即感到一只耳朵(偶尔也有双侧耳朵)听不见声音了,可伴有耳鸣、眩晕、
    12-26 中风
  • 中风之后要和时间赛跑
    时间就是大脑脑组织与身体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它对缺血、缺氧性损害非常敏感。只要完全缺氧超过3~5分钟,脑神经细胞就会死亡,并且不可再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脑梗死患者,真正安全有效的抢救神经细胞功能的时间是3~6个小时,超过这个时间采取溶栓
    12-18 中风
  • 抓住救治中风的“黄金时间”
    3-6小时,溶栓的“黄金时间”脑梗塞是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的一种,约占中风患者的80%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塞病人达250万。此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征,严重危害着人民身体健康。对于脑梗塞,目前国际一致公认的治疗方法有卒中
    12-16 中风
  • 老人沉默寡言警惕中风
    目录:第一章:老人沉默寡言警惕小中风第二章:突感胃痛竟是心梗第三章:吃完晚饭就睡觉容易得中风小中风俗称失忆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发病原因主要由于脑部海马血管梗塞引起的。脑部海马血管梗塞会导致老年人沉默寡言。老人沉默寡言警惕小中风65岁的
    12-01 中风
  • 预防中风谨防陷入误区
    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拥波博士介绍说,中风的高危因素包括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种。年龄、性别、遗传因素属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则是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果能把高危因素部分或全部消除,人们
    11-20 中风
  • 女人35岁之后做这事会中风
    说起中风很多人会想到只有中老人才会出现这种疾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不注意自身的健康,你也可能会出现中风现象。而中风引起的死亡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上升的情况。所以,预防中风不是老年人的事情。35岁之后的女人如果做这件事情容易增加患
    11-16 中风
  • 测血管年龄 预知脑中风
    遍布全身的血管犹如住宅中的自来水、煤气管道一样,用得时间长了,管内壁就结垢、生锈。胆固醇等在血管壁沉积以后,血管柔韧性降低,血液流动受阻――目前心脑血管病已占死亡原因的前二三位,其直接因素就是动脉硬化。由于动脉硬化最初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所
    11-11 脑中风
  • 经常锻炼可预防痴呆及中风
    对人类来说,体育锻炼能改善科学家所称的“执行功能”,即帮助你选择与环境相宜的行为、抑制不合时宜的行为以及在受干扰情况下全神贯注于手头工作的能力。70岁以后,人的“执行功能”开始衰退。与不爱运动的同龄人相比,经常进行锻炼的老人“执行功能”较佳
    11-08 中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