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时期。青瓷莲花尊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瓷器。通过在瓷器的坯体上放青釉,在还原焰当中烧制出来的。青釉就是用铁作为着色剂的一种青绿色的釉。
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在河北景县封氏墓群陆续出土了四件,墓葬应为北齐,故莲花尊断代为北齐。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河北博物馆。
北朝青瓷莲花尊,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流肩,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器身以多层仰、俯莲瓣堆雕,釉色莹润,积釉处呈浅绿色。器盖雕饰莲瓣纹,由于受佛教影响,青瓷上盛行莲花纹装饰。
而南朝的青瓷莲花尊则是以莲花为主要装饰图案,在一件器物上集中了浮雕,模印、刻划等装饰手法,将莲花纹恰当地装饰在每个部位,或仰或覆,或高或低,巧妙穿插,上下呼应,创造了完美的艺术造型。
通体莲花渗透着浓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见的佛教艺术珍品。这件莲花尊,喇叭形敞口,高脖,圆腹,圈足,尊盖形似于僧帽。装饰繁缛华丽,器体之大极为罕见。武汉地区曾出土一件南朝齐代的青瓷莲花尊,但体积还不到南京这件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