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会抢谁的饭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3-02-07 多特软件0
核心提示:正文摘要:一夜之间,几乎无所不能的ChatGPT火遍全球。比起聊天机器人前辈们害怕“言多必失”,ChatGPT自信满满,它总能实现人类的各种诉求,并且表现欲十足。从“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ChatGPT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它对于人类语言

正文摘要:

一夜之间,几乎无所不能的ChatGPT火遍全球。比起聊天机器人前辈们害怕“言多必失”,ChatGPT自信满满,它总能实现人类的各种诉求,并且表现欲十足。从“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ChatGPT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它对于人类语言的理解和处理已经游刃有余。近期,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高科技企业都表示,将在产品中全面接入ChatGPT技术。对此,彭鑫进一步指出,ChatGPT这类技术将很快作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工具普及,对每个领域和行业、甚至每个人都将带来巨大改变。据第一财经5日报道,近日,联合国贸发组织 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如何影响工作就业》的文章。月活用户达到了1亿,ChatGPT只用了两个月。
ChatGPT会抢谁的饭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每经编辑:毕陆名

一夜之间,几乎无所不能的ChatGPT火遍全球。因为它呈现出解放人类生产力的惊人潜质,从独角兽到大厂,从使用者到投资者,从业界到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会写诗歌,编代码,能创作剧本,还可以帮你面试出题……比起聊天机器人前辈们害怕“言多必失”,ChatGPT自信满满,它总能实现人类的各种诉求,并且表现欲十足。

从“人工智障”到“人工智能”,ChatGPT一本正经胡说八道,但它对于人类语言的理解和处理已经游刃有余。它会取代人类吗?

近期,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高科技企业都表示,将在产品中全面接入ChatGPT技术。对此,彭鑫进一步指出,ChatGPT这类技术将很快作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工具普及,对每个领域和行业、甚至每个人都将带来巨大改变。

据第一财经5日报道,近日,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在其官网上刊登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如何影响工作就业》的文章。作者为该组织技术与物流司司长斯瑞曼(Shamika N.Sirimanne)。在文章中,斯瑞曼认为:“与大多数影响工作场所的技术革命一样,聊天机器人有可能带来赢家和输家,并将影响蓝领和白领工人。”

不过,是福是祸,不妨让这阵风再吹一会儿。月活用户达到了1亿,ChatGPT只用了两个月。而它将改变的一切,或许才刚刚开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谁是潜在赢家和输家

像ChatGPT这样的工具,也使得技术工种和半熟练工种面临着失去工作的真实风险。斯瑞曼在文章中写道,例如,聊天机器人可以被开发来培训组织中的员工,从而导致人类培训师冗员。

以前的技术变革浪潮创造了赢家和输家。那些能更快适应技术变革的工人将放弃自动化的任务,并越来越多地承担与人工智能互补的任务,从而获益。而创造新工作的巨大蓝海在于,利用ChatGPT等工具为市场带来新商品和服务的创新。

例如,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几个与前沿技术相关的新工作,包括社交媒体经理和无人机飞行员等等。但这些适应需要时间,廉价的人工智能个人助理所能带来的突破性变化可能会大大影响坐办公室的劳动者。

而且,这项技术的影响不仅限于发达经济体。斯瑞曼在文章中认为,随着零工工作和数字化转型,人们期望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技术工人准备好作为“远程移民”在世界各地竞争更多技能密集型工作,例如会计师、法律文员、软件开发人员,甚至X射线分析师。风险在于这些工作将被全世界的ChatGPT抢走。

此外,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公司和工人可能无法利用这种个人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来提高生产力。

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和一些中高收入国家最有可能从这些人工智能技术中获益,因为它们在高技能劳动力的可用性和互联网下载速度方面高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低收入和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在使用这些技术方面处于最糟糕的境地,因为其技术工人比例较低,下载速度相对较慢。

斯瑞曼在文章中认为,发展中经济体在采用数字技术方面普遍滞后,并有可能在最新的前沿技术上重复这种模式。她谈道,最终,发展中国家需要通过促进技术的使用、采用、适应和发展来准备从人工智能中受益。

哪些职位最容易被取代?

据每日经济新闻1月29日援引《今日美国》报道,从谷歌搜索引擎到Alexa、Siri这样的数字助理,再到ChatGPT,这种新的生成式AI背后的想法,是它可以重塑一切,完成信息编写、内容创建、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研究、法律文件等方面的大部分繁重工作。

ChatGPT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副教授Chinmay Hegde认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这些工作有被AI代替的风险。他同时表示,ChatGPT目前的状态“非常非常好,但并不完美”。

以新闻媒体为例,卫报早在2020年就让GPT软件撰写了一篇文章——结果喜忧参半。“复制编辑当然是它非常擅长的事情。总结一下,使文章简洁明了,这确实做得很好,”Hegde说,但一个主要缺点是该工具无法有效地进行事实核查。

但为什么Buzzfeed看到了与OpenAI合作的可能性?每经记者查阅Buzzfeed官网发现,该网站许多文章以类似《50美元以下的50件好货》为标题,ChatGPT强大的信息集合能力的确会帮助类似内容的产出。

在教育领域,《纽约邮报》则指出,教授和教师可能被人工智能课程取代。实际上,去年12月,《自然》杂志就已经有了先见之明,发表了一篇名为《ChatGPT能写优秀的论文——教授应该担心吗?》的文章。英国牛津互联网研究所的学者Sandra Wachte担心,如果学生们开始使用ChatGPT,这不仅是“外包”了他们的论文写作,还会“外包”他们的思维。

不过,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Arvind Narayanan则认为,ChatGPT尚不能做到批判性思维或推理,而这最终可能会鼓励学生更多地独立思考。

在金融方面,戈利萨诺计算与信息科学学院计算与信息科学系博士Pengcheng Shi认为,华尔街可能会在未来几年看到许多工作岗位被裁掉。“我绝对认为(它会影响)交易方面。在一家投资银行,人们从大学毕业后,花两三年时间像机器人一样做Excel工作,你可以让人工智能来,”他解释道,但是,关键的金融和经济决策很可能不会被机器替代。

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与此同时,ChatGPT也引发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华盛顿大学语言学教授Emily Bender称:“OpenAI在如何使用数据方面还远远不够透明,如果用户输入的数据被用于训练,我预计企业会这样想:在广泛使用ChatGPT几个月后,是否可能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来获取公司的机密信息?”“这不是狼来了,”Pengcheng Shi说道,“狼就在门口。”

谁是最大受益方?投资机构有答案

目前,AIGC产业生态体系的雏形已现,可以分为“基建-模型-应用”三层。基建端,数据、算力、算法是三大主要基础设施,相关厂商包括云服务商和AI芯片公司等,负载着生成式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基于优秀的机器学习算法和强劲的算力,通过海量的数据训练,让AI学会“思考”。

模型层即垂直化、场景化、个性化的模型和应用工具,ChatGPT便属于此类。应用层即面向C端用户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生成服务,如前期大火的AI绘画产品。

据财联社5日报道,a16z在文章中表示,“基础设施服务商可能是最大赢家,获得最多的财富。应用公司虽然增长十分迅速,但它们仍在为留存率、产品差异化和毛利率挣扎。而尽管模型提供商决定了这个市场是否存在,但多数还没达到大型商业化规模的门槛。”

从商业化角度看,ChatGPT已经正式踏上商业变现之路,一些如Jasper这样的初创企业已经开始产生了营收,但相关的收入仍然相对较少。而当AIGC工具提供方、应用者仍在为“钱”景忧虑的时候,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类公司正“闷声发大财”。该公司在2023财年第三财季报告了38亿美元的数据中心GPU收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生成式AI应用。这些都归功于英伟达数十年对对GPU架构持续投入而建立的坚固的护城河。

监管正努力赶上技术发展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ChatGPT引发了新一轮技术浪潮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称,政府监管的态度也很重要。“技术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而市场则要看政府监管的态度。”一位计算机领域专家、某人工智能技术公司创始人对记者表示。

目前,全球的监管层已经注意到ChatGPT的轰动效应,同时也看到了这一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走在技术法规政策制定前沿的欧盟率先对ChatGPT带来的潜在风险做出回应。

欧盟委员会正在起草一项新的人工智能法规。欧盟委员会分管内部市场(工业)委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日前表示,新拟议的人工智能法规将解决围绕ChatGPT聊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风险的担忧。“正如ChatGPT所展示的那样,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可以为企业和公民提供巨大的机会,但也可能带来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坚实的监管框架来确保基于高质量数据的可信赖人工智能。”布雷顿在一份书面评论中写道。

此前,包括法国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 Po Paris)在内的高校已经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应用程序,以防止将人工智能技术滥用于剽窃、欺诈和传播错误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第一财经、每经网(记者:文巧)、文汇报、财联社

每日经济新闻

ChatGPT会抢谁的饭碗相关阅读:

ChatGPT让所有人疯狂,科技巨头“慌了”,谷歌创始人亲自下场改代码,深度、准确性或成反攻“必杀技”

每经记者:文巧 每经编辑:兰素英

让所有打工人担忧自己饭碗不保的ChatGPT,也让坐在硅谷头部的科技巨头们开始慌了。

当地时间2月3日,据报道,谷歌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 AI投资了约3亿美元,后者正在测试ChatGPT的竞品Claude。有趣的是,Anthropic正是由前OpenAI研究副总裁自立门户的公司。

另据2月2日报道,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宣布强势回归——他提交了多年来的第一个代码请求。这被媒体解读为,随着ChatGPT将硅谷的AI之战升温,谷歌在错失良机之后选择迎战。

据悉,布林的代码请求与谷歌的对话编程语言模型LaMDA 有关,谷歌最新曝光的Apprentice Bard就基于这个技术。在2月3日的财报会议上,AI也成为Alphabet的CEO皮查伊“复读”最多的词语,并表示正加强推进AI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ChatGPT已经影响到科技巨头们的战略布局方向。微软因与OpenAI结盟,目前似乎处于最好的位置;大受威胁的谷歌拉响红色警报,准备迅速推出Apprentice Bard,与ChatGPT竞品合作;除此之外,在2月1日Meta的财报会议上,扎克伯格也将生成式AI提升为今年关注的最大主题之一。

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Jie Wang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认为,科技巨头肯定会有一定优势,因为他们拥有人力、技术和财力资源。不过,没有一个模型可以在所有方面都擅长,所有公司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空间。“这将是一场新的比赛,尤其是在深度和正确性方面。”

前OpenAI研究团队负责人Jeff Clune预测,有30%的机会在2030年借助AGI(通用AI)实现50%的人类工作自动化。他告诉记者,“每个行业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这项技术的影响。有一件事是肯定的:AI驱动的大规模变革正在影响我们经济和人类文化的几乎每个方面。”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摄

反攻

据《金融时报》报道,2022 年底,谷歌向Anthropic AI投资了约 3 亿美元,不过当时并未报道这一消息。作为这笔钱的回报,谷歌获得了该公司 10% 的股份,并且Anthropic需要从谷歌购买云计算资源。

有趣的是,Anthropic正是由前OpenAI研究副总裁Dario Amodei自立门户的公司,该公司正在对ChatGPT的竞品Claude进行测试。

2021年,11名OpenAI的前员工愤而出走,创办了Anthropic。彼时,微软对OpenAI进行了首次投资,他们担心OpenAI会因此走上更商业化的道路,偏离公司的初心——对高级AI安全的关注。这群人里,包括了GPT-3核心成员、首席工程师Tom Brown,以及ChatGPT前身InstructGPT的参与者Amanda Askell、Paul Christiano。

谷歌和Anthropic有点类似于微软和OpenAI之间的合作关系——此前微软向OpenAI投资了数十亿美元,还提供了对其庞大的云平台的访问权。

而布林亲自写代码则被认为是谷歌渴望打赢这场聊天机器人之战的体现。1月24日,谢尔盖·布林出人意料地提交了一份“CL”(“changelist”的缩写),以获取训练 LaMDA的数据。这是对配置文件的两行更改,以便将其用户名添加到代码中。

这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技术变化,但凸显出谷歌对来自OpenAI的威胁之高度重视。毕竟,自2019年来,布林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基本离开一线,而将生杀大权交给了皮查伊。

在皮查伊1月份宣布谷歌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裁员时,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将公司的重心重新放在AI上。早在去年12月,谷歌就如临大敌,皮查伊召集公司创始人审查公司的AI战略,宣布了“红色代码”警告。

实际上,谷歌是最先提出深度学习模型核心算法的企业,近日被曝光的Apprentice Bard在2022年已在内测,不过,OpenAI最终捷足先登了。谷歌CEO曾公开表示,不发布是因为害怕给公司声誉带来风险。

“谷歌提供了广泛使用的良好语言模型,但如果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继续创新,任何公司都无法在其发明的技术上保持领先地位。这会是一场比赛,”Jie Wang说道。

毫无疑问,AI已经被摆上了硅谷巨头的议程之首,谷歌并不是唯一个拉响警报的公司。据外媒此前报道,Facebook母公司Meta将向OpenAI支付数百万美元,为Facebook和Instagram生成创作者内容。

在2月1日的Meta财报电话会议上,Meta出现了战略转向的迹象。当天,扎克伯格提及最多的关键词是AI,并且将生成式AI作为公司今年的最关注的话题之一,“成为生成式AI领导者”已经被扎克伯格提上了日程。

“AI可能意味着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语言模型,”Jie Wang表示,“我认为Meta将继续在应用API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其核心业务中找到用武之地。这个领域的其他行业领导者也将会出现,我们确实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就像电子计算机商业化生产的旧时代一样。”

差异化战略

在OpenAI带来的这场AI风暴之下,硅谷巨头们想要一决高下的筹码是什么?

对于谷歌来说,Apprentice Bard是皮查伊此前与公司创始人商讨的落地成果之一。Apprentice Bard将以对话方式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它能检索到最新的信息,这是ChatGPT并不具备的能力,因为后者的信息搜集仅截至2021年。不过,其上线仍需时日,ChatGPT的威胁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但OpenAI这边倒是没有停下紧逼的脚步,该公司已经迅速布局商业化路线。2月1日, OpenAI宣布,将试点一项名为“ChatGPT Plus”的付费订阅版本,每月收取20美元。即使是在高峰时段,订阅ChatGPT Plus服务的用户也可以获得该聊天机器人更快速的回应,而且可以提前体验新功能和改进。

Meta将如何应对这场挑战还不得而知,不过扎克伯格在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将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分享更多细节”。

“像谷歌和Meta这样的大公司肯定会有一定优势,因为他们拥有人力、技术和财力资源。另一方面,当公司规模扩大时,它存在的官僚主义也会加剧。希望谷歌和Meta能继续投资制作好的语言模型,”Jie Wang说道,“不过,没有一个模型可以在所有方面都擅长。因此,这些公司在市场上有足够的空间。这将是一场新的比赛,尤其是在深度和正确性方面。”

相较之下,微软和亚马逊选择的应对策略是与OpenAI结盟,试图借其东风。

1月27日,亚马逊内部的Slack消息显示,ChatGPT已经被亚马逊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职能中,包括回答面试问题、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文档等。

而微软则更有先见之明,1月24日,微软表示将对OpenAI进行为期数年、价值数以十亿计美元的投资,微软希望在其产品中扩大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将人工智能软件纳入其产品系列,包括其设计应用Microsoft Designer、Bing搜索引擎等,该公司还将资助OpenAI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运行其各种产品所需的计算能力。

“我能理解为什么微软和亚马逊会和OpenAI合作,因为做语言模型不是他们的重点,而谷歌和Meta一直在积极制作语言模型,”Jie Wang表示,“除了像T5和ChatGPT这样的通用语言模型,我认为在某些领域,开发模型会更有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04852431

保持理性

2022年书写了AI的新篇章,OpenAI发布的DALL-E 2,以及 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等图像生成模型,刷新了大众对AI的认知,生成式AI成为最热议的话题之一。

媒体评论称,这种新的生成式AI背后的想法,是它可以重塑一切,完成信息编写、内容创建、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研究、法律文件等方面的大部分繁重工作,而ChatGPT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包括教育、金融、新闻媒体、法律等许多行业。

以亚马逊为例,一边是大规模的裁员,一边是AI员工悄悄上线:ChatGPT已经被亚马逊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职能中,包括回答面试问题、编写软件代码和创建培训文档等。

另据报道,有史以来第一次由 AI 律师进行的出庭辩护原本定于2月22日在美国加州举行。初创公司DoNotPay提供的AI律师为对超速交通罚单有异议的当事人提供即时生成的辩护词,该系统依赖于ChatGPT和DaVinci等AI文本生成程序。不过,由于美国各州律师协会的抗议甚至起诉威胁,加之律师证的障碍,DoNotPay放弃了本次出庭辩护。

才宣布裁员的BuzzFeed也将与OpenAI合作,利用ChatGPT同款API协助创作个性化内容,该公司CEO表示,今年由 AI 创造的内容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

在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前OpenAI研究团队负责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副教授Jeff Clune预测,借助AGI(通用AI),我们有30%的机会到2030年实现50%的人类工作自动化。

不过,Clune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人(通常是人类专家)审查,任何人都不应该完全信任ChatGPT的输出。“真正的风险是,人们在不是某个主题的专家时通常会信任它的输出,因为在局外人看来那似乎非常有说服力、正确和权威,但只有专家可以认识到它犯了很多错误。目前,所有大型语言模型都倾向于过度自信、编造事实、有偏见和犯错误,尽管它们经常生成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本。”

Jie Wang认为,“与所有语言模型一样,ChatGPT只是一个新工具。如果使用得当,任何处理文本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从这些工具中受益。”

“有些行业会像过去一样,例如雇用人员使用简单设备进行数字计算的公司和制造这些设备的公司在电子计算机出现时无法生存。我希望看到的是,未来公司能(借助这个技术)提供某些领域的数据并证明其正确性,”他补充说。

但Jie Wang同时表示,“没有模型是完美的,无论它有多大。ChatGPT没有能力判断它生成的文本是否真实或是否符合人类专家的预期标准,需要确保其训练数据所表达的事实都是正确的,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能由训练有素的领域专家来完成。”

此外,他认为,相关的神经网络技术也需要更新和改进。“例如,我们想要一个语言模型,它可以执行推理,根据文本描述做数学问题,并在它生成的文本中产生强大的内部逻辑。”

在Clune看来,“每个行业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这项技术的影响。即使我的预测是错误的,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AI驱动的大规模变革正在影响我们经济和人类文化的几乎每个方面。”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每日经济新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