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2022-05-29 盖世汽车资讯0
核心提示:受疫情的影响,4月份的车市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其变现普遍比合资品牌情况要好,单月占据了56.1%的市场份额。这是继2022年2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50%之后,再次创下自主品牌份额占比的新纪录,同时

受疫情的影响,4月份的车市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其变现普遍比合资品牌情况要好,单月占据了56.1%的市场份额。这是继2022年2月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50%之后,再次创下自主品牌份额占比的新纪录,同时也推动着自主品牌1-4月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6.4%。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同时随着自主车企在插混、纯电动、高端化方面的持续努力并取得新的成果,自主品牌的势头在这两年来风头正旺。

据权威机构预测,自主品牌到2023年市场份额或将保持在50%以上。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背后的意义以及影响又有哪些。近期,《汽车公社》与LMC汽车市场咨询总经理曾志凌、行业资深专家金永生,就自主品牌的发展和前景展开了讨论。

自主品牌定会成为主导

从今年1-4月车企销量来看,排名首位的一汽-大众超过了49.1万辆,而第二至第四位均为自主品牌,分别是长安(42.2万辆)、吉利(39.8万辆)、比亚迪(39.5万辆),第五名才是上汽大众。自主品牌的销量增长势头如此迅猛,使得自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按历史销量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开始统计到现在基本保持在38%-45%之间。一般来讲,突破45%就已经是很高的比例。2021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是44.4%,2020年则只有38.4%。就目前来看,2022年1-4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经处于最优水平。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虽然4月是一个特殊情况,例如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因为供应链和工厂封锁的原因,整个生产受的影响非常大,不能盲目乐观将此作为未来稳定的成绩来看。“我觉得自主品牌整个份额再45%再往上冲,接近50%的水平是可以期待的。”LMC汽车市场咨询总经理曾志凌表示。

同样,行业资深专家金永生对此也认为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还会保持上涨。“毕竟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都已经是突破了40%,大家都认为说其实会一直往上走。”

金永生表示,汽车行业的特点在目前中国很多行业都可以找到,那就是越来越强调中国制造。如今如手机、电脑、家电等绝大部分工业制品,在中低端市场上已经是中国本土品牌全面领先了,已经确立自己的优势。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绝大部分汽车大国它的市场份额都是由本土品牌占据主导的,比如说韩国、日本,以及欧洲汽车大国中包括法国、德国,甚至说连意大利市场也是意大利本土品牌主导,西班牙这些国家也是一样。从大的趋势上来讲,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主体份额一定是本土品牌,而不是说是外资品牌。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因此无论是从国外汽车大国的发展过程,还是从中国其他工业制品的行业经验来看,未来自主品牌市场占比的大趋势一定是不断上涨的。“目前来看还需要很长的发展过程,出现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突破70%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两位专家表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一定会被自主品牌主导。

金永生强调:“终点肯定不止是份额超过57%,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作被某一个品牌阵营占据主导,可能是突破70%,甚至到80-90%,只有在那个状态下才意味着这个市场已经被控制了,这个时候才有资格说大功告成。”

至于明年或者什么时候能超过50%,实际上在动态的发展中还不好定论。“当然就算自主品牌占比到70%,也有暂时性达到和稳定达到的两种概念,暂时性达到有机缘巧合的因素,但稳定达到还有蛮长的路要走。”金永生表示。

新能源成重要推手

根据4月份的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达到了48.8%。相反,豪华车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只有4.8%,主流合资车则更低,只有3.7%。在整个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快接近30%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已经快接近50%。

毫无疑问,新能源对中国这波“弯道超车”或者是“换道超车”提供了多大的支撑和能量。自主品牌现正处在弯道超车的局面,曾志凌表示:“也就是说在新能源的领域,我们看到是占领了绝对的优势的。”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金永生则强调,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表现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即是整个中国汽车目前的根基还不是很扎实。“其实在这个状态下,如果从全球的范围上来讲,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或者说本土品牌,他们所代表的力量其实仍然是追随者。”他表示,追随者也就表明我们在弯道超车时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需要考虑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线路。

对此,他认为包括纯电、甲醇、氢能以及基于燃油车的混合动力而来的新能源车型,就是目前自主品牌主要发展的技术路线。

而如今在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品牌当中,比亚迪的霸主地位几乎无法被撼动,金永生谈到目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时表示,“因为比亚迪是从一个电子产业公司发展起来的,它进入到所谓的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当中有很大的必然性。”

他以比亚迪F3 DM双模电动车为例,这款车早在08年到10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推向市场。 “所以比亚迪是非常早的进入到这个市场中,如果动作更快的话,比亚迪可能就会从插混就扩大到纯电的领域当中的优势。”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吉利或者说长城的燃油车的发展如果会获得更大增长,自主头牌的位置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金永生表示,“至少在新能源这个组别当中,比亚迪的霸主地位,我自己个人觉得现在已经完全不可能再被撼动了。”

对于未来车辆能源结构,金永生表明其更看重混动车型的发展。“比如说你的通勤范围可能比较有限,而且当地可能都是一些风电、太阳能电,这些如果是很环保的状态,用纯电是非常好的。所以也就是说可能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其实是各种能源的结合,但是纯燃油和纯气的车辆肯定不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资本和新赛道

两位专家都表示,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不能只看重份额,资本主导才是关键。中国汽车历史的书写过程中,自主品牌会逐渐领先于合资品牌,而其中吉利、长安、比亚迪都做过老大。金永生说:“比亚迪现在是老大,我们不能说做了老大之后就把就只把心思花在规模跟份额上,我们还是要花在内功上。”

金永生表示,从大的趋势上来讲,中国汽车市场未来的主体份额一定是本土品牌,而不是外资品牌。但是,自主品牌主导中国市场绝的评价标准不是说份额占到一定的规模和比例,而是资源体系。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对此,他强调,“因为一个国家的汽车市场由什么样类型的品牌占据主导,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来自于品牌的资源体系,它的决策树以及财务报表,甚至是利益链是否在这个国家之内,如果在之内的,其实相对来说是一定会占据市场主导的份额部分。”

曾志凌也持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其实在看未来,比方说未来5-10年的发展,我们自主品牌的机会其实不在于未来这几个百分点的竞争。其实从整个中国市场来看,大家如果扳着手指头来算,过去我们曾经知道造车新势力有超过50家之多,在中国杀入汽车市场的资本是最多的,在全球都没有这个先例。”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资本的主导性。如今例如百度,再加上小米以及华为等大企业都还在后面做投资,它其实反映了我们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IT行业与汽车行业的一个跨界。

“从这个意义来理解的话,你可以看到未来5-10年,我们说的自主品牌就不泛指我们现在的这些传统的自主汽车品牌了,包括我们可能会看到华为的汽车,小米的汽车以及极度的汽车,而这一类车子他们对整个市场起到的一个推动作用,这可能才是一个革命性的意义。”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曾志凌说:“相比于我们说看到说现在的这些自主品牌是不是能够增加一到两个百分点,能不能突破50%的时候,其实我更加会期待在下一轮的进化和变革里面,我们这些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资本,中国的IT巨头,能不能在智能汽车进化里面能够占领一个领先的地位。”

“这会开启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曾志凌还补充道, “实际上在下一步的变革里面就不是内燃机和变速箱的一个竞争了,可能就是回到我们轨道上面,就是芯片以及软件的设计。”

被重塑的价格体系

随着自主品牌逐渐积累起较大规模市场份额的影响之一,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多外资品牌退出的情况。金永生表示:“其实外资品牌的份额一定会下来,甚至说会有外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这其实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未来可能中国汽车市场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撤出,到这时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我们不必为此恐慌,因为我们要理解合资品牌的份额是被本土品牌打下来的,它在市场中其实已经活不了了。”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份市场额上升还会影响定价体系的变化。金永生以美国市场为例,因为从全球来看,只有中国跟美国的汽车市场处在一个级别,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售价来看,中国汽车的价格整体上跟美国相比其实还是比较高的,他认为至少高了一个档,处在一个A级车卖B级车价格的局面。

为什么说自主品牌终会主导市场?

因此,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价格会趋于合理 “所以也就是说未来一定会使得整个合资品牌的定价体系下移,相对来说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本土品牌或者自主品牌所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因为合资品牌的溢价部分消失了,”金永生表示。

他还表示,我们在谈到这个份额的概念时需要明白,本土品牌目前取得这样的市场份额,大多数还是通过错位竞争,是自主品牌高配车型与合资品牌低配车型之间的竞争,是不对称的竞争。

“比如领克,在定价拉到了跟合资品牌对等的这个位置,而中国品牌目前的高端化过程其实不是指豪华,它只是说拉到了合资品牌的定价体系上而已。”相反,合资品牌的价格将会下降,金永生表示,“我个人感觉未来可能快的话两三年,慢的话三五年,外资品牌的价格会下降一档。”

“现在这些外资品牌对于本土品牌来说,它的品牌溢价能力也在下降。溢价的下滑其实是不会带来归销量和份额的下滑,只有它还按原本的高价格(才会导致份额下滑)。所以未来合资品牌一定不会再按原本的高价来卖,或者说它价格上扬的幅度会越来越小,那个时候就是说其实(自主品牌)挑战会更加的密切,”金永生说道。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资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咬定青山,向远而行——联创汽车电子转向控制系统
    咬定青山,向远而行——联创汽车电子转向控制系
    图片来源:联创汽车电子在竞争激烈的国内转向市场,联创转向多年来一直显得颇为低调。近两年来,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快速转型,走上了外延式发展的道路。作为主打产品之一的EPS控制器,其年销量从三年前的五十余万迅速增长,到今年预计突破一
    07-06 自主品牌
  • 5月新能源销量:“一枝独秀”并不是件好事
    5月新能源销量:“一枝独秀”并不是件好事
    悉数过去一周,中国新能源汽车板块最为令人记忆深刻的一个瞬间,想必大多人都会把选票投给北京时间6月10日,比亚迪A股盘中大涨近7%,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并成为首个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的自主品牌。 放眼全球,超越大众的同时,
  • 全新第三代荣威超混eRX5,重塑自主品牌混动新格局
    全新第三代荣威超混eRX5,重塑自主品牌混动新格
    今天的混动汽车市场上,串并联超级混动车型,大致为两个流派,一种是双电机版本的,最先推广双电机是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一种是单电机版本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丰田的THS混动系统。目前国内厂家使用的超级混动系统大多都是双电机版本,而荣威推出并搭
  • 车辆购置税减征举措落地 或拉动200万辆增量
    车辆购置税减征举措落地 或拉动200万辆增量
    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显示,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图片来源:财
  • 联创线控底盘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突破
    联创线控底盘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突破
    编者按:2022年5月27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2汽车智能底盘-云论坛如期举行。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罗来军博士受邀出席并发表《联创线控底盘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与突破》的主题演讲。罗博士结合行业趋势,从联创企业发展、线控转向、线控制动
    05-30 自主品牌
  • 韩系车,怎么在国内混成了“老六”?
    韩系车,怎么在国内混成了“老六”?
    恍若一夜之间,韩系车好像真的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最近重温了一部老韩剧,剧中的起亚K9将我拉回了那个韩系车在国内盛行的年代。伊兰特、狮跑、索纳塔、K3等等,一款款经典,皆是儿时对汽车的回忆。 记忆涌上心头,一时兴起,我便去查询了韩系车
  • 一句话点评4月自主品牌:低端电动车逆风翻盘,你敢信?
    一句话点评4月自主品牌:低端电动车逆风翻盘,
    市场概述:2021年即将过半,随着上海疫情的好转,汽车产业似乎正逐步回到正轨。面对极速下滑的消费信心,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刺激消费的利好政策也层出不穷地向外涌现着。但这些积极一面的背后,中国车市4月的黯淡与萧条仍旧历历在目。受供应链“卡壳”的
    05-29 自主品牌
  • 上汽集团:打造“七大技术底座”,力争“十四五”末销售新能源车300万辆
    上汽集团:打造“七大技术底座”,力争“十四五
    日前,上汽集团召开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本次大会上,上汽集团对行业较为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技术支撑,缺芯、2022年企业目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持续发力新能源,力争“十四五”末销售300万辆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财报数据,上汽集
  • 电动品牌该不该独立
    电动品牌该不该独立
    按照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来看,纯电动汽车点燃的历史节点,远不会来得这么快。直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并意识到燃油车几乎超不过欧日美韩车企。因此,依靠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构想,中国汽车产业决定逆天改命。尽管在20世纪初就已经提出发展新能源
  • 自主车企打响“混动”战,广汽“钜浪混动”实力几何?
    自主车企打响“混动”战,广汽“钜浪混动”实力
    在“双碳”目标驱使下,汽车产业正加速向节能和电动化方向发展,其中,自主车企除了不断加码纯电动领域外,混动市场也成为近两年发力的重点,如吉利、长城、奇瑞等在这一领域均积极展开布局。今年,广汽传祺也将产品布局的重点转移到了混动领域。近期,广汽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