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官方公众号5月25日消息,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建强同志在工作会议现场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25日3时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刘建强为祖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奋斗一生,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重要参与者,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总设计师、中法海洋卫星首席科学家,在多星业务化观测管理、海洋水色卫星业务化监测、极地科学研究和中法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刘建强去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每经编辑:孙志成,张锦河,盖源源
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官方公众号5月25日消息,刘建强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建强同志在工作会议现场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25日3时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
刘建强为祖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奋斗一生,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重要参与者,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总设计师、中法海洋卫星首席科学家,在多星业务化观测管理、海洋水色卫星业务化监测、极地科学研究和中法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建强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官方公众号
刘建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我国海洋卫星事业,参与了至今我国全部海洋卫星立项、研制、发射、运行和应用全过程。他热爱工作,兢兢业业,为海洋卫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身兼数职,在极地科考、应急监测、陆海统筹应用等方面亲力亲为,为充分发挥海洋卫星效益鞠躬尽瘁。他团结协作,善作善成,带领团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的突破。
刘建强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夙夜在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他用无私奉献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去世是中国海洋卫星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刘建强同志,沉痛悼念刘建强同志!
刘建强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3年5月27日(星期六)上午11时在八宝山殡仪馆竹厅(北京市石景山路9号)举行。凡有关单位和生前好友如致唁电、唁函及敬献花圈者,请与治丧委员会联系。
公开材料显示,刘建强,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湖南,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是第19、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于1997年评为研究员,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9月,原国家海洋局决定,任命刘建强为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
据了解,他主持与参加完成了海洋一号A、B、C、D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海洋二号卫星,北京一号卫星,载人航天民用遥感工程及国家863计划,极地专项,高分卫星牡丹江站,雪龙船载遥感系统等科研与建设任务。在多星业务化观测管理、海洋水色卫星业务化监测、极地科学研究和中法国际合作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编辑|孙志成 张锦河 盖源源
校对|卢祥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官方公众号、新京报、公开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我国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刘建强去世相关阅读:
会议现场突发疾病离世,仅59岁……是这一系统奠基人
5月25日,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建强同志在工作会议现场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于2023年5月25日3时4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59岁。
讣告称,刘建强同志为祖国的海洋卫星事业奋斗一生,是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奠基人,是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重要参与者,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总设计师、中法海洋卫星首席科学家,在多星业务化观测管理、海洋水色卫星业务化监测、极地科学研究和中法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讣告称,刘建强同志北京大学毕业后就投身于我国海洋卫星事业,参与了至今我国全部海洋卫星立项、研制、发射、运行和应用全过程。他热爱工作,兢兢业业,为海洋卫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身兼数职,在极地科考、应急监测、陆海统筹应用等方面亲力亲为,为充分发挥海洋卫星效益鞠躬尽瘁。他团结协作,善作善成,带领团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的突破。
刘建强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刘建强,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籍贯湖南,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专业,是第19、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于1997年评为研究员,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0年9月,原国家海洋局决定,任命刘建强为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
来源:“海洋卫星”微信公众号、红星新闻、新京报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