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多措并举推动戏曲传承发展

   2022-04-12 欣欣旅游0
核心提示: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文明、南方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楚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种,全省有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等32个戏曲种类,其中,纳入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确认的有京剧、汉剧、南剧、荆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长江文明、南方文明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厚重的楚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剧种,全省有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等32个戏曲种类,其中,纳入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确认的有京剧、汉剧、南剧、荆河戏、山二黄等26个戏曲剧种。皮影戏、英山采茶戏、武当神戏、大悟北路子花鼓戏、通城打锣腔、秭归建东花鼓戏等6个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遗目录的传统戏曲。近年来,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着力推动“京汉楚花黄”等主要剧种不断推陈出新,推动阳新采茶戏、文曲戏、随州花鼓戏等稀有剧种不断巩固根基,推动湖北越调、荆河戏、梁山调等濒危剧种得到有效保护,全省戏曲剧种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戏曲艺术创作生态持续优化。
  打造展示平台,推动戏曲创作。坚持定期举办湖北艺术节、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和湖北省楚剧艺术节、荆州花鼓戏艺术节、黄梅戏艺术节等全省性艺术活动,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抓艺术创作和传承发展戏曲的积极性,全省性重大文化活动已成为推动湖北省剧目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成为展示全省文艺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形成了以活动促进创作、以活动展示成果、以活动扩大影响的良好局面。每年基层戏曲院团都有新创剧目参演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全省20个戏曲剧种参加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获好评,全省90%以上专业戏曲院团有新创作品立上舞台,60%以上是现实题材作品。
  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施中青年骨干人才轮训计划和舞台艺术人才培养百人计划,重点资助了第二批“两个一百”人才培养工程153人,连续举办10余个戏曲创作表演人才培训班,成立20个湖北省戏曲名家工作室,26位戏曲名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名家传戏传曲工程,安排2300多万元支持全省戏曲院团与艺术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专业培训,分别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为期一学年的湖北省戏曲编导和舞美设计人员高级研修班,推动各市、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加强戏曲人才培养,提升全省戏曲艺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
  广泛开展戏曲活动,夯实戏曲发展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观众与艺术家的良性互动,是湖北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艺术家潜心创作、推出更多戏曲佳作的不竭动力。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照省内统一部署,全省戏曲工作者深入开展演出、讲座、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播撒戏曲文化种子,培养“戏曲苗子”,逐渐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衔接、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戏曲进校园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校园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通过坚持开展全省专业艺术院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季、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进万家等惠民演出活动,戏曲观众群体不断扩大。
  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戏曲艺术影响。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内主要新闻媒体以及新媒体加大对湖北戏曲的宣传报道力度,采取开设戏曲专版、戏曲专栏、戏曲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宣传湖北戏曲传承发展成果。第四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期间,媒体报道影响广泛,打造“云上剧场”专题频道,有力拓展了受众群,提升了影响力。
  下一步,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将认真落实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总体部署以及省内工作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更多优秀戏曲作品,推动全省戏曲创作迈进高原、攀登高峰,为传承发展戏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广东启动实施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
    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银联广东分公司联合印发《广东省2024年度“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此次行动覆盖广东6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15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活动包括:丰富文旅消费惠民措施,开展广东
    06-19
  • 辽宁非遗亮相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近日,2024年中国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州。   此次辽宁省选调21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30人赴白俄罗斯。活动现场,岫岩玉雕、抚顺琥珀雕刻、大连贝雕等技艺巧夺天工,凌源皮影戏、铁岭二人转、辽西木偶戏绝活
    06-19
  •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开幕式公布了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
    06-19
  • 端午假期 辽宁文旅市场热点纷呈
    端午节假期,辽宁省共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增长4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51.7%。   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全省夏季旅游特色资源,推出夏季主题文旅系列活动,以“踏浪观海 逐绿游山 旅居避暑”为主轴,深度
    06-19
  • 广东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龙舟等传
    2024年端午假期,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民俗活动精彩纷呈。假期三天(6月8日至6月10日),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92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1.1亿元。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610.6万人次。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举办
    6月8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甘肃主会场活动在嘉峪关市举办。甘肃主会场通过组织展览展出、非遗展演、文创展示、战略协议签订、精品项目推介、保护成果展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普及等活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守
    06-19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N”系列活动邀您体验“浙
    6月7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储晓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叶菁出席活动  今年的系列活
    06-19
  • 甘肃省成功创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6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甘肃省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列其中,成功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现甘肃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零的突破,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家峡旅游度假区位于临夏州永靖县,规划总面
    06-19
  • 内蒙古发布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发布全区首批10条“读历史 游北疆”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干,以特定主题为主线,集中展示专题历史文化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内蒙古是文物资源大省区,为了让文物“活
    06-19
  • 湖北省极推进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工作
    近日,由新西兰纽航、新西兰中旅、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等多家单位组织的新西兰旅行商踩线团16人访问湖北,沿途体验中国的便捷支付服务,通过POS机刷信用卡、微信支付等便捷支付服务,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购买心仪的文创商品和伴手礼。 
    06-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