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数字展厅首个展览“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开展

   2022-11-25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天津博物馆策划推出“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已于11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为传统文物展区和数字化沉浸体验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天津博物馆策划推出“鸣沙遗墨——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特展”,已于11月2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本次展览分为传统文物展区和数字化沉浸体验展区两大板块,传统文物展区分为“序·要津”“遗珍”“融汇”“书写”“人间”五个单元,集中展示敦煌文献在天津收藏和传续过程,揭示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数字展区以中央区域环绕型幕为主,辅以裸眼3D、可触碰互动性数字交感技术,呈现馆藏敦煌文献风貌以及莫高窟的历史文化特色。该展览是天津博物馆将传统文物展与数字体验展进行融合的首次尝试,其形式在全市博物馆属首创。
  实现文物展与数字展深度结合。数字展由天津博物馆策展团队与天津美术学院“敦煌艺术沉浸式再现与国际传播”课题小组联合呈现,以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富有质感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形成《藏经洞初探》《惊鸿之殿——敦煌艺术沉浸式光影体验》《来自敦煌的祝福》三大数字版块,以8K超高清影音视效体验全景展现千年敦煌艺术与当代文明的碰撞,实现了创新媒介艺术与东方美学的多元对话。同时,该展区以数字化的写意方式呈现了有着“莫高窟最古老石窟”之称的275窟和天津博物馆藏《隋大般涅槃经卷》等珍贵卷本,观众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和交互艺术等科技手段体验全景的敦煌文化,近距离观摩感受饱经千年风霜遗存的文脉气息。
  实现“新”文物高比例上展。天津博物馆不断挖掘整理馆藏资源,在展览中推陈出新将深藏库房多年的文物移到展厅同观众见面。该展览共展出各类展品总计70件/套,包括敦煌文献35件,陶瓷器9件,铜器3件,玉器3件,邮票8张,图书10本/套,其中有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1件,有44件/套文物系天津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以来首次展出,有5件是时隔34年再次同观众见面。
  实现科技赋能高品质展览环境。在展览前,天津博物馆完成了文物预防性保护改造项目,对精品厅全部展柜进行了系统更换,调整后的展柜采用先进科技,实现展柜内恒温恒湿的独立保存环境,并可根据不同类型文物需求调控温湿度。同时,展柜均使用低反射玻璃,降低环境光线干扰,增强透光性,使观众在观赏文物时获得更加清晰的感官体验。
  近期,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围绕数字展厅推出天津明长城、宋元文物精品等系列主题展览,甄选博物馆标识性馆藏,让更多文物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展示文物活化利用的时代价值。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