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 长时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真是昏君吗

   2020-05-2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一直以来文史界对于万历皇帝评价极差,理由主要是他二十年不上朝,纵容太监充当矿监敛财等等。但真实情况是,万历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管事,万历皇帝在初时也曾励精图治,但是由于皇权与文官集团发生了剧烈冲突,并受到压抑,万历这才用消极方式对抗。首先我

一直以来文史界对于万历皇帝评价极差,理由主要是他二十年不上朝,纵容太监充当矿监敛财等等。但真实情况是,万历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管事,万历皇帝在初时也曾励精图治,但是由于皇权与文官集团发生了剧烈冲突,并受到压抑,万历这才用消极方式对抗。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终明代三百年,除了极个别的几个狠人,例如朱元璋和朱棣这父子俩外,其他的皇帝,基本上是过得比较憋屈的。明朝前期,主要是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对抗。

到了中后期,皇帝扶持宦官集团来对抗文官集团,无他,明朝的皇帝做的太憋屈了,文官说不给你面子就不给你面子,皇帝的旨意说驳回就驳回,例如嘉靖时候,为了大礼议的事情,说白了,这只是年幼的嘉靖皇帝想认父母而已,但是由于于礼法不合,文官集团坚决不同意,嘉靖也没辙,和文官集团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斗争,按照明史记载,内阁先后退回御批四次,执奏三十次,把嘉靖气的牙痒痒,但是也就是气一气而已。没办法了,嘉靖偷偷摸摸派太监向大臣行贿,哀求大臣同意自己的要求。结果大臣毛澄还是不同意,并且干脆辞职了事,这官爱谁当谁当。

尽管如此,按明史的记载,嘉靖皇帝仍然厚待毛澄,万历皇帝无论是在公堂之上发飙还是痛哭流涕演苦情戏,都是没有什么鸟用,堂堂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啊,真是闻者伤心听着落泪。皇帝的宽容和臣子的忠臣,使得明朝皇权所受到的限制相当之大,明朝的大臣们,也越来越彪悍,例如如岳正,明史对他的描述是,在上朝时候能当着皇帝的面和皇帝撕逼,唾沫星子都能飞皇帝衣服上去,而且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只有少数最接近皇帝的人,包括首辅,才了解到不同的环境可以为万历的性格和行为带来多大的差别。他从小早熟,在皇太后和张居正的教育之下,他的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目的。当初他对于臣僚的腐化感到忧虑,自己草拟手诏,禁止官员之间互相馈赠礼物。他对于各种典礼也颇为注重,早朝的官员缺席过多,他会提出质问;掌礼官的动作有欠娴雅,他会表示不快。但是之后他的懒名一著,臣僚们就谁也记不起他当初的励精图治了。明朝时期官员骂皇帝飞风气,别说古代了,就算是放现在,都是无法让人忍受的。因为皇帝的宽容,言官对皇帝狂风暴雨狼群式围攻的谩骂,已经到了歇斯底里和无所顾忌的程度,什么都敢骂。

如田大益把万历同“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厉王、汉桓帝、灵帝、宋徽宗等昏君”并列在一起,把神宗皇帝骂的体无完肤。而且你还拿他没辙,社会舆论可是在文官手里的,你越罚他,他越高兴,觉得自己尽到了臣子的本分,觉得自己很有气节。

万历也知道言官的这套把戏,所以没办法了,我忍,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转折点发生在册立太子的问题上,1586年左右,万历发现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想励精图治做一代明主的热情也一天天消退,而臣子的奏折和言论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到了1587年,情形越来越恶化。万历甚至还做过绝食抗议的事情,这不仅仅在中国历史,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在文官集团的眼里,一个好皇帝,最好是什么都不管的皇帝,皇帝只需要高高在上,在文臣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来充当一个裁决者的角色就好。例如弘治就是这样的潇洒皇帝,文官们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结果大臣们都交口称赞这是一个好皇帝。

相反,如果皇帝想干点什么文官们不乐意的事情,那么在史书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例如正德,由于正德皇帝就喜欢和大臣对着干,也因此在史书上被肆意抹黑。正德皇帝的死因至今也有诸多疑点。从某种角度看,这种皇帝,已经不是实际上的国家事务的处置者,而是类似于君主立宪下的英皇一样的象征。万历也正是在经历过数次于文官集团的直接对抗后,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日渐心灰意冷。

但是,不管大臣们再怎么过分,再怎么谩骂万历,乃至他的亲生父母、万历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个杀过任何一个大臣,万历虽然不上朝,但是大量的国事都是万历处理的,大到万历三大征,小如接见西方传教士进京传教,修建教堂,传播西方先进知识,都是在万历的亲自过问下顺利进行的,虽然由于万历身体有疾,不便与大臣时常见面,但是明朝处理政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奏折的往来进行的,西方的传教士都对万历充满了敬意和好感,东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万历功不可没。对于中国来说,这远比传统意义上的盛世更为重要和有意义。所以说,万历之所以不上朝,归根结底,金玄认为这个锅还是得文官们来背,再说,人家可不是不处理政务,就算是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也要比绝大多数的皇帝有作为的多。

 
标签: 昏君 万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三国孙权为何晚年就变成了一个大昏君?
    吴大帝孙权,无疑是位博弈的高手,“有地数千里,立国数十年,以力战为强,以独任为能”,让自诩英雄的曹、刘二人徒叹奈何!然其晚年,于律政上又昏招频出,把才俊之士杀的杀、徙的徙,逮之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及其老也,贤臣死亡略尽”。在三国魏蜀吴三家
    12-30 三国孙权
  • 古人逆袭 李世民被骂昏君 海瑞用生命打土豪
    光宅元年,徐敬业在扬州造反,骆宾王作《讨武曌檄文》,其中有“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等句子,既说武则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土豪”暴发户,又批武则
  • 宋后废帝刘昱是昏君吗?刘昱和刘子业是什么关系
    刘昱,史称宋后废帝,也有苍梧王的说法。刘昱生于公元463年,是宋明帝的长子,死于公元477年。关于刘昱的性情倒是多有纷纭之说的,但大抵不过其中有着慵懒倦怠、穷凶恶极,酷爱杀人嬉戏,是一位历史上典型的自毁灭亡的君王。关于刘昱的传闻倒是不在少数
  • 朱元璋是怎么死的?朱元璋是昏君还是明君?
    说到朱元璋,相信许多人都知道他是谁,不过大家对他的关注往往是他的长相之谜,最多也就知道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君主。朱元璋,濠州钟离人,原名朱重八,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生于公元1328年,去世于公元1398,在位30年,
  • 他有千秋之功却被称昏君 冤枉还是咎由自取
    隋炀帝杨广,他的谥号,是怎么来的呢?是他的对头唐高祖李渊起的,意思是“好内怠政,外内从乱”,属于最差的一类谥号。事实上,杨广的“炀”是他独享的,中国历代君王,只有一个炀帝。隋炀帝这个君主,真的如史书和后世所言,是个一无是处的昏君吗?可以这样
    12-28 昏君
  • 只因他杀了岳飞骂他昏君可有多少人看到他的功绩
    宋高宗赵构,因为杀害岳飞被后世唾骂,他该骂吗?该骂,因为他自毁长城;该骂,因为他为了皇位不想迎二帝回归;该骂,更是因为他对金国的妥协。但是,这个被千古唾骂的皇帝,其实也是一个很出色的人,特别是他是一位极有能力的政治家。众所周知,北宋倾覆,兵
    12-28 岳飞昏君
  • 扶不起的阿斗?“昏君”刘禅为什么能在位41年
    从我们现今掌握的资料来看,刘后主并非是昏庸之君,也不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君主。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三国时蜀汉为何不置史官
  • 揭秘一代中原霸主魏惠王 魏惠王是不是昏君
    魏惠王是不是昏君魏惠王综合说起来不算是昏君,严格的说,他早期是严明的强君,晚年开始走下坡路,成为一个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认定魏惠王是昏君。《大秦帝国之纵横》魏惠王剧照魏惠王早期励精图治,勤于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为相、庞涓为将,在夺位之战
  • 历史上的汉安帝刘祜到底是不是一个昏君?
    汉安帝刘祜是东汉第六位皇帝,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在位19年,享年32岁,葬于恭陵。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刘祜为何早逝延平元年八月,汉殇帝不幸早夭。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决定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邓骘又去与太
  • 明朝嘉靖皇帝到底是不是昏君呢?
    嘉靖是明代一个绕不过去的皇帝,在位时间长达45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在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就革除先朝蠢政,使朝政为之一新。嘉靖的资质被认为是非凡的。他爱学习,好动脑,博览群书,联对敏捷。稍懂事时,就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还被带到北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