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集微网消息,据外媒报道,备受瞩目的印度Vedanta集团合资晶圆厂项目日前传出遭遇融资困难。此前,Vedanta集团曾表示该项目资金将来源于银行信贷,但半导体分析师Arun Mampazhy认为,Vedanta与印度银行的沟通没有奏效,这迫使他们寻求外部资金。除海外投资外,还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该项目失败,包括合作伙伴富士康可疑的晶圆制造经验。此前还曾有报道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要求Vedanta和富士康提供详细信息,说明他们计划如何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以按照政府设想的规模运营工厂。Mampazhy分析,今年富士康间接收购了马来西亚半导体制造商SilTerra的股权,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28纳米制造厂。富士康退出与Vedanta的合资企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集微网消息,据外媒报道,备受瞩目的印度Vedanta集团合资晶圆厂项目日前传出遭遇融资困难。据称该集团代表在过去三个月接连会见了来自中东、新加坡和美国的大型金融家,以确保为该项目提供资金承诺,但无济于事。
此前,Vedanta集团曾表示该项目资金将来源于银行信贷,但半导体分析师Arun Mampazhy认为,Vedanta与印度银行的沟通没有奏效,这迫使他们寻求外部资金。除海外投资外,还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该项目失败,包括合作伙伴富士康可疑的晶圆制造经验。
此前还曾有报道称,电子和信息技术部要求Vedanta和富士康提供详细信息,说明他们计划如何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以按照政府设想的规模运营工厂。
Mampazhy分析,今年富士康间接收购了马来西亚半导体制造商SilTerra的股权,计划在马来西亚建设28纳米制造厂。然而,现有基础设施仅适用于8英寸晶圆,不足以运行28纳米制程。Mampazhy推测该公司正在与比利时大学微电子中心 (IMEC) 等组织进行谈判,不过独立研究机构的工艺包往往需要经历多年磨合才能达到大规模制造的良率水平。
富士康退出与Vedanta的合资企业相关阅读:
下定决心撤离大陆?富士康正式官宣,郭台铭可能别有用心
据了解,超过80%的iPhone在富士康郑州工厂生产,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目前有90多条生产线,能容纳约35万名工人,每天生产约50万部手机。
国外项目的屡屡失败,让郭台铭明白了大陆工厂的重要性。去年,富士康印度工厂两次停产,都是紧急将订单转移到富士康郑州工厂,然后迅速高薪招人才按时完成。
今年招工启动时间更早,正月初四就已开始,并且奖金从6000元涨到1.27万元。
富士康是来到大陆建厂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获得了苹果的订单,又利用了大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电子代工行业的领先企业。
然而,郭台铭对此却不这样认识,还口出狂言“在给大陆人赏饭吃”。他认为主要是有苹果这样的“金主”,于是积极响应苹果号召,不断外迁产能,开始撤离大陆。
但结果很悲剧,基本上建一个失败一个,然后苹果的订单还是要依靠大陆工厂。
于是大家认为,郭台铭应该明白了大陆的重要性。然而,一则消息传来,却令大家很失望。富士康昨日正式官宣,将投资1.187亿美元,在印度建一家芯片合资工厂。
据媒体消息,富士康将与印度自然资源集团Vedanta合作,持有合资公司40%股份。
富士康在一份声明还表示,该合资公司就是为了支持印度创建半导体制造生态系统。由此可见,郭台铭还是在一意孤行。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郭台铭可能别有用心。
第一,意在寻求未来出路。一直以来,富士康都是iPhone的主要制造商。但库克也有自己的打算,并不想太依赖富士康,于是就支持立讯精密建组装厂,来分享订单。
而对于富士康来说,郭台铭也明白现在电子组装代工基本到了天花板,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芯片行业未来前景非常光明,于是就有了富士康在青岛建晶圆级封测厂。
而印度芯片行业才刚刚起步,郭台铭此举应该是先行一步,为未来发展寻求出路。
第二,意在提升公司地位。去年以来,印度看到全球缺芯的形势,也想要布局芯片制造,并且为此将提供高达项目成本50%的财政支持,但没有厂商明确表示要去。
如今,富士康率先行动了,这将使它成为响应印度芯片战略的重要国外厂商,也因此将会受到优待。此举可以提升富士康地位,能为之前投资的代工厂创造便利条件。
此前,富士康青岛芯片封测厂一下购买了46台国产光刻机,也是想要赢得好感。
第三,意在获取相关补贴。去年底,印度为了打造全球电子产品生产中心,已经计划拿出100亿美元作为激励补贴,以吸引全球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来印度建厂。
于是,有分析人士指出,富士康此举可能是为了获取印度方面的补贴,以及银行的贷款。因为据了解,富士康投资的芯片项目进展,可能取决于印度补贴到位的情况。
并且芯片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1亿美元只是九牛一毛,对于芯片厂几乎不值一提。
由此可见,郭台铭估计也明白,印度现在连电子代工做起来都费劲,并且还是问题不断,更别说要求高了多少倍的芯片制造厂了。那么,印度芯片厂能不能做起来呢?
首先,印度没有相关配套产业。目前,印度半导体产业链非常不成熟,远远落后于全球主流水平。并且相关配套环境也不行,就连普通的供电都不稳定,还是说停就停。
因此,去年印度塔塔集团事关10亿美元补贴邀请台积电去建厂,连回复都没有。
其次,印度工厂的素质差距大。印度方面尽管相比大陆人工较低,但素质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这个富士康应该是深有体会,产品质量因此上不去,还时不时给闹事。
就组装厂停工造成的损失,已经够富士康受的了。如果芯片厂建厂,那个一旦出现问题导致停工,那损失可不像组装厂,将会导致所有在线晶圆报废,损失就太大了。
富士康之前在印度建的组装厂已经尝到了其中滋味,芯片厂估计不想再重蹈覆辙。
通过一系列事件,郭台铭应该也明白了大陆工厂的重要性。因此,据知情人透露,富士康不会放弃大陆工厂,但也对在国外建厂依然没有死心,还是会去积极尝试。
当然,想要去哪儿建厂是郭台铭的自由,但希望不要做那些“吃饭砸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