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警察、科普博主、摄影博主…海量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共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2022-05-24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响应该主题,微信视频号于近日上线了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提示语,以平台能力号召广大用户共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用户在视频号搜索“穿山甲”、“犀牛”等珍稀动物和

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响应该主题,微信视频号于近日上线了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提示语,以平台能力号召广大用户共同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用户在视频号搜索“穿山甲”、“犀牛”等珍稀动物和相关关键词,或当刷到野生动物类短视频时,都有可能看到呼吁保护野生动物的提醒。

森林警察、科普博主、摄影博主…海量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共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而在视频号平台上,海量创作者正在为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其中,森林警察@茶城森警、科普博主@花蚀的人间观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摄影博主@嗑叔磕动物@春晓.z@阿伟蛇哥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趣味化开展普法宣传,茶城森警广获网友喜爱

作为普洱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的一员,毕晓东早些年经常接到关于在互联网平台非法收购和贩卖野生动物网络举报。面对传播环境的变革,毕晓东及同事开始思考如何用好触达更广,传播力更强的短视频平台,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传递更更多人。

最后,毕晓冬和团队成员敲定了视频号,以@茶城森警的账号上传了众多短视频作品,类如象群迁移,遭遇野象“怼脸”怎么办?野外踏青,偶遇酷似熊猫的猪能带回家养吗?碰见不认识的“野鸡”,吃一顿得判几年?因为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得妙趣横生,视频号上线后立即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关注和喜爱。

森林警察、科普博主、摄影博主…海量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共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方面也许是因为森林警察的职业特殊性,让用户感到新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团队擅长截取野生动植物保护普法宣传的趣味内容,并且在评论区积极与用户交流互动,快速吸引视频号用户的目光。”毕晓冬总结道,茶城森警几乎会在每一条发布的视频下面跟进一条解析评论,引导网友如何正确对待野生动物。这些特性使得茶城森警在众多政务号中脱颖而出,也让更多网友学到了野生动物知识。

从自然课代表到科普博主花蚀在视频号上延续热爱

因为从小喜欢古生物并热衷于分享知识,花蚀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自然科普博主。早在2013年,花蚀就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花蚀的人间观察”,其首个固定栏目,就是把全国重点的动物园都逛了一遍,并写成文章定期更新。后来他的足迹更是扩展到全国各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中国人保护野生动物在他的笔下得到还原。

2020年,因疫情困于家中的花蚀观察到一对乌鸫在家里阳台外的树上筑了巢,分享这个生命诞生的过程成为他开通视频号的契机。而视频号开通后,花蚀便把逛动物园的视频上传至视频号,使得账号积累了众多粉丝,大家纷纷打开视频号直播跟着花蚀“云逛”各个动物园。

森林警察、科普博主、摄影博主…海量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共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我做直播的时候,从头到尾观看直播的时长非常长,有大量的人是跟着我从头看到尾的。”在花蚀看来,视频号平台上的用户互动积极性以及观看时长都让他感到惊喜。

野生动物园和摄影博主们,以视频号为阵地传达生物之美

在花蚀眼中,红山动物园是华东乃至中国最好的动物园,其原因在于——这是国内极少数坚持不开展动物表演、不开展收费投喂的动物园。而这两项也恰恰是大多数动物园最核心的收入渠道。

频繁开播于清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通过视频号带领用户走遍这座“动物世界”。睡懒觉、进食抑或是互相打闹,动物们在大自然里最真实的样子得以呈现给直播间的用户们。

森林警察、科普博主、摄影博主…海量创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共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机构主体外,在视频号里还有众多摄影博主用镜头记录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嗑叔磕动物 将镜头对准各种神奇的动物,解读他们神奇的举动;@春晓.z 爬冰卧雪,记录下野生鸟类所诠释的生命之歌;@阿伟蛇哥 将镜头对准毒蛇这种被误解的野生动物,立志于破除人们对蛇的偏见…

倡导人人参与,视频号助力传播保护生物多样性

传递科普知识,倡导保护自然,一直是微信视频号平台的核心议题。去年9月,微信就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合作方通过微信视频号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主题直播,此外,视频号还将联合众多摄影博主、生态机构发起“野生中国”话题活动,助力全民科普教育,呼吁更多人关注COP15,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

微信视频号由于其独特的推荐和传播机制,尤其适合正向价值观的视频内容传播。在微信视频号的生态中,地理风光类、野生动物摄影等内容得到了受众广泛欢迎,成为环保公益机构传播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资讯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和“科技向善”的战略下,微信视频号也将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活动,与广大创作者和用户们一起传递科普知识,倡导保护自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