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和事迹

   2023-01-11 互联网0
核心提示: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元名将,他从小就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树立了杀敌报国的伟大志向。南宋末年,元军逼进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恭帝赵显下诏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文天祥接到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赴临安。 这时,有

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和事迹

舍生取义的成语故事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抗元名将,他从小就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树立了杀敌报国的伟大志向。南宋末年,元军逼进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恭帝赵显下诏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文天祥接到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赴临安。 这时,有人劝他:“现在元兵长驱宜入,您带着这些临时招募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争斗,不是白白送死吗?”文天祥答道:“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虽然力量有限,但宁可以死殉国,也不苟且偷生。” 后来,南宋灭亡,文天祥被俘。元朝丞相博罗派投降官员留梦炎去劝降。文天祥将这个叛徒一顿痛骂,赶了出去。元朝见对文天祥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押入大牢。 恶劣的环境并没有摧毁文天祥坚强的意志,在狱中,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来,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前来劝降,并许诺只要文天祥臣服,立即封他为丞相。文天祥对此置之一笑,对忽必烈说:“一死之外,无可为者。”1283年,这位抗元英雄从容就义,展现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密谋立了秦始皇的二子胡亥为帝,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他们捏造了一个罪名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又把大将军蒙恬投入了监牢。之后,赵高又派人来到蒙恬的弟弟、大将军蒙毅的驻地,诬陷他曾劝阻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是对当朝君主的不忠,赐蒙毅自杀。 蒙毅觉得非常冤枉,据理力争道:“当初,秦穆公杀奄息、仲行和针虎殉葬,秦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父子,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害良臣而遭到天下人的指责与非议,所以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间都非常坏。我认为,用正道治理国家,就要不杀无罪之人,我劝你们不要滥杀无辜!” 但被派去的官吏并没有听蒙毅的争辩,还是逼他自杀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