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DRG改革正在重塑公立医院运行生态。
医院传统增量运营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发展逻辑、运营方式和思维创新等方面,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多元化结构,我们迎来了医院品牌建设3.0时代。
这是一个充分强调价值,以爱为本,主客观相互融合,强化服务量的积累和质的提升过程中进行资源重构的价值创新,
它需要不断引领创造患者个性化消费需求,并强调以医院之间共同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医院公民、个人参与等融为一体的深层次情感价值的再造,其具体形态上往往从医院的愿景与价值观入手,
着眼于与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挖掘市场需求的亮点和社会道德价值层面的热点,关注社会,关爱民生,全员营销并通过新的经营手段和营销方式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正如德鲁克所言:未来不可怕,可怕的是变化的未来,我们仍然沿用旧的逻辑。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顶层设计的医院肯定走不远,他们会因为对战略规划的误读和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付出代价。
因此,医院要形成全新医疗传播通路,建立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
医院品牌塑造和营销是一对互为依附又互为作用的孪生姊妹,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空间和医院的兴衰。
没有行之有效的品牌建设,医院的品牌无从谈起,没有品牌的医院,医院的营销必定滞塞。
医院的成功必定是医院品牌塑造和营销策略的统一成功。
科特勒说过,品牌最持久的吸引力来自品牌所蕴含的文化,这也是知名品牌之所以能深入人心的魅力所在。
一般来说,通过建立在美誉度和良性沟通上的互动宣传、口碑效应、故事传播等多种手段在细分化原则下能强化他们对医院和服务的认识,
从而在医院和患者中形成亲和力,用无形的沟通聚拢起心灵上的互动,从而形成认识感受上的一致性,稳定并拓展消费群,延长医院由品牌美誉度积淀带来的生命周期。
因此,医院应该主动跟这个时代的基因来互动,不断适应这个时代。
医院品牌因本身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医院品牌是多因素的相互组合,是整体与细节的双重表达。
齐全的设备、舒适的环境及周到的服务,除了彰显医院的形象外,如何让患者在解除生理疾病的同时给予心理上的充分满足。
让他们强烈感受到被别人需要时的理念支撑,接受诊疗的同时更能体验到来自内在精神的强大动力。
而后者恰恰需要医院不光光给患者救死扶伤,有时更需要医院以人为本创造一种价值。想必这应该是现今我们所要掌握的人性化技能。
上海某区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疗服务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志愿服务也是其强势品牌。
例如“爱心视频”,受到无数新手爸妈的称赞。“每个新生婴儿都是父母的宝贝,但有些小宝宝因为疾病,一出生便不得不与父母分开,这让初为父母的爸爸妈妈们格外焦虑,于是,我们每天给他们发送视频和图片,以此告诉他们,孩子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爸爸妈妈放心吧!”
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介绍,这一坚持就是10年,已经服务5200个家庭,累积图片72800多张。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公共卫生事业部门正逐渐融入更加开放的市场。
面对这种情况,医疗市场主体就一定要研究市场,因为离开了这一点,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就会失去方向。
医院通过对医疗市场的分析,寻找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制定有效的战略计划。
公立医院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可以通过四大价值提升工具加以改善。
首先,受制于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普遍现状,公立医院的治理机制较为落后,院长往往缺乏有效授权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
企业化治理可以明晰权责,落实责任,改善医院管理机制。
其次,医保支付机制的改革、取消药品加成等医改政策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构成挑战,而优质高效运营则可优化诊疗处方、提升运营效率并加大成本控制。
同时,优质高效运营也可以帮助改善人员冗余现状,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最后,一些医院也缺乏明确的科室定位和规划,需要重新制定产品组合战略,重新设计价值链营销模式,选择特色专科,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全新医疗传播通路,建立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
何谓价值链营销模式?
就是以跨界整合思维,建立创新的运营生态系统,精准洞察需求、精细聚焦服务、精益系统谋划,坚持价值创造原则、无缝对接原则、持续优化原则,
把产品单一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协同互动价值最大化模式,以实现医院组织平台化、服务极致化、收入多元化等。
“我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别人认为我是谁?”
这是一种从患者角度反观医院的看法。
在医疗竞争极为激烈的现在,只有患者搞清楚“XX医院是‘谁'?”“XX医院能干什么?”,才能保证医院的品牌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患者对医院的印象来自于医院对自身形象的传播,医院必须首先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究竟能干什么?”,然后持续有效地进行传播,才能真正树立医院的品牌。
现实中,医疗服务品牌已经不再是个陌生的话题。
患者需求品牌,医院重视品牌。
医院总是通过自己的经营行为、创新活动试图建立起品牌亲和力,患者则依据个人偏好,选择自己了解、信任和喜爱的医疗品牌,这两者行为的有机统一,预示着医院开始进入品牌经营时代。
“形象至上”是医院诚信特征的具体提现,声誉与形象比任何其他产品都更重要。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指出,医院人文管理的确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大市场,当前也正处于觉醒期,如何在众多的医院中独树一帜,吸引眼球,除了传统的媒体手段外,营销方式的创新和服务手段的提升构成了人性化的资源整合平台。
其中,开发利用好“注意力经济”就是获得一种持久的财富,这种形式财富使你在获得任何东西时处于优先位置。
因此,在实施医院战略管理和系统资源决策时,必须从战略管理的两个层次来对医院的发展进行规划:
一是对医院的竞争力进行全面规划和打造。
这是一个消费者与医院共创价值时代。
那么,在医院管理上需要如何应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