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将黄盖发起火烧赤壁是几更天发生的

   2020-02-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大大小小战役中最出名的一场。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说明了当时中国的战争已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战线已经开始往南移了。而黄盖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是巨大的。话说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大大小小战役中最出名的一场。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说明了当时中国的战争已不再局限于黄河流域,战线已经开始往南移了。而黄盖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是巨大的。

话说黄盖向周瑜献计诈降曹操,用火烧曹操的连环船。黄盖在东吴的帐内与周瑜一起演了一出苦肉计。让细作误以为黄盖是真的想要投降于曹操,于是通报曹操并与黄盖约好投降的时间地点。曹操听完后大喜,于是与朝臣们一起满心欢喜的等待着黄盖带着粮草来投降。

黄盖带着十几艘战舰,在里面摆满了干柴和枯草。为了使燃烧效果更好,黄盖还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一层布用以遮挡。为了避免自己有去无回,黄盖还在大船的后面的系了一艘小船,用以自己逃生之用。然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自己将要来曹营投降。

大约是三更天左右,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的舰队行驶的十分迅速。曹营中的官兵得到黄盖的信后,纷纷走出营外观看,指着对面的船,说黄盖来投降了。在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时,黄盖的船同时点火,趁着东南风正大,船像箭一样向前行驶,而曹军的战舰是全部连起来的,烧是就更快了,火势甚至还蔓延到曹军在陆地上的营寨。不一会儿,火光都照亮了天际,而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东吴大将黄盖的字是什么

我们知道每一位古人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字都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黄盖字什么。黄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位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相传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代。黄盖是吴国的三代的元老,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帝王,黄盖都辅佐过。

黄盖年少时,就喜欢读书,那时候家里很穷,黄盖只能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非常困苦。也正是因为如此,黄盖才比平常人更努力用功读书,想要靠读书来出人头地。黄盖最开始是在乡间当一名小官,后来被推荐为“孝廉”,成年后就开始追随孙坚四处征战。黄盖能征善战,有勇有谋,是当时孙坚麾下不可多得的智勇兼备的武将。

孙坚死后,黄盖就开始追随孙策。孙策对黄盖信任有加,每每对黄盖委以重任。可惜孙策英年早逝,黄盖又开始追随孙权。追随孙权时,黄盖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但是让他成名的却也是这老年时期。因为一提起黄盖,我们就会想到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时期黄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当时,刘备和孙权结盟一起对付曹操,在赤壁与曹军交战。曹军人多势众,刘孙联军在数量上就与曹军差了一大截。正在大家发愁的时候,黄盖想到了一个苦肉计献给周瑜。先是黄盖和周瑜闹不和,然后周瑜杖打黄盖,黄盖假意投降于曹操,然后趁机放火烧了曹操的船。赤壁之战也因此取得了胜利,黄盖也一战成名。

赤壁之战中黄盖写给曹操的信介绍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带着他的八十万大军南下,想要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最后统一天下。同年九月,曹操进攻新野,但当时刘表已死,他那没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于是当时依靠刘表建造自己势力的刘备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军民往南撤。

曹操占领了新野之后,收编了刘表当时剩下的部队,接着把战线继续往南推,直到长江沿线。刘备在樊城被曹军大败之后,与自己的部下一起仓促的逃往南边。在逃亡的途中,刘备派诸葛亮先行一步,去柴桑会见孙权,一定要说服他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大军。

但是以五万兵力去对抗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实在是有些困难。于是就有了黄盖诈降曹操一事。据说,黄盖和周瑜演完苦肉计之后,还写了一封信让人给曹操带去。

曹公:原本我曾受孙吴之恩,也不会侍二主,实在是事出有因,忍无可忍。因为那周瑜不听我的忠言,硬要用五万兵马去对抗您手下的八十万大军,这简直就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怎么会不失败呢。东吴只要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周瑜仗着自己有能力,不听我的劝,竟还要当着众将士的面扬言要将我斩杀,幸亏那些文武百官们苦苦求情,我这才保全了这条命。

但他竟然还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于是又狠心将我杖责五十,使我颜面尽失。我这样无端受到凌辱,实在心有不甘啊!您功高盖世,是世人所敬佩的榜样。早听说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所以我思考再三,决心前来投靠你们,一来为你效力,二来洗刷我的耻辱。我黄盖愿意带上粮草和兵士,随船队归降于你,希望你能接纳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赤壁之战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解释
    赤壁之战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解释
    1、赤壁之战的赤壁,从古至今,有过汉阳、汉川、黄州、武昌、蒲圻也就是现在赤壁市等多个地点的说法。但近些年争论最多的还是黄州赤壁文赤壁与蒲圻赤壁武赤壁。专家们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线索,赤壁对岸曹操驻扎过的地方来证明,真正的赤壁所在应该是现在的赤
  •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 赤壁之战简单介绍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 赤壁之战简单介绍
    1、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
  •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方。由此可见这四大谋士的谋略技能应该是不
  • 赤壁之战是不是吹出来的?赤壁之战的真实见闻
    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战争,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其结局很明了: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南方的战略目的,返回北方,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里开始出现雏形。然而,对于这次战争的规模,胜败原因,至今还有争议。就规模而言,史上的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
  •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
  • 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三国名士是何人
    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妙利用:第一次要去说降周瑜,周瑜设计,故意让蒋干发现伪造的蔡瑁、张允私通东吴的书信,使蒋干将书盗回向曹操报功,曹
  • 赤壁曹操之败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了火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周瑜在赤壁之战全胜曹操 秘密在于这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风云,周郎风流。一战成名,改变历史,以三十六岁而英年早逝的周瑜,因赤壁之战而名垂青史。大道至简,他能够以三万人马而全胜曹操所谓的八十万人马,让曹操至死不再渡江南下,其实只是
  • 火烧赤壁的真相 五千木船实际是谁烧的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古代造船是木头做的,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学技术鉴别下,木头可在200摄氏度燃烧,400摄
    12-20 赤壁之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