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上海发布国内首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

   2023-01-22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近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发布《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2018-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国内首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  《报告》分历史背景简述、调研数据分析、成果经验总结、存在不足和发展方向、

  近期,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发布《上海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2018-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国内首部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报告。

  《报告》分历史背景简述、调研数据分析、成果经验总结、存在不足和发展方向、附录五个部分,系统总结了上海五年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弘扬工作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成效。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实施“党的诞生地”三大工程,健全了工作体系;颁布实施《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推动地方立法;成立上海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建立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整体保护,革命文物焕发新生。推动“一馆五址”保护利用,完成一批文物修缮和展陈升级,实现一批旧址遗址立碑挂牌;公布市级以上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编制完成革命文物保护指引;统筹运用多种保护方式,助力新时代文物保护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三是提升展示水平,讲好革命文物故事。发挥革命场馆在讲好革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策划打造了一批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展示,提升展览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发挥革命文物资源富集、主题特征明显等优势,推动馆际之间开展联展巡展。四是深化系统研究,阐释革命文物内涵。成立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聚合高等院校、党史部门、科研机构等力量开展革命文物专题研究,出版革命文物相关专著;开展革命文物史迹研究、价值发掘和保护修缮技术探索,促进革命文物研究成果的转化。五是强化教育功能,发挥铸魂育人作用。通过推出“来革命场馆学党史”红色“节目单”,推动场馆获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革命场馆化身大课堂;通过编制出版《上海红色文化地图(2021版)》,推动场馆培育以物证史教学品牌,让革命文物成为活教材;通过鼓励场馆运用沉浸式体验、场景化演绎等线下体验活动,创新革命故事讲述方式,让革命故事重现新时代。六是拓展运用方式,助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加强政策供给、成功创建5A景区、共建区域精品,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红色文创赛事引领和文创激励政策驱动,让红色文创品牌效应初显;在影视、舞台、美术、文学等领域推出一批红色文艺精品硕果。七是加强宣传推介,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推出权威媒体集中报道、专业纸媒访谈报道、乐游上海融合报道,推广一批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和示范项目,推介一批“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革命旧址优秀修复人”“红色故事金牌讲解员”等代表人物。《报告》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今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发展方向。

  下一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将依据《报告》成果,对上海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施行分级分类管理,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