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是属于苗族的花鼓舞,这是属于一种男子一边在芦笙的过程中,然后再去使用下肢灵活舞动的方式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目前在苗族很多地区内都很流行,特别是贵州西北部、东南部以及广西西部地区很流行,人们大多数都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学起。
目前芦笙舞不管在婚礼、祭祀以及丧葬仪式等活动类型期间都是可以跳的,把民俗文化、宗教以及娱乐融合为一体,在苗族社会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同时人们根据芦笙舞的内容以及活动性质,把他分为了礼仪性、祭祀性、表演性、习俗性、自娱性。
知识扩展:
相传芦笙舞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盘古开天地时,苗族祖先依靠狩猎飞禽走兽作为衣食,但是捕捉鸟兽比较困难,这个时候一个小伙子就用树木和竹子做了一支芦笙来模仿鸟兽鸣叫和动作,从而引诱鸟兽前来,自此就形成了芦笙舞并在苗族代代流传。
在过去的苗族,芦笙舞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个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会不会跳芦笙舞甚至成为了苗族姑娘们的择偶标准之一,到现在,一些苗族的节日上,仍然有不少青年男女用芦笙舞来寻找合适的配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