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多措并举开展北疆文化“走出去”系列活动

   2024-03-30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为更好地发挥文化和旅游在弘扬传播北疆文化、打响“亮丽内蒙古”品牌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组织策划区外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品牌活动、宣传推介等文化交流活动82项,积极搭建区内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新平台,多方位展示我区北

  为更好地发挥文化和旅游在弘扬传播北疆文化、打响“亮丽内蒙古”品牌中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精心组织策划区外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品牌活动、宣传推介等文化交流活动82项,积极搭建区内外文化和旅游交流新平台,多方位展示我区北疆文化和发展成就,深化与其他省区交流合作、协同发展,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推动精品演艺“走出去”。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扩大北疆文化影响力为主要目标,持续深入实施北疆文化创作工程,创排提升一批经典剧目并推动赴区外巡演展演。2024年全区各级文艺院团拟赴区外、国外开展演出交流活动56项200余场。其中内蒙古艺术剧院组织舞剧《骑兵》等10台剧目到区外15个城市和大学巡演。呼和浩特市歌剧舞剧院、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组织舞剧《昭君》等3台剧目到清华大学、英国爱丁堡等地展演。包头市艺术剧院将开展“敕勒组合”专场音乐会全国巡演。呼伦贝尔市等11个盟市29支乌兰牧骑到区外30多个城市、地区开展交流演出。 

  推动优质展览“走出去”。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文化交流互动,集中展示北疆文化优秀成果,各级博物馆积极探索“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径,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走出去。2024年,全区各博物院(馆)、自治区考古研究院计划到区外举办展览15项。其中,内蒙古博物院组织的“融合之路”“黄河从草原上流过”“长城两边是故乡”三个展览在长沙、青岛等5省市博物馆展出。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院组织“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组织“亮丽北疆 逐绿而行——内蒙古绿色矿产特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出。包头市、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阿拉善等5个盟市深挖特色资源,聚焦北疆文化,组织红色主题展、精品文物展、民俗文化展等10余个展览在区外展出,着力在展示内蒙古形象、阐释北疆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品牌活动“走出去”。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持续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合作机制,开展中俄蒙“三湖之约”(中国呼伦湖、俄罗斯贝加尔湖、蒙古国库斯古尔湖)跨境自驾旅游大环线踏查,制作中俄蒙自驾旅游线路攻略,开行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呼和浩特、武汉-太原-呼和浩特“万里茶道”高铁旅游专列;联合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军民融合办、交通运输厅和呼伦贝尔市共同打造“最美331旅游线路”,推出“中国之路”“北疆天路”等20条特色自驾旅游线路,打响“千车万人”穿越内蒙古系列品牌;组织参加“春雨工程”边疆地区志愿服务活动,与河南省等地开展文艺、公共服务、旅游等多方面交流合作,打造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典型。

  推动文旅宣介“走出去”。内蒙古自治区围绕打造北疆文化统一的视觉形象和品牌标识,精心策划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宣介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让北疆文化广为人知,组织参加“茶和天下·雅集”美国、巴西文化交流活动;在德国、法国、英国、韩国设立内蒙古文化旅游中心展示馆,举办“内蒙古文化旅游周”;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文化旅游展示中心,在港中旅投放旅游宣传产品,推动文旅产品进社区、进学校;组织参加2024第二届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设置内蒙古展区展示我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实施百万人互游行动海外升级计划,赴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入境客源市场推广直达内蒙古旅游包机业务,打通入境旅游交通壁垒;加大“引客入蒙”力度,拟于3-5月份组织各盟市文旅企业赴全国30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精准引流和旅游宣传活动。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