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好风景正在变为兴边富民好光景

   2022-10-17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9月28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举行,围绕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作专题发布。会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了黑龙江全力推动
  9月28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举行,围绕黑龙江省“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作专题发布。会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了黑龙江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相关情况。
  陈哲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省文化和旅游业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努力绘就黑龙江文化和旅游新篇章,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黑龙江好风景正在变为兴边富民好光景,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了文化和旅游力量。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不断满足龙江人民文化新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十年来,黑龙江省新建和改扩建文化场馆119个,打造数字文化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752个,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233个,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今年,又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1.38亿元,推进全省58个革命老区、857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小舞台等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蒲公英”计划,着力开展“送欢笑到基层”“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团队2300支,国家注册专业文化志愿者12.8万名,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400多支,年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惠及城乡群众2000万人次,群众文化生活有声有色,“黑龙江省农民文化艺术节”荣获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艺术创作生产成效斐然,充分彰显龙江文艺力量新气象。坚持把培根铸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为龙江人民提供了精美的文化艺术盛宴。十年来,黑龙江省共创排大型剧目168部,荣获国家奖项81个,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09个。龙江剧《鲜儿》、京剧《月照塞北》、舞蹈诗剧《鹤鸣湖》分别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奖”等6项大奖,话剧《卜奎风云》获得国际戏剧学院奖,歌剧《铁人三重奏》等7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话剧《八百里高寒》等4部剧目入选中宣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赫哲族舞蹈诗《乌苏里传歌》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和最佳舞台美术奖。近两年,新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黑龙江“四大精神”颂》、龙江剧《木兰马旭》等一批特色优秀剧目讲活了龙江故事,彰显了龙江自信。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助力实现龙江传统文化新发展。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全面加强文物、非遗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让龙江文物“活起来”。十年来,黑龙江省考古历史研究联盟成立,开展保护工程项目达187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29处增加到5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51处增加到348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运营,横道河子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18年度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饶河小南山遗址、洪河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渤海上京城、金上京遗址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218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46家,博物馆总数和等级馆总数在东三省领先。同时,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以“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为主题,年均推出线上线下展览400多个。颁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和“望奎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均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助推器”。
  文旅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打造龙江经济新引擎。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壮大市场主体、丰富产品供给,通过实施文旅产业发展工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整体提升、迸发强劲活力。黑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发展冰雪游、避暑游、森林游、湿地游和边境游,编制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冰雪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重大规划,颁布实施《黑龙江省促进旅游业发展条例》,加快构建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持续实施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推进计划和新型文化和旅游企业培育计划,十年来,全省新建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达4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新登记注册各类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近万家,全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到416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0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2家,旅游休闲街区8家,旅行社810家,星级饭店155家。同时,连续举办四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立东部湿地旅游联盟、黄金古驿路旅游联盟,形成“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不断拓展龙江文化和旅游传播新渠道。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实施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工程,不断加大文化和旅游推介力度,龙江形象的社会认可度和国际认同感逐年提升。十年来,黑龙江省围绕“冰爽冬季”“凉爽夏季”核心优势,构建“哈亚雪”和生态林都、火山湿地、秘境双湖、北极东极“五大旅游板块”,打造了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中国雪乡、伊春森林里的家、牡丹江镜泊湖等赏冰乐雪、避暑纳凉等全谱系旅游产品,培育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齐齐哈尔观鹤节、镜泊湖冬捕节、五大连池圣水节、漠河极光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推出五大避暑旅游城市、25个必到必游地、30处户外露营地、100条自驾游线路、13个地市特色美食,让游客深度领略“夏有凉风冬有雪,捧出绿色就醉人”的龙江盛景。同时,持续推进对俄沿边文化和旅游走廊建设,成功举办中俄文化大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等品牌活动,发布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形象LOGO和“畅赏黑龙江”官方宣传推广平台,发起创立中国冰雪旅游推广联盟,设立海外黑龙江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北国好风光、美在黑龙江”旅游品牌声名远扬。
  文旅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加力推进龙江行业服务水平新提升。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原则,实施文旅市场培育工程,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一流、便捷高效的市场环境。十年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和旅游业务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全省智慧旅游监管平台建成使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站式”服务,文化和旅游营商环境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同时,创立旅游诚信基金,建立涉旅投诉“先赔后处”机制,推动各地旅游投诉热线并入12345市长热线,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实施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三年行动,建立“体检式”暗访评估和假日机动执法检查等常态化监管机制,组织不合理低价游、冬季旅游市场秩序、跨境赌博、赴俄游等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第三方“体检式”暗访评估工作,文旅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