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子
题记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尼采
?
走在教育路上,一直怀揣这样一个梦想:在漫长而艰辛的教育旅程中,做一个智慧行者,不放弃途中每一个扑面而来的风景。不知道哪里是终点,但心里一定要有一条路。路上定然有荆棘和坎坷,但也一定有不期而至的幸福和温暖。
如此,轮回百世,初心不改,痴心不悔。
“书”妆打扮,擦亮自己;路边小花,温暖自己。
做一个年华可去,智慧不老的教师。
把我从梦里唤醒的不是校园的钟声,也许是一份责任。夜深时把我留在书桌前的不是时钟的滴答声,也许是一份情怀。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这句话让我在迷茫时不会放弃,困倦时不会松懈,跌倒时不再退缩。
又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我要把时间交给它——阅读。沏上一杯茶,捧着一本书,晨风带着一丝凉意,几只小鸟正在头顶的树枝上啁啾跳跃。
无意中再次读到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它们看起来有些昏暗,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
那些星星已老旧而锈蚀。
想换新的我们买不起,
所以请准备好你的抹布
和你的打蜡罐,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这是一首百读不厌的诗,在美国电影《刺杀肯尼迪》曾引用了这首诗,诗意深远,国家有些昏暗了,上面有了这样那样的灰尘和污点,我们抱怨,我们生气,但是每个公民都可以准备好抹布,以自己健全的心智去擦亮国家。是的,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
教育也应该如此!
?
回望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变,又一直没变。变的是花样,是套路,是各路“大神”的叫嚣……不变的是30年来基本基本未变的教育制度。
虽然屡遭诟病,但“教育兴邦”仍然只是墙上的一句标语,教育改革仍然是少数人的狂欢,学生素养不升反降……
这是一个思潮涌动的时代,学校越来越多,“教育”却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满天星斗”的时代,“大师”越来越多,先生却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书越来越多,好书,却越来越少;
就好比,身边的美女越来越多,美人,却越来越少。
?
我们要面对的其实远不止这些,譬如:
●教育被行政绑架,长期陷入行政化所铺设的混乱和没落的泥沼中不可自拔。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总是将教育作为跳板,很少有领导具有教育情怀,真正心系孩子。
●我们一线教师一直像陀螺一样转着,工作并不轻松,除备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之外,参加教学评估、应对检查、晋升、评职称、课题研究、学习培训等一直是教师工作的常态。一堆冷冰冰的数据、一沓沓的任务、一种种功利主义压着我们,催生了一张张焦灼、迷茫的脸。
●近两年来,我们的待遇虽略有提高,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的工资无法保障,且不能满足高物价下的基本生活需求。更不说让多数老师找到自己的尊严,得到应有的民主了!一系列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让我们“如鲠在喉”。
●有“中国特色”的不允许体罚学生,让我们惶恐不安。拿什么来保障教师的“教育权”?该如何区别体罚和惩罚的界限?教师没有了对孩子的惩戒,该怎么办?
●喜欢在课堂上捣乱、欺负同学的学生,批评过,劝导过,但收效甚微,我们该怎么办?
●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还爱打架骂人。家校教育严重脱节,我们会问“到底是学生真的无药可救了,还是我没有找对方法”?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说这句话的大神我们始终没有找到,我们该向谁讨要灵丹妙药?
……
?
于是,我们哀叹,教育“病”了,且找不到药方。悲观情绪笼罩着我们,彷徨、迷茫……
这是对教育缺乏信任,殊不知,一旦缺乏对教育的信心。持这种悲观论调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
要相信教育本身是很美的,行走在教育路上也是幸福的。而且,教育本身也是具有自救功能的,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和混沌之后,会逐渐廓清迷雾,愈来愈明净。
虽然,我们怀揣的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有鸿沟,但是,我们要相信,教育只是那暂时蒙尘的星,在等待着你为她拂去尘埃。
是的,总得有人去擦亮教育这颗暂时蒙尘的星星。
我们要秉持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这种理想主义。在现实中保留一份天真和对美好、正直以及梦想的信仰和坚持。不是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逃避困难,借口永远都会层出不穷。
我们还要始终相信孩子,面对困难,多想想该如何解决,绝不做做八哥、海鸥和老鹰,抱怨,于事无补;放弃,只会增添遗憾。坚守和努力,才会让蒙尘的星星散发出点点星光,以此来装扮无比美丽的夜空。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是你,是我,是万万千千还在坚守的教师。
泰戈尔说:“孩子的眼睛里找得到天堂。”朝着孩子眼睛望去的方向,我们继续上路,去收获一路上的风景和感动。
教师也应该有着一双如瓦尔登湖水一样澄明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应是功利、混沌和无知,我们应该滤去残渣,留下纯净和梦想。
?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教育要有理想,教育要有情怀,我们要弃功利、去庸俗,留正气、树信心。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迷茫就停下前进的脚步。
有追求是幸福的,能坚守是美丽的。
已是耄耋之年,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的于漪老师一直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
1956年,只有四年教龄、初中文化的钱梦龙成了高中语文教师,60年来,这位“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的特级教师眼里依然满是对孩子的爱;
还有很多很多草根名师:韩兴娥、王君、邓艳萍、李镇西、孙双金……教师这个职业,注定与清贫为伍,但绝不与崇高为敌。
我们过着平淡而多彩的生活,每天面对的是纯净似水的孩子,我们面对的是一片明净的湖,也许,他们的眸子里有时陡起波澜,有时微风拂面,有时笑靥如花,有时迷茫无绪……但是绝没有套路,没有纷争,没有尔虞我诈。
“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应该去寻找这种美,享受这种幸福,唯有在不断提升自己。
与其熬过后半辈子,不如舞着走过一生。
做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守,哪怕是“悲壮”的坚守。还应该有一份教育正能量,要敢于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有用智慧破解难题的勇气。
做一名教师,我们要有担当,也就是上好每堂课、批好每本作业、关爱每个学生、做实每件事、做好一个人;一个勇于担当的人一定是个乐观的人,即便负重前行,也笑对自己。
做一名教师,我们要唤醒生命自觉,担当起为学生和自己的共同幸福着想,共同担当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让智慧的光辉点亮夜空,用诗意的教育点亮孩子的人生,当然,还有我们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