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近日,一段“青海发现野生大熊猫”的视频在多个社交平台流传。视频中,一只大熊猫在山坡上向上爬行。发布者也在文字和视频中标注了发现地点青海沙柳河。此视频发布后,部分网友对视频中大熊猫的生存状况表示担忧,也有网友对视频内容存在质疑。“青海没有任何的野生大熊猫记录,并且已知的野生大熊猫分布记录的位点都离青海特别远,青海不存在野生大熊猫的任何适宜栖息地。看了那个视频,我推测是在甘肃的白水江或者迭部那一带,那一带也是有大熊猫的。青海不可能出现野生大熊猫。”青海疑现野生大熊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近日,一段“青海发现野生大熊猫”的视频在多个社交平台流传。视频中,一只大熊猫在山坡上向上爬行。发布者也在文字和视频中标注了发现地点青海沙柳河。
社交平台视频截图
此视频发布后,部分网友对视频中大熊猫的生存状况表示担忧,也有网友对视频内容存在质疑。“视频里这种生境100%不会有大熊猫,要么是视频造假,要么是位置造假,总之是假新闻,没有意外。青海只有西藏棕熊,没有野生大熊猫,绝对!”微博认证为知名科学科普博主的“圆掌”跟帖回复说。
在青海境内,名为沙柳河的区域共有三处,分别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和乌兰县。其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乌兰县,4000米左右。其次是刚察县,3300米左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都兰县,3180米左右。三地气候均以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主要是高山草甸。
针对此事,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熊猫在国内的原始分布地主要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白水江一带。大熊猫主要以食用箭竹等竹子为生,青海是不生长竹子的,因此可以判断视频中的地理位置不是在青海。
“青海没有任何的野生大熊猫记录,并且已知的野生大熊猫分布记录的位点都离青海特别远,青海不存在野生大熊猫的任何适宜栖息地。看了那个视频,我推测是在甘肃的白水江或者迭部那一带,那一带也是有大熊猫的。青海不可能出现野生大熊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央广网
青海疑现野生大熊猫相关阅读:
罕见!俩“国宝”在青海同框现身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近日,祁连山国家公园摄影师周元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拍到一只成年黑鹳。这是继今年4月22日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拍到4只黑鹳后,再次拍到黑鹳的活动踪迹。
黑鹳和黑颈鹤同框现身。周元峰 摄
经过观察,此次出现的单只黑鹳多次往返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一带的湿地和林地,可能已在当地筑巢育雏。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周元峰还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与黑颈鹤共同觅食的和谐景象。
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祁连山国家公园多处湿地优美的环境,为迁徙鸟类途经祁连山落脚小憩或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体长为1米-1.2米,体重2千克-3千克;嘴长而粗壮,头、颈、脚均甚长,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变幻多种颜色。
黑鹳在全球分布仅有2000余只,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封山育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全面保护修复生态系统,使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改善和扩大,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幅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西海全媒体记者 赵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