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考场上觉得“请示”和“报告”都似曾相识?你是否又在实际撰写公文过程中由于文种不分而闹出了许多“张冠李戴”的笑话?归其根因,那都是由于小伙伴们没有很好地掌握易混淆文种的基本特征,缺少了一双能够迅速识别错误的“火眼金睛”。这会让我们在考场上丢失一些本该容易获得的分数。
有过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会对公文的文种有所了解,殊不知在事业单位综合应用能力考试中,对于公文文种的要求更为严格, 因为它不但要求你能够识别,还需要考生对其进行正确的修改。因此,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各外注重公文文种知识的储备。
常见易混淆文种
通知和通报
【文种区分】通知往往针对的是未来的事项,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就业工作的通知,侧重于就业工作的部署和安排,通过下达任务、提出要求等推动就业工作。通报往往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事项。如表扬通报,是在先进事迹发生后,才发出通报。
【改错例题】公文正文的主要内容是要表彰先进个人,标题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先进个人的通知
【错误分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因此,根据公文正文内容来看,标题应该改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先进个人的通报。
请示和报告
【文种区分】请示内容单一具体,一文一事;请示所涉及的事项,是尚未开始的,需要上级机关给出答复后才能开始。报告可以一文写多事,可以事后行文,比如年度工作报告,就是在一年工作结束时作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改进的措施等多个方面。
【改错例题】公文正文的内容是下级拟建图书馆,向上级请求批准。标题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拟建图书馆的报告
【错误分析】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从正文内容来看,向上级请求批准,应当是XX市人民政府关于拟建图书馆的请示。
请示和函
【文种区分】请示,是向上级机关发文;函,是向不相隶属机关发文。不相隶属的认定:
1、同一系统之间平行机关不具有隶属关系,比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不相互隶属。
2、不同系统之间,无论级别均不具有隶属关系。比如说文化系统和财政系统,属于不同系统之间,因此市文化局和县财政局之间不可能具有隶属关系。
【改错例题】公文正文的内容是文化局向教育局借调工作人员,标题为: XX市文化局关于借调工作人员的请示
【错误分析】请示,适用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从公文的发文机关和主送机关看,二者不相隶属,应当用函。
真题演练
(2015年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 市商务局文件
×× [2014] 47 号
关于增加备选项目的报告
市政府:
根据市发改委(××(2014)312 号)《关于……》文精神,按市领导的批示,经我局3月21日办……
妥否,请批示。公会议决定,我局增加 ×× 早餐工程和 ×× 园项目,作为我局 2014 年×× 市招商推介会的备选项目。
×× 市商务局办公室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三
附件:商务局招商项目简介
×× 市商务局办公室
【修改示范】 错误类别:文种使用错误。修改:标题中文种由“报告”改为“请示”。
【错误分析】
1、“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2、对于“请示”,上级机关一定要答复,而“报告”并不要答复,视“报告”的内容情况,上级机关可以答复也可以不答复。
3、很明显,在此处使用“报告”不恰当。按文中内容,可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适合本份公文的内容要求。
注意,本次讲解的是“易混淆文种”,所以主要修改例题中出现的“文种”错误!其他方面的错误暂且不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