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南都讯 11月9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举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会上表示,11月8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2637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或轻型患者,分别为2546人、91人。其中,20人在社区筛查或主动就诊发现,其余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荔湾区站前街、西村街是新的疫情暴发点,呈局部聚集态势。张屹表示,近日,海珠区管控区内新增感染人数仍处高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核酸排查力度,全面彻底发现潜在感染者。广州:荔湾区两地是新的疫情暴发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南都讯 11月9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17场)举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在会上表示,11月8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2637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或轻型患者,分别为2546人、91人。其中,20人在社区筛查或主动就诊发现,其余均在隔离观察或高风险区发现。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隔离观察治疗,情况稳定。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
海珠区单日新增2442例,仍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和赤岗街客村片区,管控区域边缘地带仍存在疫情渗漏现象。另外,华洲街龙潭片区感染人数增加,与前期部分居民感染后未参加核酸检测有关,说明管控区域内核酸排查仍存在不全不透的现象。
荔湾区站前街、西村街是新的疫情暴发点,呈局部聚集态势。基因测序和现场流调提示该区疫情存在多个输入链条,后续有社区扩散风险,需高度关注。白云、番禺疫情仍处于胶着状态,正全力处置。
张屹表示,近日,海珠区管控区内新增感染人数仍处高位,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的核酸排查力度,全面彻底发现潜在感染者。管控区域内采取每天“抗原+核酸”,力争排快、排全、排透,发现一例转运一例。核酸排查必须过筛子,不能有遗漏,否则将前功尽弃、从头再来,要细而又细认真抓好落实。工作人员要挨家逐户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管控区域内的居民朋友请支持配合,主动报告健康状况。
为了稳住全市疫情防控基本盘,集中精力和资源打好海珠攻坚战,全面截断各区之间的传播链条,继海珠实施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后,今日起荔湾、番禺在全区范围内也采取了强化社会面管控措施。另外,全市其他部分区也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采取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幼儿园暂停返园等必要防控措施。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冯芸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像:南都记者 崔俊超
导播:林嘉柳
广州:荔湾区两地是新的疫情暴发点相关阅读:
广州荔湾区本轮疫情多点、多源、多链,存在社区扩散风险
南都讯 11月9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2年总第117场)举行。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锋在会上表示,自10月25日起,荔湾区陆续出现散发阳性个案,特别是11月6日以来,社会面连续检出14管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西村、站前片区。经省市疾控专家研判,荔湾区本轮疫情多点、多源、多链,存在社区扩散风险,正处于控制疫情的关键窗口期。

广州市荔湾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李锋。
对此,荔湾区快速进行三区划定并加强区域管理。今天(9日)凌晨发布了1号通告,划定了高、中、低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其中西村、站前、南源、彩虹4条街道内,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为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在管控区内强化网格化管理,建立联合执法队伍进行巡查督促。
接下来的三天,荔湾区将继续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即日起,进入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均需扫码并查验24小时核酸证明。
关于生活物资保障,荔湾区采取分类保供模式,高风险区居民通过网络下单采购、工作人员配送上门。中风险区和临时管控区居民通过网络平台下单,到网格的指定货架处“错峰取物”。在4条街道设立了102个物资取货点,并与各大保供网络平台精准关联了下单地址。“请居民朋友们选取离家最近的地点下单,取物时做好个人防护。”李锋说。
关于特殊人群服务保障,荔湾区对高、中风险区内特殊人群进行了全面摸查,掌握到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患者、独居老人、肿瘤患者等特殊群体共6678人,已做好分类救治预案,启动医疗救治应急机制,成立医疗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救治转运队伍。“管控区内各社区均开通24小时暖心服务和医疗保障热线,区域内居民遇到就医、生活等困难,可拨打服务热线,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李锋说。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冯芸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像:南都记者 崔俊超
导播:林嘉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