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给红包的由来是源于一个叫“祟”的妖怪,其在大年三十晚上总是吓哭孩子,有对夫妻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吓得“祟”逃跑了,夫妻俩把这件事告诉了大家,大家都学着做,就有了春节给红包的习俗。
红包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红包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红包文化除了体现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外,还有受惠不忘施予者,也有不敢忘恩负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