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的方法

   2020-08-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教你如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的方法教你如何徒步穿越徒步穿越,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主要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由起点到终点的里程,其间可能会经历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徒步穿越对参与者的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它集登山、攀岩

教你如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的方法

教你如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的方法

教你如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主要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由起点到终点的里程,其间可能会经历山岭、丛林、沙漠、雪原、溪流、峡谷等地貌的一种户外活动。徒步穿越对参与者的野外综合技能要求较高,它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于一体,一般要求穿越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准,以及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

两人以上的集体穿越是考验团队合作的好机会,只有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朝相同方向努力,才能成功、愉快、顺利的完成穿越。
提示:

1)集体穿越时,应该对团队成员的职责做明确分工,如:探路、断后、生火、扎营等。

2)穿越集体应推举一个队长,并赋予相当权力,有民主也有集中。

3)穿越集体人数较多时,要保持行进队型,以免走失队友或不能及时发现意外。

4)徒步装备和给养的背负任务,应根据成员体力和性别科学分配,以保证队伍行进速度的一致性。

5)如发生严重意外,应根据情况调整穿越计划,切忌鲁莽前行。

(二)体力分配

徒步穿越体力分配很重要,最好保持匀速,避免兴奋时过快行进,疲劳时拖拉行进。一般而言,上坡路段每隔半小时休息5-10分钟,下坡路段每隔一小时休息10-15分钟为佳。

提示:

1)全程行进尽量保持匀速,按计划休息和进食。

2)根据成员体力随时调整徒步计划,宁可延长穿越时间,也不要过分透支体力。

(三)方向判定

出行前,应尽可能搜集活动地区的地图和资料,初步了解路途中的较大转向处和明显标志物;最好借助等高线地图,对预定线路和方向进行分析。

提示:

1)携带较准确的指北针和海拔表(特别是高原地区)。

2)携带并保护好地图和资料。

3)携带信号笔和扑克牌,以备迷路时作路标记号。

4)如穿越地区地质条件复杂,自己又知之甚少,最好请经历过的人指点或当地向导带路。

(四)防潮防水

在雨季或多雨地区徒步,应特别注意防潮防水。衣物、相机、电池、通讯设备、食物等都应密封完好,妥善保存。

提示:

1)帐篷应选用三季或四季帐(专用高山帐不能用)。

2)用背包罩或塑料布遮盖背包,即使背包有防水功能也要如此。

3)填装物品前,先用塑料袋或密封袋包裹,既防水又有利于物品分类。

4)有条件的徒步者可准备防水冲锋衣裤和登山鞋。

(五)饮水

短途穿越时,可以每人每天2升的标准携带饮用水;长途穿越则可在溪瀑、江河、湖塘取水,但应注意水域附近有无人畜活动、有无动物尸体、有无粪便或其他污染物等情况。含有大量泥沙的水质要沉淀10分钟以上,才可饮用;蚂蝗多的地区,要用透明容器,以便及时发现水中是否有蚂蝗。

提示:

1)缺水地区要按计划分配饮水,除特殊情况外,在找到水源前绝不可把水饮尽。

2)野外取水后,如有条件,务必使水煮沸约5分钟后再饮用;如没条件,可用过滤器或净水药片替代。

3)如在缺水地区长时间活动,应掌握更多野外采水办法。

(六)火源

徒步穿越时,一定要携带一种以上的火源,如:打火机、火柴、火镰等;有条件者可携带野营气炉、气罐。在营地生火时要留意是否禁火区。生火前应先将干燥的细柴放在用石头堆好的灶底,再往上架粗柴,点燃细柴时大力吹火;若遇下雨或柴火较湿,可劈开粗木取中间的干木,砍细后作引火柴。

提示:

1)注意风向,不要把火堆安置在帐篷的上风处,并与宿营地保持一定距离。

2)离开时一定要检查火种是否熄灭。

(七)露营

在观察周围环境后,选择安全、避风、干燥、平整的高处扎营;尽量不要将营地驻扎在河畔,除非确定是枯水期。

提示:

1)营地附近最好有水源,方便取水。

2)如需生火,则需考虑附近有没有柴火。

3)下雨或多雨季节,应视地形情况在帐篷四周挖好排水沟。

4)风大时,应注意抗风固定,确定安全后再休息。

5)最好将贵重物品、衣物、食品等放入帐内。

(八)野外生物

出行时要准备清凉油、风油精、红花油等药物;蚊虫较多地区,可携带杀虫剂;打绑腿可以有效防止蚂蝗、蛇或其他生物对腿部的攻击;毒蛇出没之地应准备蛇药。

提示:

1)遭遇大型野生动物(如:熊、豹、犀牛等),切忌大声尖叫或乱跑,镇定是唯一法宝。

2)只有少数毒蛇会对人主动发起攻击,一般是不小心踩到它。

3)如不幸被蛇咬伤,应紧急按照有毒蛇类处理,保持平静心态会将生存可能提高数倍。

(九)营养补充

较长时间的野外穿越,体力消耗大、排汗多,人体容易出现盐份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现象,应及时补充营养。

提示:

1)携带牛肉干、巧克力、葡萄糖粉、花生米等高热量的营养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2)携带维生素片,每日一颗。

3)每天补充盐份,可从榨菜等含盐食品中获取。

4)果珍是不错的电解质平衡饮料,可作为饮品随时补充。

(十)保暖

沙漠、山区等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大量出汗后和睡眠时。

提示:

1)对所到地区的可能最低温度作好充分估计,准备保暖衣物、选择合适睡袋。

2)衣物打湿后,要尽快换上干燥内衣。

3)寒冷地区要注意备用电池的保温。

4)高寒地区需要更专业的装备和户外活动知识。

(十一)其他

1)攀爬和下降

除非万不得已,宁可绕行,也不要尝试危险的攀爬和下降,特别是独自一人穿越并负重时。如必须攀降,应先卸下背负,空身攀降,再用辅绳或带子把装备提吊上来。

2)平衡

路经独木桥、涉水,崖边等险境时,应把背包的胸带和腰带松开,以便及时卸载、丢车保帅。

3)夜路

除特殊地区外,不要轻易冒险走夜路;不得不走时,应准备头灯、手电等照明工具。

4)涉水

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况时,不要冒然涉过,应尽量探明,并对水速作好充分估计;光脚涉水容易滑倒或扎伤,要尽量避免。

5)环保

短程穿越应将所有遗留的可见垃圾全部带走;长途穿越应至少将不可降解的垃圾带走,直到统一的垃圾堆放地。

(十二)常用装备

徒步穿越的装备会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难度、不同时间、不同季节出现很大差异,最好在出行前对活动地区尽量充分了解,再根据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慎重选择。一般有:

公用装备:帐篷,炊事用品(炉具、燃料、炊具等),绳,专用工具(砍刀、手斧、行军铲等),公用药品(通用药,紧急救护药等),胶带,对讲机,营地灯,其他集体专用器材(攀岩器材,登雪山器材等),公用食品营养品,海拔表,指北针,温度计,地图。个人装备:合适的鞋,背包,睡袋,防潮垫,内衣,外套和裤子,手套,帽子,换洗衣物,墨镜,头灯,水壶,登山手杖,个人卫生用品,防晒霜,润唇膏,摄影器材,望远镜,笔记本,笔,个人药品,打火机火柴,餐具,干湿纸巾,沙滩鞋,个人食品,其他杂品。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