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4月9日凌晨3时许,夜幕中,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一场抓捕行动正在进行。在截停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后,龙门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钟明超冲在最前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面对犯罪嫌疑人驾车逃逸,钟明超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挺身而上,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高速驾驶车辆拖行近200余米后倒地壮烈牺牲,年仅38岁。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38岁民警抓捕嫌犯时牺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9日凌晨3时许,夜幕中,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一场抓捕行动正在进行。在截停犯罪嫌疑人驾驶的车辆后,龙门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钟明超冲在最前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面对犯罪嫌疑人驾车逃逸,钟明超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挺身而上,在与犯罪嫌疑人搏斗过程中,被犯罪嫌疑人高速驾驶车辆拖行近200余米后倒地壮烈牺牲,年仅38岁。他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来源: 中国警方在线
38岁民警抓捕嫌犯时牺牲相关阅读:
38岁缉毒警察中弹牺牲,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不能原谅“宋冬野”们了
文/曹仿佛
“这一次,他的照片没打马赛克。”
12月5日,人民日报发出一张警察的黑白证件照,画面清晰,下面配的这句话,却让很多人泪奔。
照片中的人叫蔡晓东,是云南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
12月4日,在抓捕毒贩过程中,他与毒贩殊死搏斗,最终不幸中弹身亡,年仅38岁。
作为缉毒警察,他的照片从来没有公开过。这一次,我们也宁愿不看到他的照片。
评论区最高赞的留言说:抱歉是以这样的方式认识您,一路走好,英雄。
是啊,抱歉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
而英雄,两个字,用在蔡晓东身上再恰当不过。他牺牲后,官方公布了他生前抓捕的画面。
摇晃的镜头前,伴随着阵阵枪声,而在枪声中,蔡晓东和战友们一如既往的往前冲锋。
我们无从得知,冒着生命危险冲锋时,他的内心是不是有一丝害怕。
在他13年缉毒生涯中,参与缉毒超1.6吨,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我们不知道他到底经历了多少生与死。
但他们出生入死,却不能公开露面;
他们是时代英雄,却只能默默无闻。
当他们公开时,当他们终于不用在搭上马赛克出现时,往往意味着他们已经牺牲。
曾经有一个提问: “为什么缉毒警察不能公开身份?”
下面的回答只有4个字:
“怕被报复”
曾有一份牺牲缉毒警的尸检报告在网上流传,让人不忍卒读:他生前被注入了大量安非他命,使得他受折磨时保持清醒,从第一处伤害到致命伤,中间持续时间达45小时,完全是被折磨致死。
除了折磨缉毒警,他们还将魔抓伸向了他们最亲的人。
初代缉毒警察陈新民,卧底毒窝百余次,次次行走在刀尖上,端掉了一个又一个窝点。
也因此,他成为了毒贩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毒贩想要除掉陈新民,悬赏200万要拿他人头,悬赏未果,便打起了他家人的主意。
他们绑架了他姐姐的儿子,陈新民的外甥,强行给一个才13岁的孩子身上注射毒品。
无辜的孩子还不清楚什么是毒品,却已深陷毒瘾的折磨,这成了陈新民缉毒生涯中最无法释怀的痛。
毒贩的残忍远超我们的想象,而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
看完这些故事,我们不由的想问,他们难道不怕么?
一名缉毒警察说过一句话,给了我们的答案:如果,连我们都害怕的话,就没人去做了。
他们是别人的儿子,是孩子的父亲,可披上那身警服,他们就有了一个称呼缉毒警察。
他们无名无姓,默默无闻,却用生命筑起了一座高墙。
和平年代里,缉毒警是牺牲最多的警种之一。
2021年6月,公安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33名禁毒民警牺牲,64名禁毒民警因公负伤。
还记得那对缉毒警察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吗?
1994年,云南临沧市缉毒民警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时,遭到毒贩的暴力反抗。
其中,军弄派出所的所长张从顺被手榴弹击中,小腿包被炸没了,左小腿一丝肉都没有。
但他还坚持要队友把伤重的先送走,他自己则是被一老百姓的拖拉机拉走的。
因为失血过多,张从顺最终还是牺牲了。
二十多年后,张从顺的三个儿子也都选择了加入警察队伍。其中三子张子权像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缉毒警察。
多年来,他一直冲在缉毒一线,参与侦办了重特大贩毒案件158起,缴获毒品20余吨。
不幸地是,2020年12月,张子权在办案途中,因为劳累过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据公安部的数据显示, 2013年至2017年5年里,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
其中,2016年公安系统总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数量是一般警察的4.9倍。
在我们刷着手机,看着电视,吃着火锅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的是,平均几乎每天都有一位民警牺牲。
就像电影《湄公河行动》里写的那句话一样: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前不久,歌手宋冬野发小作文,抱怨不让其开演唱会。
没错,就是因为2016年吸毒被封杀的宋冬野。
他认为自己“合法合理”的工作权利被剥夺了,表示不能理解,很困惑,分不清善恶。
甚至说出了“是‘供’单方面创造着‘需’杀人的一直都是贩毒者,不是我。”的鬼话。
他一直在叫屈,却忘记了自己身为艺人,吸毒的行为会影响多少粉丝的选择;
却忘记了,正是一个个像他这样的人,撑起了多少人的需求,让毒贩铤而走险;
却忘记了,如果他可以被原谅,那些缉毒警察可以复活么?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原谅,尤其是吸毒,是触犯了这个社会底线的犯罪。
有人说,明星不就是犯了一个错么,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
因为这个机会不能给。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国家对毒品零容忍”?
有个网友这样回答:178年前因为毒品,我们被踩在地上摩擦,一艘艘军舰从珠江口前驶过,天朝上国瞬间崩塌蹉跎。
这是国恨。
牺牲的英雄们很多连墓碑都不敢立,遗孀遗孤在清明节甚至都不敢去祭拜。这是家仇。
家仇国恨,毒品一日不除,我们便无一日安宁。
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忘不了。
毒品带来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
纪录片《中华之剑》中有个叫张百娟的女孩,28岁,原本生活美满,开着一家餐馆,在那个万元户都稀缺的年代,她已收入十几万。
但因为抽了一根陌生人递过来的烟,染上了毒,人生从此被改道。
吸毒5年,医生说,她的身体已经溃烂,出现了各种并发疾病,血管堵死,免疫系统全线崩溃,就连骨头上都是毒。
毒瘾发作时,她面目扭曲,痛苦地叫喊,在床上翻滚,最终连拍摄人员都看不下去。
国外有个视频记录了一名男子吸食可卡因5年的变化:从圆润微胖到骨瘦如柴,牙齿脱落,五官变形,才40岁的人已经是80岁的身体和外形。
2016年9月,美国俄亥俄州警方在网上公布了几张照片:
一对男女因吸食过量海洛而死,而汽车后座上还坐着女方4岁的儿子,一脸不知所措。
除了伤害身体,毒品对精神的控制更是可怕。
有人吸毒后产生幻觉,跳楼自杀。
还有人致幻后产生暴力倾向,毫无缘由地暴力攻击他人。
30多岁的王某,在连续吸食冰毒3天后产生幻觉,举刀砍伤年迈的父母,又将3岁的儿子当场捅死。
一旦沾染上毒品,从肉体到精神,都沦为毒品的奴隶。
再强壮的身体,也变得不堪一击;
再美满的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
再光明的人生,也变得万劫不复。
这些被毒品控制的人,甚至还会怂恿、挑唆身边人参与,把更多的人拉向深渊。
普通人影响力尚且有限,而作为公众榜样的艺人,身后还引导着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的不只他们自己,更是千千万万的青少年。
看到这,那些叫屈的艺人们还会觉得自己委屈么?
他们还会觉得自己犯的只是一个普通的错么?
《中华之剑》里说过,毒品不是一个人、一个警局、甚至是一个国家能够彻底根除的。
但只要每各个人都能管好自己,每个个体都能自觉抵制毒品,那么受毒品所害的人就会少一些再少一些,牺牲的缉毒警也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缉毒警印春荣说:害怕的话,就不要干缉毒。
毕侃说:不能截肢的话,我还要当警察!
杨军刚生前最后一句话说:逮住没有?
贾巴伍各说:不要管我,快追!
每一句话都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联合国基辛格说:“中国,总是被那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但被保护着很好的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些勇敢的人。不要忘记这些勇敢的人曾为我们做过的努力。
我们只是普通人,或许不能像他们一样冲在禁毒第一线,但我们的每一次坚定拒绝都是在延续他们的努力。
“坚决抵制毒品!”“坚决反对吸毒艺人复出!”
是我们对那群勇敢的人铮铮誓言的回应;
更是我们对仍奋战在缉毒一线的英雄们最好的保护!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 | 曹仿佛】
【编辑 | 依伊】
【排版 | 梵高】
点击右上角"关注",带你走进名人情感故事,看尽人生百态,照亮心路旅程。
欢迎广大读者朋友投稿,加入写作变现社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