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言目标:1、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体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乐趣。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并愿意讲述自己的经验及所想到的事。3、理解日常生活用语,喜欢和听故事,丰富想象力。内容:1、认真、有兴趣地与老师和小朋友交谈、讲故事。2、将自己做过的、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事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3、将自己想做的和需要别人替自己做的事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不懂的事会问别人。4、注意倾听他人讲话,并将自己想要说的事讲清楚。5、能分辨并使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语言。6、遇到人时,会热情地打招呼。7、在生活中体验语言的美好及使用语言的乐趣。8、通过各种体验,增加词汇量。9、提高欣赏的兴趣和能力、体验倾听和想象时的乐趣。10、关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五、表现目标:1、通过提高对各种物品的审美能力,培养丰富的感受性。2、用各种方法讲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达出来。3、丰富生活经验,并乐意进行各种各样的表现活动。内容:1、感受生活中各种声音、颜色、形状,触摸不同的物品,体会不同的感受。2、接触真善美的事物及感人的事迹,丰富生活经验。3、互相交流对各种事物的感受,并从中体验交流感受时的乐趣。4、将自己所感受到的和所想到的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来,或自由地以图画和制作表现出来。5、接触各种素材,并用他们进行游戏。6、欣赏音乐、唱歌及使用简单的乐器,从中体验音乐的乐趣。7、有兴趣地画画、制作手工作品,并用这些作品与小朋友一起玩或作装饰用。8、用动作或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从中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2)日本流行“乡下留学”在今日日本,越来越多的城里儿童,在家长有关社团的帮助下,离开父母,来到边远的农村、渔村,并在那里的学校求学。据悉,目前已有120余所乡村学校,接收了来自30多个大中城市的3000余名少年“留学”。在空气洁净、阳光充足的乡间,城里孩子重返大自然,他们的身体发育得更健壮,他们吸收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乡下孩子身上,学到了勤俭、自强、坚韧、宽厚等美德,培养了更为积极的人生观。而在另一方面,乡村也欢迎城里的孩子“留学”。近些年来,日本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因而或多或少显得缺乏生机和活力,而这些城里的孩子的落户犹如给农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不少农村孩子的交朋结友,开阔了眼界,灵活了头脑,获益也并不少。这些“乡下留学”的城里孩子在小学毕业后,往往比其他同龄人成熟、懂事得多。3)日本母亲热衷自制儿童在日本,年轻的母亲正在兴起一股自制儿童的热潮。全日本有40余个以手工制作儿童为目的的团体。参加这些团体的多为二三十岁的年轻妈妈,她们通常每个月聚会,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些自制的,包括照片、剪报和自己绘制的图画,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是富有趣味性的童话故事、知识小品、家庭故事。在九州地区,有个“手工制作的协会”,其成员用柔软的布料代替纸张,制作出适宜幼儿阅读的,极有创意。母亲们认为,自制能更深切地体现她们对孩子所倾注的爱心,加深自己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制作过程中让孩子也同时参与,有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天分,享受到母子亲情、寓教于乐的乐趣。国外幼儿教育ABC(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