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胡锡进的看法!胡锡进公开表示:公务员加班很厉害,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少,竞争强的单位是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牲口使,所以公务员只敢生两个孩子,养三胎太难了。说实话,当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就直接笑出声来了,倒不是否认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只是说就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而言,真的没有什么抱怨辛苦的资格,要是哥几个私底下说些什么,倒是无所谓,公开就有些欠骂了,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就是只能够生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生不起的问题。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放在当今这个社会上,能够生一个孩子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多高啊?胡锡进:把生孩子变成工作不现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文丨曹镜明
题丨胡锡进:公务员加班现象严重,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少,只敢生2孩子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胡锡进的看法!
胡锡进公开表示:公务员加班很厉害,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少,竞争强的单位是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牲口使,所以公务员只敢生两个孩子,养三胎太难了。
说实话,当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就直接笑出声来了,倒不是否认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只是说就公务员的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而言,真的没有什么抱怨辛苦的资格,要是哥几个私底下说些什么,倒是无所谓,公开就有些欠骂了,简直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最近互联网上有一个短句非常火,说“宇宙的尽头是考编”,特别是在这个经济状况并不算好的当前,大家可以到考编现场去瞧一瞧,看一看,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怎么不见这么多人都挤着去工地当农民工?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要远远胜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的岗位,所以大家才会争着抢着去考编,即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机会很渺茫也无所谓,只要能上岸,能够享一辈子福。
别用什么花里胡哨的借口和理由,去粉饰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真相,真的没意思。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的不容易,这个笔者可以理解,相信大家也都可以理解,即便是公务员也是如此,肯定不可能事事都顺心,肯定不可能工作起来跟捡钱一样,即便是真的有这样的单位,肯定也只是少数。
只是从敬岗爱业的角度出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没什么可抱怨的,就应该接受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好处以及相应的坏处,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
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是立足于本职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平凡英雄,这些人都在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在工作单位上释放自己的价值,相应的工作单位也应该让这些人的劳作得到充分的尊重,其一就是内部的工作氛围轻松,少一些勾心斗角,其二就是要有匹配的报酬,不能够太低,让这些人的劳动都可以换来应有的报酬养家糊口。
笔者也不是说让打工人在工作单位上,一味地傻干,拼命地卖力气,甭管赚多少钱。因为劳动是需要被尊重的,可这个尊重也是相对的,一些本就是高薪,或者福利待遇比较好的行业、岗位就不要再跳出来作妖了,闹得沸沸扬扬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人贵有自知之明。
还说什么朝九晚五的工作很少,可纵观全社会真正能做到朝九晚五的工作又能有多少呢?还有很多企业打着朝九晚五的旗帜,将打工人给忽悠进来,头一个月确实是挺正常的,等到第二个月就开始有各种加班了,关键是这个加班还是义务的,没有报酬。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你自己工作不努力,工作效率不高,在规定时间以内干不完,不加班怎么办?怎么交差?完全就是自找的,可就冲这样的工作强度,但凡是正常人都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干完的。
有心想要离职,企业还压半个月薪水,你说这钱还要不要?犹豫犹豫着,就过去几个月了,打工人从最开始的抗拒,也变得慢慢接受了。
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企业在不知不觉间渗透一个人的思想。
至于“女生当男生使,男生当牲口使”,就更加常见了,那个企业不是在这样压榨员工?说什么不逼一把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话是这样说,可谁愿意将自己往死了逼?费不费劲儿两说,人的精神状态就像是一根橡皮筋儿,偶尔撑起来无所谓,可要是一直处于极限的紧绷状态,距离断裂也没多久了。
还有就是只能够生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生不起的问题。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放在当今这个社会上,能够生一个孩子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多高啊?别的不说,就说教育这块,都已经内卷成什么样子了?动辄就是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哪个班的收费都不低。
就以笔者所在的三线小城为例,自从取缔了大班以后,现在补习都流行一对一的小班,补课的费用直接翻倍,以前上补习班,每个班也就是十来个人,每小时一百多块钱的样子,现在直接二百起步,这还不是应届生的年级,应届生的年级得要三五百块钱。
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每个月才赚多少钱?禁得住这样花吗?
以后勤工作者为例,在不担任管理层的前提下,每个月也就是三千多块钱的样子,孩子一周补习两节课,一个月就补习8节课,勉强能够支付得起补课的费用,但房贷不用还吗?车贷不用还吗?日常没有花销吗?没有个人情往来吗……实在是有太多用钱的地方了。
为什么现在的出生率逐年下跌,即便是开放了生育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难道是年轻夫妻都不愿意要小孩吗?或许是有丁克家庭的存在,但占比绝对不高,真正影响到年轻家庭是否要小孩的核心因素,就是经济问题,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现在不是几十年前,那个饿不死就算活,讲究哥们弟兄多的特殊年代了,少生优生的生育观念,已经深刻到大家的骨子里,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后,只能够看着别人家的孩子玩玩具,旅游,补习……
所以说,能生两个孩子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至少从家境来说,已经算是非常殷实的家庭了,可见公务员的薪资待遇和各项福利,还是非常不错的。
胡锡进的观点,着实是有些放大了某些并不算严重的问题,对于真正的,绝大多数普通打工人收入低,没有福利保障的问题,选择视而不见。
本文系【曹镜明】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胡锡进:把生孩子变成工作不现实相关阅读:
插队事件迎来最新后续!涉事婆孙被曝猛料,四川观察为何惨遭群嘲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
五一小长假,来自四川的一对婆孙火遍全网,全国网民都知道了她们无理搅三分的丑恶嘴脸。
如今,插队事件迎来最新后续,涉事婆孙俩被曝猛料,游玩时入住酒店遭拒,网友直呼,报应来得太快。
而此事持续发酵的过程中也牵连甚广,蹭热度商家将婆孙俩做成恶搞表情包可能会有麻烦,资深媒体人多次发声引争议。
两大地方媒体不探究真相,直接下场互撕也备受质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插队事件为何会愈演愈烈呢?
网传,目前插队事件的婆孙俩已经进入上海旅游,但此前前往广西桂林旅游,夜宿酒店时被店家拒绝入住。
祖孙二人组五一假期火遍全网,成了网上人人喊打的网黑,酒店惹不起躲得起。
轰动全网的“插队事件”,发生在2023年4月30日,浙江金华横店影视城清宫苑景区的入口处,大家都在有序地排队等待检票进门,现场人很多,队伍排得很长。
但一个小伙的前面突然插进来一老一小两名女子,小伙伸手拉了年轻男女子的背包带一下,并提醒她不要插队。
不料小伙的劝阻让两名女子瞬间发飙了,直接对着小伙就是一顿“机关枪式”的猛烈输出,这个过程刚好被小伙身后的游客拍下。
视频中,年轻女子直接用手指着小伙,怒斥对方凭什么拉她,“你别以为你是个男的,我就怕你?我最恨的就是你这种欺软怕硬的人!我不是那种好惹的人......”
而年长的女子也推搡了小伙,面目狰狞地警告对方,“我就要插队!我们不是好惹的......”
周围游客连忙劝说“算了”,而小伙被怼得无言以对,全程瑟瑟发抖,只敢辩解一句“她们插队”。
现场视频一经曝光就直接冲上抖音热榜,相关话题也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词条,引发全网热议。
有网友还扒出她们的真实身份,年长女子姓张,今年七十岁,是四川都江堰人,退休前是某国企的干部。
而年轻女子姓江,如今住在重庆某小区,是公司的职员。
一时间,无数网友都对她们展开激烈的口诛笔伐,质疑她们“插个队也这么理直气壮吗?”
“插队事件”持续发酵
5月2日凌晨两点半,一个网名为“莫名其妙被扣帽子”的新社交账号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长文,引发热议。
作者自称是插队事件的当事人,她澄清年长女子是自己的外婆,强调网传视频过于片面,事情的真相并不是网传的那样。
据她所言,事发当天,她和外婆并没有插队,是从楼梯下面一堆人慢慢排上来的,并非冲到前面插队。
当她们排到上面的时候,发现写着“年卡通道”和“团队通道”,但她们既没有年卡,也没有参团,于是就准备移向一边的散客通道。
就在她们看上面通道标题的时候,突然后面一个人拉住了她,吼她插队。
她一回头看到小伙非常凶,就来气了,她不愿意忍气吞声被冤枉,小伙继续凶他,她就发飙了,她外婆也是为了帮她才吼小伙的。
女子觉得自己和外婆被网传插队很委屈,希望网友不要再继续网暴她们。
但女子的这份回应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让此事的热度继续飙升。
一时间,网友都在讨论“平移到底算不算插队”。
很多网友都不买账,认为插队就是插队,没有所谓的平移一说,景区工作人员也回应称,“平移换队仍算插队”。
此外,就连资深媒体人胡锡进也发文点评了插队事件。
5月2日下午一点多,他公开为涉事的婆孙发声,指责拍下插队事件现场视频的人做法欠妥。
这还没有完,在网传的视频中,婆孙俩将小伙怼得毫无招架之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她们却遭网友“跟拍”和“网暴”,被邻居接连爆出猛料。
有网友爆料,早在2019年的时候,婆孙俩就在景区插队,双方差点打起来。
除了被扒是惯犯之外,网上还有传言称,婆孙在小区附近的商店买东西时不仅互相破口大骂,买完东西后还恶意退货,气势汹汹地找到店里,指着店家的鼻子吐槽产品的质量太差,逼得店家只能给他们退货。
这还没有完,同小区的另一位网友更是直接爆料称,年轻女子的婚姻也是插队得来的。
女子和现任老公结婚前,对方是有女朋友的,但女子和其外婆直接对前女友表示,她们不是好惹的。
更有甚者,一些商家为了蹭热度牟利,迅速生产制作并售卖婆孙俩的漫画车贴。
有的商家直接将婆孙俩的表情做成了手机壳和文创产品,在网上进行售卖。
对此,不少网友直呼大快人心,但也有网友觉得“可以批评,但不能网暴”,商家的做法不仅不妥当,还很有可能会触犯法律。
近日,资深媒体人胡锡进再次发文点评此事,质疑商家将婆孙俩做成恶搞表情包和车贴很恶心,不能用揪住一个普通人的小错进行互联网的狂欢,不应该用具体老百姓的声誉来为建立社会秩序“祭旗”。
但胡锡进为婆孙俩发声的两篇文章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支持,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他是非不分,完全是和稀泥。
而插队事件发酵开以后,四川观察在报道此事时,也许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直接删减了女子说的“我们四川人不是好惹的”这句话。
除了绝口不提婆孙俩是四川人之外,四川观察还创建了“金华两母女插队被制止当场发飙”的话题。
虽然事发地确实是在浙江金华,但涉事的婆孙俩却并不是金华人,这样的话题很明显有歧义,不明就里的网友乍一看还以为婆孙俩是金华人。
四川观察的粉丝基础并不少,一直以来备受网友的信任。
但经此一事后,昔日积攒的好口碑就崩塌了不少,网友纷纷诟病四川观察是想甩锅金华,做法太小家子气。
网友都能看穿的小把戏,金华当地的媒体自然也不会被蒙在鼓里。
“金华身边事”直接下场开撕,点名道姓地痛批了四川观察,“全网都知道此母女时四川人,可四川观察就是不愿意承认她们是四川人,非要说成金华母女。
也许是自觉理亏,截至目前,四川观察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网友对此事的热议声却并没有停止。
有网友直接出言调侃,“原来四川不光有这两女的,还有媒体也这么干啊”。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两大知名媒体为她们撕破了脸皮,可作为当事人的她,却吃了一波流量的红利,不仅涨了粉丝,还获得了打赏。
“莫名其妙被扣帽子”这个账号如今已经有六千多粉丝,女子随后就开通了打赏功能,没想到截至目前,已经收到一百多名网友的打赏,金额从一块、五块、十块、十五块到二十块不等。
不知道大家对金华母女插队事件一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