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的两难境地

   2022-03-06 懂否网0
核心提示: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第七卷的卷首,讲了一个著名的“洞喻”的故事:囚徒们一直生活在地洞里,他们的脖子和手脚都被捆绑着,不能活动,甚至不能扭头,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后壁上,他们看到如同“皮影戏”一样的表演,认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大家如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第七卷的卷首,讲了一个著名的“洞喻”的故事:

囚徒们一直生活在地洞里,他们的脖子和手脚都被捆绑着,不能活动,甚至不能扭头,眼睛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

在后壁上,他们看到如同“皮影戏”一样的表演,认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大家如此生活,并不觉得悲哀。

有一天一个囚徒突然挣脱了绳索,回头看到“皮影戏”的操纵者,又走到洞口,见到了阳光。

他庆幸自己摆脱了厄运,同时也为同伴们感到悲哀。

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向同伴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生活,但当他返回洞穴时,却遭遇了更大的困难——原来的同伴不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他本人甚至有丧命之虞。

事实上,柏拉图的“洞喻”之说,是为其“哲人王”领导国家的政治蓝图服务的。

柏拉图认为,哲学有“道济”世人的责任,要用哲人的心性、品质引领社会的精神风向,哲人与民众的关系是一种教化的关系。

但事实上,哲学家的生活和民众的生活之间有难以消弭的裂痕,因此哲学家的人格和境界不为民众所接受。

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死于民众的审判。

哲学家本人也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哲学家陷入“自作多情”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认为民众的生活是不幸福的,或是不符合德行的,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领导民众改善这种生活;

另一方面,民众并不认为哲学家的生活是健康的或是幸福的,并且不接受哲学家对自己生活的领导。

  

1.幸福方程式  

赛利格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H=S+C+V)  

赛利格曼提出这个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公式,和他时年五岁的女儿有关。

在他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的一天,他陪着五岁的女儿尼奇在院子里播种草籽。

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心理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他与孩子并不太亲密,因为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所以这个时候也只想快一点干完。

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赛利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  

“当然。”他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的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做到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孩子的话让赛利格曼的心突然一震,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重新认识熟悉的孩子、熟悉的环境,甚至熟悉的自己。

那一刻,他感到是孩子启发了自己。

尽管自己是个心理学家,但并没有改变自己抑郁的气质;尽管尼奇只是个五岁的孩子,但她在努力矫正自己爱抱怨的习惯。

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的潜能,发扬她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

培养孩子不应总盯着孩子身上的短处,而应认识并塑造孩子身上的长处——他们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将成为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

那一天,尼奇的话改变了赛利格曼。

过去的五十年他都在阴暗的情绪中生活,而他决定从那天开始,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

2.魔鬼与天使

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或精神世界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

其中理性是人类独有的,因此是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

理性追求的是最高的善,其中包含对于具有普遍性的真、善、美的理念的追求,这种追求属于精神追求。

基于这种追求之上的幸福,就是理性幸福。

欲望则让人能够满足生存需要,使人具有健康的身体作为理性的承载物。

满足基本欲望的幸福,即感性幸福。

意志的作用在于调节理性和欲望,使得欲望的发展不至于湮灭人性。

真正的幸福,需要三者和谐,在和谐的状态下,人处于幸福之境。

幸福被柏拉图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即真正的幸福基于中正公允的社会正义,个人的幸福须得到社会的肯定。

所以,欲望主导下的人生,往往被天生的“魔性”所左右。

在异化的历史上,原有的结构并没有完全被肢解,今天对于欲望与幸福关系的认识,与文明轴心时期并无太大差异。

在原有的精神结构中,从欲望出发的感性幸福,成为幸福感构成要素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从心灵美德出发的理性幸福,成为调剂精神空虚感的一剂良药,而意志也成为欲望增长的催化剂。

强调“丛林法则”的社会,人性欲望中的自私、奢求、冒险、算计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获得感性幸福的途径,这些可能使人得到利益最大化,却无法让人寻求到理性幸福。

从单纯的经济学角度出发,幸福(感性幸福)的获取,可以使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  

幸福=效用/欲望  

幸福和人们的效用成正比,和人们的欲望成反比——效用越高,幸福度就越高;如果欲望很强,幸福度就会下降。

同时,如果经济的增长能满足个人欲望的提升,即经济效用和欲望是和谐的,那么这个人也是幸福的。

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看幸福(理性幸福)的获取,经济上的成功则并不意味着能带来幸福的满足:  

幸福=成就/期望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幸福跟成就成正比,跟期望成反比——尽管成就不大,但个人期望不高,那么这个人是幸福的;相反,如果成就不小,却不能满足个人的期望,那么这个人就不幸福。

这两个公式较为抽象,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具体讲述。

在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佛陀和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

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

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父子俩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

他们看见黄金不由欣喜若狂,赶紧将黄金带回家,以为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将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

改变的确发生了,但完全不是他们希冀的那样。

当父子俩带着黄金去市场兑换时,却被人告到了官府。

原来,他们捡到的黄金是窃贼从宫中盗出,在逃跑时弃于路旁的。

人赃俱获,他俩有口难辩。

这对乐极生悲的父子在临刑时,才领悟到“毒蛇”的真正含义。

在佛陀和弟子阿难看来,黄金只是财富的象征,于自身而言毫无用处,而不义之财还会带来杀身之祸。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在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中,佛陀和阿难已经视财富如无物,无欲无求,效用=0,欲望=0,所以,经济学的幸福公式对于佛陀和阿难来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也会得到如此的答案。

但对于拾到黄金的父子来说,黄金意味着能立即获得幸福的生活,以经济学的幸福公式进行考量,则会得出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这个公式的分子“效用”所起的实际效果,会直接改变生活质量,而分母“欲望”,则是不可控制的贪婪之心。

所以,从这个公式出发,父子俩即使没被抓到官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该公式用在这对父子身上,则会显得十分荒谬,即已经取得的“经济成就”无限大,而“实际期望”则仅为改善生活。

就这一点而言,欲望的膨胀,也不能带来实际的幸福。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智救狐狸
    茅台山下有一村落叫黄泥湾,村头有一猎户姓黄,夫妻二人只有一爱女凤儿,刚出嫁不久。这天,黄老汉磨起刀来,边磨边斜眼看看那只白狐。在老汉看来,这哪是一只狐狸啊,分明是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可怜笼中那只小狐狸,被刺耳的磨刀声吓得疯狂地撞着铁笼,不时发
    03-29
  • 蜗角
    我爸常说:“能跟你段叔叔学篆刻,算你上辈子的造化!”我十岁开始学书法,启蒙老师是父亲。他老人家教书法,刚提笔就得练悬腕,搦一管羊毫笔在宣纸上反复画写等粗直线、曲线和圆圈,这是给开笔写篆书、隶书做准备的。无视我麻颤不已的手臂,父亲斜睨着歪七扭
    03-29
  • 客官~今日份的毒鸡汤准备好了
    1.岁月是把杀猪刀,是针对那些好看的人,它对长得丑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2.人生就是这样,有欢笑也有泪水。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欢笑,另一部分人主要负责泪水。3.你把钱借给了你的朋友,那么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一次缺钱时。4.“这个社会是不是就欺负
    03-29
  • 复仇
    这一天,夜深了,苍鹰镇西头的“康家佳肴”餐馆正要打烊,突然来了一位客人。这客人三十多岁,身材瘦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褡裢,里面的东西“叮当”作响,听上去像是金银之物,店老板康荣和老婆伍慧洁忙起身迎客。几年前,康荣带着老婆来到苍鹰镇,开起这
    03-29
  • 没想到蛇不仅会解梦还会!!
    一天,国王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有一只红狐狸倒挂在自己金权杖的上方。国王醒来后,召来了自己的智囊团,问这个梦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们不是摇头就是耸肩,没有人知道答案。无奈,国王只好命令王国里所有成年的男性和女性都必须到宫殿里来。他坚信,肯定有
    03-29
  • 苦命姐妹的上学之路
    两个双胞胎女儿考入了大学,对于一个寡妇来说,这既是高兴的事,又是烦恼的事。这个完全靠她一个人支撑的家已经够贫寒了,拿什么钱供女儿上学呢?“妈妈,张爷爷的汇款又到了。”听到女儿的这句话,她终于如释重负了。好几年了,这位隐身的张爷爷总会给她们寄
    03-29
  • 埋在树下的刀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举子王希赴京赶考,名落孙山,无奈之下,只好收拾行李回乡。这天,王希住进京郊的一家驿站,想想自己十年寒窗,金榜无名,辗转难眠,看到窗外月光皎洁,干脆披衣起床,走出驿站,在月光下越走越远,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片乱山岗。王希看到前
    03-29
  • 来一杯热乎的毒鸡汤
    1.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你真正喜欢的人,和他的另一半。2.不要遇到什么问题都怀疑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很有可能是你干啥都不行。3.每个人都会定期检查一下自己讨厌的那个人,以确保自己还在讨厌着。4.不爱你的人,比你想象中的还不爱你。5.一场说走就走的
    03-23
  • 专盯红衣的杀手
    这场梅雨淅淅沥沥下了十来天了。老秦把雨衣挂在刑警办公室外间的衣架上,水珠还嘀嗒嘀嗒往下掉。红衣杀手李勇问老秦下不下象棋。老秦说:“你跟我不一样,家里有老婆在床上等你,早到家她会格外高兴。”李勇乐了,束好松开的腰带,在腰带上挂好刚才一直放在桌
    03-23
  • 杀妻计划
    卡尔与妻子西莉亚结婚后,如愿继承了岳父的殡葬生意。不久后,老岳父过世,西莉亚生了一场大病,长期卧床不起,卡尔开始打起了他的新算盘。殡仪馆产权至今登记在西莉亚名下,假若卡尔与妻子离婚,他可什么都捞不到,但如果西莉亚一命呜呼,卡尔就能得到全部的
    03-23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