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呼吸机为儿续命

   2022-02-28 懂否网0
核心提示:“噗、呃、噗、呃……”这是儿子付学朋不同于常人的呼吸声。在一间昏暗的木屋里,这个30岁的男人躺在床上。由于高位截瘫,他肩膀以下的身体无法动弹,连自主呼吸都无法完成。用力、松手、再用力——这是父母不停重复的动作。母亲王兰芹盘腿坐在床头,用手挤

“噗、呃、噗、呃……”这是儿子付学朋不同于常人的呼吸声。

在一间昏暗的木屋里,这个30岁的男人躺在床上。

由于高位截瘫,他肩膀以下的身体无法动弹,连自主呼吸都无法完成。

用力、松手、再用力——这是父母不停重复的动作。

母亲王兰芹盘腿坐在床头,用手挤压着一只透明的塑胶球。

“噗”的一声,塑胶球里的空气通过导管,流入付学朋被切开的气管中,进入他的肺部,再“呃”的一声被呼出来。

这个价值500元的简易呼吸球,是从医院里买来的紧急救护用品。

在儿子瘫痪的5年里,王兰芹和丈夫付敏足就这样反复捏着。

按照正常人的呼吸节奏,每分钟挤压呼吸球十七八次,1小时是1000多次,1天是两万多次。

这对父母不敢有丝毫松懈,他们手捏的,是儿子的每一次喘息。

这个呼吸球是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椭圆形球体,有两个拳头大小,一头连着导管,按压能使球体吸入空气,再通过导管送出。

它虽然简陋,但使用起来很有讲究。

父亲付敏足说:“不能捏快了,儿子会呛着,也不能捏慢了,儿子会憋着。”

有时付学朋稍微挪动身体,导管就会从喉部的瘘孔中滑出,他马上就会窒息,脸色开始发紫。

早上7点刚过,王兰芹端着一碗大米粥走进屋。

屋里除了两张床,几乎没有什么摆设。

屋子中央的大床上睡着儿子,旁边的小床是王兰芹和丈夫的。

她走到儿子的床前,一勺勺舀起粥来,伴着腌渍雪里红,小心翼翼地喂到他嘴里。

床的另一侧,65岁的付敏足缓慢而又有力地捏着呼吸球。

由于使用太过频繁,这个球旧得有点不像样,破损的气囊用胶布粘补起来。

在此之前,已经有6个呼吸球被用坏。

“噗、呃。”付学朋吃完饭,看向父亲,用低微而缓慢的声音说:“电视。”

这几乎是他获知外界信息的唯一方式。

小伙子喜欢看新闻频道,理由是“只有这个,新鲜”。

父亲一手摁着呼吸球,一手摸出遥控器,搁在床前立柜上的17英寸彩电开始泛出荧光。

7年前,付学朋的世界远不止一张床、一间老屋和一台旧电视。

那时,23岁的付学朋是一家汽车4S店的喷漆工。

由于初中毕业就到城里打工,他很快成为最年轻的“老师傅”,月薪有五六千元。

这个孝顺的儿子还会把年终奖奖金全部交给父母。

“喜欢,乱逛。”付学朋一句一顿地回忆往事,“脚,闲不住。”

两个女儿相继成家,小儿子也有了好工作,半辈子种田、做苦工的付敏足夫妇憧憬着未来,直到遭遇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

2006年3月18日晚上8点左右,付学朋开车载着同事回宿舍,被一辆轿车撞倒。

几天后,他在台州市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醒来,医生的诊断结果是“高位截瘫,且不能自主呼吸”。

付学朋在重症监护室一住就是两年。

其间,付敏足和王兰芹住在家属休息室,白天把铺盖藏进柜子里,晚上拿出来铺在椅子上,勉强对付一夜。

王兰芹甚至把电饭煲也搬到了医院,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煮一顿饭。

夫妻俩日夜坚守为的只是每天能见儿子一次,每次一个小时。

“就这样还得轮流,”大女儿付牡萍说,“只允许进去一个人。”

由于没有找到事故发生时的监控录像,交警队无法查明到底谁闯了红灯,责任也无法认定。

2009年,当地法院最终判决付学朋和轿车司机平均分担过错责任,付学朋获赔48万多元。

但付家早已被榨干了。家里的农田无暇耕种,父亲也不再外出打工。

夫妻俩靠借债和每月100多元的低保过活。

2008年4月,他们背着几十万元的债,不得不让儿子出院。

儿子的“呼吸”是一家人倾家荡产也要换来的“奢侈品”。

瘫痪最初两年,付学朋偶尔还能支撑半小时的自主呼吸。

一场重感冒过后,他的呼吸就完全依靠外力了。

这家人买不起二三十万元的呼吸机,也掏不起每天一两千元的住院费用。

医生教给他们一个笨办法——按压简易呼吸器。

这种简易呼吸器呈球状,一端有导管连接到喉管,全靠不停捏动才能帮助呼吸,原本用于应急救护。

然而,付敏足和王兰芹硬是将它变成一台永不停歇的生命启动器。

参与这场呼吸接力的不止一家四口,亲朋好友都来帮忙捏呼吸球。

这是一场漫长的接力:一头是全家人与亲朋好友永不停歇的按压,一头是付学朋一口又一口的大力呼吸。

“这是个能救命的球,那时候一家人什么都不做了,轮流捏球。”付学朋的舅舅王六兵回忆。

付家夫妇和两个女儿守在付学朋床前,轮流为他挤压呼吸器。

此外,还需要给他喂食、翻身、吸痰、倒尿袋,“谁累得实在受不了,才会叫下一个来顶上”。

山里的下半夜寒气很重,二女儿付牡飞记得,捏皮球时,自己的双脚常常被冻得失去知觉,不得不用棉被裹住。

但她发现,父母从来不这么做,因为“暖和容易睡着”,他们不敢冒险。

整整7个月,付学朋的呼吸就依靠这种人工挤压维持。

此后,在两个姐姐因需要照顾孩子而相继离开的日子里,父母依然守在他的床头。

他们说不出什么励志或安慰的话语,只是用不断捏呼吸球的动作,守护着儿子的生命。

夏天,王兰芹一天要给儿子翻四五次身,家里唯一一台电风扇就悬在付学朋头顶上。

冬天,她早早拆洗好被褥,把儿子身下的木床铺得厚实松软。

由于长期挤捏,这位母亲双手拇指的第二关节严重受损,她不得不把呼吸球放在床上,用手掌按压代替手指挤捏。

付牡飞觉得,是父母给了弟弟希望。

付学朋开始看很多喜剧片、小品,对抗消沉的情绪,偶尔也和家人开开玩笑。

这个年轻人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即使躺在厚厚的棉被下面,被帽子遮住半个脑袋,只要有人和他说话,他也一定会把头努力转过来,眼神专注地看着对方。

2008年年末的一天,付学朋的小叔在电视上看到,有人用自行车轮圈自制电动呼吸器,他马上找到了侄女婿周国军。

这位模具制造出身的男人,找来轮圈,反复试验。

“不行,电机太快,转速不符合每分钟17次到18次的呼吸频率。”这个巧手的汉子又琢磨着用齿轮调节转速。

一家人兵分三路,寻找合适的齿轮。

周国军直到现在也忘不了那天的场景。几万平方米大的旧零件市场,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齿轮。他和妻子挨个摊位问过去,心情近乎绝望。

“可能是奇迹。”周国军说,他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葫芦状的减速器,一头接上每分钟1500转的电机,另一头就能传送出每分钟17转到18转的速度。

一台收音机大小的电机连着小葫芦状的减速器,再接上不到一米长的活塞连杆,焊上铁片,只要连通电源,这台机器就能按照人呼吸的频率,挤压挂在墙上的呼吸球。

“激动呀!”周国军抡圆了胳膊,比画着这台耗费不过百元的机器的运行原理,“不是钱的问题,是救命。”

当这台简易呼吸机第一次为付学朋服务时,母亲亲手连好呼吸管,姐姐紧紧抓着他的手,姐夫启动开关。

几乎就在电机轰鸣声传来的一瞬间,付学朋的气管里就被挤入了一丝新鲜的空气。

他张张嘴,发出无声的微笑。 在场的不少家人却哭了。

4年多过去了,放置电机的木板凳早已被黑色的机油浸透,连板凳下的一块地板,也是漆黑一片。

平时,王兰芹和付敏足不舍得启动这台“山寨”呼吸机。

这对只有低保收入的夫妇,负担不起每月200多元的电费。

他们更担心机器开得太久,会磨损甚至坏掉。

当白天父亲去种水稻、红薯时,母亲还是不停地捏着呼吸球,直到晚上睡觉前父亲来替补。

这对质朴的父母说不出自己坚守多年的原因,只是说:“就磨吧,能磨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

付学朋深陷在那张床里。“其实,那个舒服。”

他朝电动呼吸机转了转头,努力地吐着字,“稳定,一些。”

有时母亲手重了,他偏过头,发出被呛到的声音。

有时父亲动作慢了,他就吐舌头,表示憋闷。

2013年1月26日晚上,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浙江分公司的一位经理来到付家,看着这台简易的机器,半天说不出话。

这位专业人士把一个血氧测量仪放在付学朋的手指尖上。

仪器面板上,鲜红的数字“98”跳动,表示被测量人的血氧含量正常。

这意味着,付学朋的呼吸被维持得很好,无论是靠父母手捏呼吸球还是靠运转简易呼吸机。

这位经理承诺,不久后就会有医生来为付学朋诊治,评估他的身体状况,并送来真正的医用呼吸机——不上机油,不用挤压呼吸球,更不会发出隆隆巨响。

“那时你们都能睡好了,大叔。”他攥住付敏足的手说。

此外,不少人为这家人奔走募捐。有人在微博上发帖,募集了10万余元捐款;有人驱车走过十八弯的山路,送去年货。

一直很平静的付学朋有些激动,“还有,希望,谢谢。”他反复说。

他已经5年没有走出这间木屋了,甚至不记得自己的模样。

翻开旧影集,其中的付学朋时而趴在巨石上,时而站在陡崖边,眉毛浓密,眼睛闪闪发亮,十足不安分的模样。

晚上,母亲在厨房里切着冬笋,舅舅、舅妈围着火盆取暖,两个外甥尖叫着追逐打闹。

晚饭出锅,王兰芹照旧谁也不问,径直盛一碗,端到儿子床前,柔声问道:“阿朋,吃面不?”

一旁,父亲正用那双早已关节变形的手,努力地为他捏着呼吸球。屋里飘荡着母亲的油烟香和父亲的泥腥气。

付学朋就这样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世间的气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智救狐狸
    茅台山下有一村落叫黄泥湾,村头有一猎户姓黄,夫妻二人只有一爱女凤儿,刚出嫁不久。这天,黄老汉磨起刀来,边磨边斜眼看看那只白狐。在老汉看来,这哪是一只狐狸啊,分明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可怜笼中那只小狐狸,被刺耳的磨刀声吓得疯狂地撞着铁笼,不时发
    03-29
  • 蜗角
    我爸常说:“能跟你段叔叔学篆刻,算你上辈子的造化!”我十岁开始学书法,启蒙老师是父亲。他老人家教书法,刚提笔就得练悬腕,搦一管羊毫笔在宣纸上反复画写等粗直线、曲线和圆圈,这是给开笔写篆书、隶书做准备的。无视我麻颤不已的手臂,父亲斜睨着歪七扭
    03-29
  • 客官~今日份的毒鸡汤准备好了
    1.岁月是把杀猪刀,是针对那些好看的人,它对长得丑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2.人生就是这样,有欢笑也有泪水。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欢笑,另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泪水。3.你把钱借给了你的朋友,那么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一次缺钱时。4.“这个社会是不是就欺负
    03-29
  • 复仇
    这一天,夜深了,苍鹰镇西头的“康家佳肴”餐馆正要打烊,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这客人三十多岁,身材瘦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褡裢,里面的东西“叮当”作响,听上去像是金银之物,店老板康荣和老婆伍慧洁忙起身迎客。几年前,康荣带着老婆来到苍鹰镇,开起这
    03-29
  • 没想到蛇不仅会解梦还会!!
    一天,国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有一只红狐狸倒挂在自己金权杖的上方。国王醒来后,召来了自己的智囊团,问这个梦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不是摇头就是耸肩,没有人知道答案。无奈,国王只好命令王国里所有成年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须到宫殿里来。他坚信,肯定有
    03-29
  • 苦命姐妹的上学之路
    两个双胞胎女儿考入了大学,对于一个寡妇来说,这既是高兴的事,又是烦恼的事。这个完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的家已经够贫寒了,拿什么钱供女儿上学呢?“妈妈,张爷爷的汇款又到了。”听到女儿的这句话,她终于如释重负了。好几年了,这位隐身的张爷爷总会给她们寄
    03-29
  • 埋在树下的刀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举子王希赴京赶考,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好收拾行李回乡。这天,王希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辗转难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洁,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乱山岗。王希看到前
    03-29
  • 来一杯热乎的毒鸡汤
    1.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你真正喜欢的人,和他的另一半。2.不要遇到什么问题都怀疑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很有可能是你干啥都不行。3.每个人都会定期检查一下自己讨厌的那个人,以确保自己还在讨厌着。4.不爱你的人,比你想象中的还不爱你。5.一场说走就走的
    03-23
  • 专盯红衣的杀手
    这场梅雨淅淅沥沥下了十来天了。老秦把雨衣挂在刑警办公室外间的衣架上,水珠还嘀嗒嘀嗒往下掉。红衣杀手李勇问老秦下不下象棋。老秦说:“你跟我不一样,家里有老婆在床上等你,早到家她会格外高兴。”李勇乐了,束好松开的腰带,在腰带上挂好刚才一直放在桌
    03-23
  • 杀妻计划
    卡尔与妻子西莉亚结婚后,如愿继承了岳父的殡葬生意。不久后,老岳父过世,西莉亚生了一场大病,长期卧床不起,卡尔开始打起了他的新算盘。殡仪馆产权至今登记在西莉亚名下,假若卡尔与妻子离婚,他可什么都捞不到,但如果西莉亚一命呜呼,卡尔就能得到全部的
    03-2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