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助力天津市文旅市场火爆回暖

   2023-02-02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2023年春节假期,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天津市关于让文物活起来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充分挖掘馆内特色文旅资源,以丰富多样的展览与活动极大活跃了春节假期文旅市场,吸引八方游客走进博

  2023年春节假期,天津博物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天津市关于让文物活起来实施方案(2022—2025年)》,充分挖掘馆内特色文旅资源,以丰富多样的展览与活动极大活跃了春节假期文旅市场,吸引八方游客走进博物馆。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5.7万人次(其中外埠游客2.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470%,较2019年同期增长27%。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近30家媒体对天津博物馆春节期间的展览、活动进行矩阵式宣传报道。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津云等多个媒体客户端和天津博物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阅读量累计达1200万次,迎来兔年“开门红”。“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的新年俗,也体现出博物馆日益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公众文化生活必需品的新常态。

  春节期间,天津博物馆多位青年策展人充分挖掘馆藏文物资源,在已有展览的基础上精心策划,推出“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大展宏‘兔’——癸卯生肖文物展”“咫尺匠心——馆藏雕刻工艺文物精品展”“虚实之间·发现长城”“风尚与变革——近代百年中国女性生活形态掠影展”“衷藏雅尚,海上留晖——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旗袍与女性文化展” 六个各具特色的全新精品展览,展示了天津文物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其中“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精选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展览中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特别是范宽《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持续引发参观热潮。

  1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等央媒向全国观众进行了报道,为宣传天津市特色文旅资源、拉动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馆藏商代墨玉兔形珮等5件珍贵文物在兔年新春也登上了央视纪录片频道《萌兔的奇妙旅程》节目,进一步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切实让文物“活”起来。

  从除夕开始,天津博物馆面向全市少年儿童推出7场主题活动。小朋友们在参观展览的基础上,通过福字赏析和创意设计,体验天津面塑非遗传承,设计旗袍作品,拓印绢本浮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审美和创新意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假日期间,为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天博文创根据“宋元展”和“兔年生肖展”,共开发各类文创产品10余种,包含台历、饼干、泡茶随行杯、非遗剪纸和文物拍照留念打卡机等。文创店与咖啡厅观众络绎不绝,饼干、剪纸、兔年生肖摆件等最受欢迎。假日七天,淘宝店铺及携程网线上业务同样备受关注,文创商店营业额创新高。

  2023年是天津博物馆建馆105周年,天津博物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挖掘馆藏优势资源,不断推出继承与创新为一体的精品展览和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上下功夫,在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勤探索,切实让文物活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