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变成褐红色还是可以成活的,需要及时把芦荟转移到明亮的散光处,避免受到强光的照射。这样就能避免植株叶片受到灼伤,大概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慢慢恢复。芦荟不能积水,在养殖期间需要相隔五到七天补充一次水分,夏季需要两到三天浇水一次。
芦荟喜欢温暖,无法抵抗住寒冷,在养殖芦荟期间,需要确保环境温度,一般保持在15度左右。冬季小于5度的时候,植株就会停止生长,此时需要及时把芦荟放在温暖的地方养护,确保它可以顺利过冬,避免受到冻害。
知识扩展:
芦荟变成褐红色是什么原因
1、缺少水分:
芦荟喜欢湿润,如果长时间没有给芦荟浇水,芦荟叶片就有可能会变成褐红色。这种情况需要给芦荟进行浇水,一般2-3天即可恢复。
2、光照过强:
芦荟在强光的照射下,叶片也会变成褐红色。这时候要把芦荟荟放在阴凉的地方,或者用遮阳伞遮挡,减少强光的照射。
3、温度过低:
芦荟原产于热带地区,喜欢温暖,如果把芦荟养殖在低温环境中,芦荟叶片就会变软发红。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维持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温度过低的时候,要用棉布包裹花盆或者移到暖气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