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最早出现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九龙山茶区。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从孕育到成型主要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其中,采茶歌起源于明朝,随着茶叶交易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明末时出现了“开茶市”,于是就有了茶篮灯表演,后来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三角班”为基础的采茶戏形式。
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迄今已有约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