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高群书拉了一帮知识分子型的损友,玩票似地随便那么一拍,这片理应没什么期望值。
看完之后,啊,这个无聊,这个散碎,这个“负能量”。观众大都是没啥兴趣的。
但既然是知识分子们玩票的电影,就按知识类型来看待嘛,要按这个标准,这片子很棒啊!咋这么多人不喜欢嘞?
豆瓣6.9分,个人觉得值7.5
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张慧领是海淀分局双榆树派出所一名便衣民警,在七年的时间里共抓获1600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被誉为“反扒神探”,曾被国家领导人接见。影片便是生动演绎了这一民警的真实生活。
警察,尤其是片儿警,一般也遇不到什么大案,片名《神探亨特张》听起来很唬人,为避免误解,影片开头就将名字来意注明:
大案没有,小偷小摸肯定是少不了,汽车碰瓷儿的,半仙儿忽悠的,高科技撬锁的,连偷带抢的,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一个碰瓷团伙,看那碰瓷的手艺,这个接地气,看这个镜头,整个碰瓷过程都是远远一瞥,没有特写没有表情,整个过程都是声音渲染,诶,看着也挺带劲。
被抓之后,这帮团伙个顶个的理直气壮,一个说养娃困难生活所迫,一个直接上升贫富差距、社会矛盾。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这些缘由倒确实存在,从角色最终说出,感觉还挺真实,不过措辞那个严谨,情绪那个不羁,总归给人说教大于共情的感受。
“大忽悠”史航老师,忽悠人很6啊,真是“口吐莲花”,据说给他的这几场戏的词儿,都是他自己写的。唉,好不容易当个演员,还得拿编剧的手艺搭一手,半卖半送。
既然都是微博大V,那就顺手调侃宣传一波:
看完小孩车祸的录像,张惠领心绪难平,紧接着收到张发财的挑战,糟心的感受一股脑冒出来,怒摔手机,但停顿仅10秒,张惠领就又恢复了正常的心态与口气,和同事搭话。张立宪这段戏的表现算不上精准,也谈不上精彩,但是有种无奈中带着生愣的执着,觉得可爱。
影片以一个模范警察的视角,用质朴的镜头来呈现北京这座城市底层这一面,这面有着丑恶,有着无奈。群众大多戾气深重,但也不乏善良正义之士,只不过,这善良也潜藏戾气,正义也隐现张狂。负能量的缘由,是警察能够打击犯罪,抓捕罪犯,却解决不了这深扎于根的社会问题。这问题存在恒久,但并没有多少艺术作品将它呈现出来。
影片给人另一面的感觉是,这才是北京啊,没有影视剧里那么高大上啊!影片以一种“剧组很穷”的方式,拍出了贴着地面的北京。凌冽的气候,漠然的人群,来来去去,匆匆忙忙,没人愿意为了不关自身的实事儿多停留一秒,而看热闹时又没那么繁忙。偶尔陌生路人之间的交集,大都是在吵闹、辱骂。为的就是磕了,碰了,醉了。各退一步?不可能。互相理解?不存在。如果你住在北京,不论四环外还是二环里,公交加俩脚那么溜达一圈,不碰见几处骂骂咧咧、动手动脚的场合,就算稀罕了。这样的画面,却成了这个城市表面最真实的面貌呈现。
健身驴友队
拉风机车组
过街天桥上行色匆匆的人们
永远不缺的是看热闹的人群
前景的这场车祸,和背景的“保健”楼、烟花,荒诞又真实
这种呈现当然不公允,甚至带些高知分子的讽刺戏谑。但它确实在呈现问题,而不是忽略的问题。而这些个问题,需要柔软的、耐心的谅解与宽容,更需要每个人的善意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