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鱼的简介-象鼻鱼的品种

   2020-12-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象鼻鱼的简介-象鼻鱼的品种象鼻鱼的简介象鼻鱼中文学名叫白鲟(Psephuyrusgladius),又称作中华匙吻鲟,硬骨鱼纲,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亚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

象鼻鱼的简介-象鼻鱼的品种

象鼻鱼的简介-象鼻鱼的品种

象鼻鱼的简介

象鼻鱼中文学名叫白鲟(Psephuyrusgladius),又称作中华匙吻鲟,硬骨鱼纲,和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的匙吻鲟同属匙吻鲟科的亚种。另名为中国剑鱼,是中国最大的淡水鱼类。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中国古代白鲟被称之为鲔。春季溯江产卵。主产于中国长江自宜宾至长江口的干支流中,钱塘江和黄河下游也有发现。是中国特产稀有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现资源量逐年明显下降,面临濒危,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象鼻鱼的品种

白鲟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白鲟属的一种。因体色较浅而得名。又名琴鱼、朝剑鱼,古名鲔。体长梭形。上下颌均具尖细的齿。吻长剑状,其长为眼后头长的1.5~1.8倍,吻部由前到后逐渐变宽,前端钝尖,狭而平扁,基部肥厚。体无骨板状大硬鳞;仅在尾鳍上缘有一列棘状鳞,背部浅紫灰色、腹部及各鳍略呈白粉色。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身体结构方面,白鲟身体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壮,后部略侧扁。头极长,头长超过体长的一半,其上布有梅花状的陷器。吻的头部腹面,能自由伸缩。古书上有“鲔口在颌下,长鼻软骨者也”的记载,将白鲟的生态特征作了精练的概括。上下颌有尖细的小齿;吻须一对,短小,位于腹面。眼小,有细小须一对,位于吻的腹面。口裂大,弧形,具伸缩性,位于头部腹面。头每侧有外鼻孔2个。整个头部皮膜表面密布着许多细梅花斑状的感觉神经细胞组织。体侧线完整,歪型尾,上叶长、下叶短,上叶背面有棘状鳞,体表光滑无鳞。在尾鳍上叶具有8个棱形鳞板,向后延至尾鳍上叶。背鳍起点在腹鳍之后,均由不分支的鳍条组成。尾鳍歪形,上叶发达,前缘具一列棘状鳞。肠管短,肠内有7~8个螺旋瓣。头、体背部和尾鳍呈青灰色,腹部白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