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递交港股招股书 蓄势应对资本市场“争夺战”

   2022-06-09 盖世汽车资讯0
核心提示:6月1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威马控股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若上市进程顺利,威马汽车有望成为继“蔚小理”之后、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又一家造车新势力。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电动汽车83485辆。其中,2021年共交付44

6月1日,港交所官网披露了威马控股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若上市进程顺利,威马汽车有望成为继“蔚小理”之后、在港股主板上市的又一家造车新势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威马汽车累计交付电动汽车83485辆。其中,2021年共交付44152辆,同比增长96.3%。

威马递交港股招股书    蓄势应对资本市场“争夺战”

威马汽车2020年总收益达34.46亿,同比增长63.3%;2021年总收益达63.64亿,同比增长84.7%。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威马采取经销商销售模式,根据港股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中确认的收入需要扣除经销商返利等,而蔚小理的直营店模式直接按终端销售价格确认会计报表收入,两种业务模式的不同,导致相同的销售单价及销售量下,收入金额不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蔚来、小鹏和理想在上市前夕的财务数据,威马汽车的底气可谓更足。除销量和收入以外,包括单车毛利率、经营性亏损、净利率均优于友商上市前一年的财务数据。截至目前,威马汽车融资总额约350亿元,远高于IPO前的“蔚小理”。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公司未来的成长确定性更强。

新势力港股“上市潮”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向市场驱动、新能源车企市值屡创新高的背景下,威马此时申请港股上市可谓正当其时。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远超出乘联会此前200万辆销量的预测。2022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增速,累计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继续增长到500万台,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会超过20%。我国提出的“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量占比达到20%”的目标有望提前三年实现。

与此同时,国内主要的造车新势力随着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逐步在消费市场中站稳脚跟。其中蔚来、小鹏、理想和哪吒已经跃过月销万辆的门槛,威马、零跑等交付规模也在迅速增长,在各自细分市场的表现甚至已经超越传统热销燃油车型,成为令合资车企和传统本土车企不容小觑的一股重要力量。

尽管威马等新势力车企已经初步具备规模效应,但高额的研发和营销投入使得公司仍然难以在短期内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扭亏为盈,这使他们迫切需要通过上市来解决融资问题。而港股市场的投资人结构比较好,投资者也比较熟悉中国本土的公司;此外香港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较多,可以帮助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市场收益,因此“蔚小理”、威马、哪吒及零跑纷纷冲刺港股上市,形成一股新能源车企“上市潮”。

威马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将用于研发汽车开发平台及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扩大销售及服务网络、用于品牌推广活动等,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的用车体验。

随着资本市场进一步看重新能源车企的科技创新发展,作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枢纽,投资者愈发重视造车新势力的三大能力,即体系化研发能力、产品化量产能力及大众化普及能力。作为市场头部企业的威马,正是凭借科技属性、量产制造品质和聚焦主流市场战略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形成一道坚固的护城河,受到广泛投资者的看好。

正向研发点亮科技属性

如今,智能科技实力愈加成为新能源车企估值体系的关键指标,而这正是威马的核心优势。自成立以来,威马汽车坚持正向、自主研发,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实现众多前瞻科技的商业落地,率先将诸多智能科技引入国内主流汽车市场,为客户带来稳定安全、智能实用、便捷好用的全新体验。

在智能三电方面,威马自研的“整车域控+智驾域控+座舱域控+区域网关”架构EEA 4.0,可支持更多智能驾驶数据的共享,还能提供可靠的通讯连接、电源连接支持L3自动驾驶。为了让车辆在极端条件也能完成高级辅助驾驶功能,EEA中加入了自研智能保险盒和双电源设计,杜绝了普通新能源车的“趴窝”隐患,真正实现行驶无忧。

此外,威马汽车还携手博世等全球顶级供应商联手打造了三电动能系统——Living Motion动力域控,呈现更强的动力性、稳定性与安全性。其电驱总成将高转速与良好的功率输出调校融为一体,动力传输更迅速。电池方面,威马采用低衰减长续航电池包与TMS(热管理系统)效能优化,让用户告别低温环境下续航崩溃的烦恼。

威马还拥有完备的智能驾驶技术,以“科技普惠”思路,在安全实用前提下,为用户带来越来越丰富的智能驾驶体验。其智行辅助系统Living Pilot目前已经迭代到5.0版本,率先实现“全场景泊车-城区道路-城际高速”的智能驾驶场景全覆盖,让驾车体验更加轻松安全。

威马在核心技术和标准上实现全栈自研,同时聚合博世、德州仪器、英伟达等世界级供应商,打造产业链最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轻松安全的驾驶体验。

量产能力成就过硬品质

威马是新势力中率先采取自建工厂经营模式的车企之一,也是造车新势力中长期以来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代表性企业,更是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车企,这使其相较于其他新能源友商具备了更强的产品化量产能力。

目前,威马汽车旗下共有两座智能制造基地,分别位于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智能化水平均达到国际顶尖的工业4.0标准级。

其中威马温州智能制造基地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动驾驶试验四大功能于一身,包含车身车间、冲压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配套辅助设施。

另一座于2020年建设投产的威马黄冈智能制造基地,依靠可靠的供应商体系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C2M的生产模式。即按照“精益化、敏捷化、模块化、柔性化”的原则进行规划,实现汽车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互联化。

值得一提的是,威马智能制造基地拥有创新的C2M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以支持消费者对车辆的个性化定制,包括汽车功能配置、内外饰配色等细节可供选配。目前,威马C2M能为用户提供千余种个性化选配方案,真正实现“千车千面”。

据招股书披露,威马智能制造基地在满产情况下产能可达到25万辆/年。在强大量产能力的支撑下,威马目前已经上市交付了EX5、EX6和W6三款SUV车型和E5轿车,今年下半年其首款全场景智能纯电轿车W7也将推出。此外,威马预计于未来几年每年推出一款新电动汽车车型,包括自2023年开始推出配置Caesar的SUV、轿车及MPV新车型,“WM”系列产品矩阵将日臻完善,满足用户多元化购车需求。

战略智慧聚焦主流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早期阶段,性价比突出的低端车型、以及搭载丰富先进智能科技的高端车型往往销量表现更优。前者更容易吸引那些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后者则面向勇于尝鲜的高净值人群,使市场呈现“哑铃型”的结构特征。

不同于蔚来、理想等主打高端市场的新势力,或是面向10万元级的哪吒汽车,威马汽车始终坚持“科技普惠”,聚焦15万-25万元主流市场,致力于将前瞻科技快速应用于这一主流价位的量产产品和服务,使智能汽车能够在大众市场迅速普及。

在蔚来和理想的高端化战略取得初步成功之际,威马汽车对“科技普惠”理念的坚持曾一度遭到外界质疑。而如今,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走高,市场结构正加速从“哑铃型”向“纺锤型”,威马所聚焦的15-25万元主流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IHS Markit调研数据显示,未来10年内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到40%;到2030年,15-25万元主流市场将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在洞察到这一市场机遇后,传统合资品牌、自主品牌都持续推出15万-25万元车型,如大众ID.4、比亚迪“王朝系列”等,包括蔚来、理想也开始计划将产品价位区间下探至这一市场区间。友商加速向主流市场靠拢的行动,证明了威马坚持“科技普惠”理念的前瞻意义。

从创立伊始,威马就聚焦15-25万元的主流市场,并在该市场区间成功树立了“智能纯电”的标签,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包括搭载同级最全12项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威马EX5,和搭载国内首款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的威马W6。此外,搭载3枚固态激光雷达的首款智能纯电轿车M7也将于2022年年内启动交付工作,有望进一步夯实威马在主流价位的智能纯电市场的领先地位。

结语:随着威马启动港股上市之路,公司未来将以更多投入放在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上,持续提升消费者体验,让智能电动车变成普通消费者都能享受的大众型产品,加速中国智能出行产业变革,真正实现“科技普惠”。

本文来源:盖世汽车资讯

 
标签: 威马 威马汽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威马汽车集体降薪 创始人回应确实是遇到了困难
    威马汽车集体降薪 创始人回应确实是遇到了困难
    近日有消息称,威马汽车集体降薪了,这已经是威马汽车第二次降薪了,仅发25%的工资,有的员工甚至是停薪留职,此消息一出,引起了外界对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的言论。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2月17日在微博转发了威马汽车官方声明并且发文称,在过去的一年时
  • 新能源车企瞄定港股
    新能源车企瞄定港股
    港股正在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上市聚集地。继“蔚小理”后,港股将迎来大批新能源车企。日前,威马向港股正式递交IPO申请。而今年3月,零跑也同样递交了港股申请。港股第四家造车新势力,或将在威马和零跑之间产生。最初,威马曾透露对赴美IPO持开放态度
    06-21 威马蔚来
  • 威马1-5月交付18,061台,同比增长86.6%
    威马1-5月交付18,061台,同比增长86.6%
    随着稳产保供防疫举措效果逐渐显现,汽车市场逐渐回暖,新能源车市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2022年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其中,5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42.1万辆,同比增长111.5%,环比增长49.8%。据
    06-13 威马
  • 那些至今还没公布5月交付量的新势力们
    那些至今还没公布5月交付量的新势力们
    头部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小鹏、哪吒、零跑等6月1日已经争先恐后发布5月交付量。但截至6月9日,岚图、高合、威马还未公布。我们翻看这三家的历史数据发现,其实岚图和高合都是公布交付量的,只是岚图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而高合是在每月的10号左右公
  • 威马汽车沈晖谈人才:100 万都招不到好的数学大佬
    威马汽车沈晖谈人才:100 万都招不到好的数学大
    6 月 7 日(高考首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沈晖就“汽车行业都在抢什么人”的话题表示,汽车行业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整体“人才池”不足的问题。沈晖指出,高薪抢人只是左右互博。最根本的办法是从人才培养入手,扩大基数,
  • IPO不是威马的免死金牌
    IPO不是威马的免死金牌
    上海复工,威马赴港。6月1日,全域静态管理两个月之久的上海终于迎来复工复产。就在这天,总部位于上海的威马汽车也“火急火燎”地出现在了港交所新一批IPO申请的名单上。如果此次顺利登陆港交所,那么威马汽车将成为继“蔚小理”之后,又一家登陆港股的
  • 威马汽车沈晖个人资料简介 他是哪里人?
    威马汽车沈晖个人资料简介 他是哪里人?
    公开个人资料简介显示,沈晖现任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执行董事。他曾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功臣。不少人很是好奇,沈晖是哪里人?如果你对此也有疑惑,那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沈晖个人资料 据悉,沈晖现任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 E周看点 | 比亚迪5月销量再破10万辆,威马正式递交港股申请
    E周看点 | 比亚迪5月销量再破10万辆,威马正式
    本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事发生?比亚迪5月销量再破10万辆,DM车占比超五成6月2日晚间,比亚迪股份正式公布其最新销量数据公告。数据显示,其5月新车销量为114,943辆,同比增长148.28%,创历史新高。至此,2022年前五个
  • 威马冲击港股IPO,沈晖夫妇持股 30.82%
    威马冲击港股IPO,沈晖夫妇持股 30.82%
    6月1日,港交所披露的新一批IPO申请名单显示,威马汽车已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及中银国际为其保荐人。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马汽车累计交付电动汽车约8.35万辆。其中,2021年全年累计交付4.4
  • 威马W6发布全新LivingMate3.4版本,将于后续通过OTA推送升级
    威马W6发布全新LivingMate3.4版本,将于后续通
    据多家机构预测,成品油零售价将迎来年内第九次调整,92号油价破九近在眼前,随着油价上涨,电动车的需求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4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显示,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端同比均取得40%以
    06-02 威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