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母亲的雅称 古代对母亲的雅称介绍

   2022-03-28 伊秀网0
核心提示:1、汉朝时候,把母亲称为“姐”和“社”。2、南北朝时期,母亲又称为“家家”和“阿家”。3、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场合,称呼母亲为“阿娘”和“娘娘”。在严肃场合,或者想要表达敬重,便可称呼“母亲”。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样的。当然在严肃的

1、汉朝时候,把母亲称为“姐”和“社”。

2、南北朝时期,母亲又称为“家家”和“阿家”。

3、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场合,称呼母亲为“阿娘”和“娘娘”。在严肃场合,或者想要表达敬重,便可称呼“母亲”。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样的。当然在严肃的场合,就应该毕恭毕敬的称呼“皇后殿下”。

4、宋朝时候,母亲被称为“姐姐”。称庶母为“叔婆”,称父妾(父亲的小妾)为“妾母”。至于皇家,皇子皇女称嫡母(皇后)为“娘娘”。

5、元朝时候,也是称呼“母亲”的,至少书面语是这么用的。

6、明朝时期,一般是称呼“妈妈”、“娘”或者“母亲”。这时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则是“先妣”。

7、清朝时期,八旗官宦家庭,称母亲为“额娘”,有时候也用汉称母亲或娘。而我们现在的称呼是“妈妈”,几乎全世界都通用。因为“妈妈”是最简单的发音,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