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结局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

   2020-07-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高鹗续书里贾宝玉的结局,大体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说他是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走了。于是人们就说贾宝玉是出家当和尚了,甚至说是“遁入空门”、皈依佛教了,这是很大的误会。其实,贾宝玉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按照曹雪芹在本书开头的隐喻,是这两个和尚道士

高鹗续书里贾宝玉的结局,大体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说他是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走了。于是人们就说贾宝玉是出家当和尚了,甚至说是“遁入空门”、皈依佛教了,这是很大的误会。其实,贾宝玉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按照曹雪芹在本书开头的隐喻,是这两个和尚道士…高鹗续书里贾宝玉的结局,大体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说他是跟着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走了。于是人们就说贾宝玉是出家当和尚了,甚至说是“遁入空门”、皈依佛教了,这是很大的误会。其实,贾宝玉是成了浪游精神病人。

按照曹雪芹在本书开头的隐喻,是这两个和尚道士把一块石头带到人间去经历了一周,然后又带回原地。那么这地方是佛地吗?是道场吗?都不是。这里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石头是无才补天的遗弃之物,这和尚叫“茫茫大士”、那道人叫“渺渺道人”。宝玉跟他们走时,他们唱道“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也就是说,这是作者隐喻的虚无精神幻境,这幻境是既丧失了“补天”的现实理想,又不属于正宗的佛道宗教信仰。所以说,即便是按照曹雪芹的隐喻,贾宝玉的结局也并非真正当了和尚,而是回归到精神空虚渺茫之地。

小说里又说贾宝玉是“太虚幻境”里“神瑛侍者”下凡,而这“太虚幻境”也绝非什么极乐世界和道家仙境,只不过是曹雪芹的幻想的“情爱天国”,所谓“神瑛侍者”也就是一“情种”而已。这跟佛道宗教信仰有什么关系呢?本来小说原稿拟名《情僧录》,脂砚斋批语中也有“悬崖撒手”“弃而为僧”的说法,但所谓“情僧”,或者说贾宝玉的因情出家,这只不过是一种对佛教的戏说。说白了,“情僧”也就是一个疯和尚。

再说,小说描写在现世中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原本就是两个佯装和尚道人的精神病浪游者。他们的形象癞头跣足、疯疯癫癫,曾在《红楼梦》第一回、十二回、二十五回等处出现。他们一路所作所为于宗教信仰毫无关系,而他们所唱的“好了歌”更是和佛道教义大相庭径。那只不过是貌似因果报以的宿命论和虚无主义,也就是俗话说的“人世如梦一场空”。而甄士隐正是听了他们的宣言,把人生彻底看透了,立刻精神空虚,六神无主,疯疯癫癫跟着他们跑了,也成了精神病浪游者。脂砚斋批语把这一情节称之为“小荣枯”也就是说它是全部《红楼梦》描写的贾家大荣枯的一个缩影。甄士隐的疯癫就是对后采贾宝玉结局的一种暗示。甄士隐的结局就是贾宝玉的结局,这是曹雪芹在小说开头就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

而且我认为,贾宝玉最后不是真的去当和尚,而是成了浪游的精神病人,这样的结局才是符合曹雪芹的创作思想状况的。

《红楼梦》诞生于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此期间佛教文化也已穿越了它的成熟期。佛教文化与汉文化长期交融、渗透,无疑开拓了中国文人的创作思维,使一些文学作品常常笼罩着佛教思想的迷雾,《红楼梦》也是这样。曹雪芹于半生潦倒之际,痛彻自己家族的破败和爱情伤感,诉诸笔墨,并想借此表达自己对世态炎凉的看法和人生感悟。主导整个社会的封建理想和核心价值观在他心目中都崩塌破灭了,他在小说中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但与此同时,漂浮于意识形态上层的佛道宗教精神也并没有成为他的思想信仰。曹雪芹在小说中借用一些佛道思想,只不过是为了给他的小说蒙上一层虚幻神秘的色彩,并非作为思想精神归宿。

曹雪芹在小说中描写了不少当时流行于社会的种种世俗佛道行为,比如什么铁槛寺、张道士等等,但这都是正规的宗教不搭界的。相反我们看到,作者对世间害人的寺庙以及僧尼是深恶痛绝的。比如说,小尼姑智能说馒头庵是“牢坑”,信佛的王夫人说水月庵的智通、地藏庵的圆信是“拐子”,而那僧道二人竟然说“爬不得又拐两个女孩子去作活使唤”。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更是杀人放火的凶手。贾宝玉本人,也是一直“毁僧谤道”,不信佛教的。既然如此,曹雪芹怎么可能把当和尚作为贾宝玉的最后结局呢?

曹雪芹在小说中也提到所谓“色空”论,但这和佛教的“色空”论不是一回事。佛教的“色空”论除了讲现世的虚无之外,是有一个精神的天国作为最终归宿的,而曹雪芹的“色空”论却是现世和精神全是一片虚无,“只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说,曹雪芹的思想实际上是既丧失了现世社会理想,又没有任何精神的归宿和主宰,处于一片空虚迷茫傍徨抑郁状态。他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病浪游人,他也只能给贾宝玉以这样的结局。

应该说,贾宝玉成了浪游精神病人,这也是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人的状况。中国传统文化人很少真正信仰佛道宗教的,他们有的只是把佛道当做一种哲理来把玩和炫耀,有的只是当做摆脱现实苦恼的逃避之处,并没有当作精神和灵魂安顿之地。因而当他们对社会传统的核心价值产生怀疑和破灭的时候,就会精神出问题,处于浪游状态。

贾宝玉最终成了浪游精神病人,这样的结局正好说明《红楼梦》真正是一部很现实的小说,所以王国维说它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大悲剧”。

 
标签: 精神病 贾宝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是因为他身患精神病?
    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面。据史载;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滥杀无辜不以为然,曾多次劝谏。有一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
  • 哪位古代大名士曾为“躲婚”装精神病
    王衍是王戎的堂弟,两个人都是超级偶像,但又毁誉参半,鲜花和板砖齐飞。他一生在表演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虽然身形飘逸,来去无踪,但总是只顾保住性命,忙着逃跑,无节操无底线,让无数人鄙夷。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发全民大吐槽的狂潮,跟帖瞬
    12-03 精神病
  • 宋王朝嬴弱的根源 皇室家族有遗传性精神病
    在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汉人为主体的最弱的中王朝,不仅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而且对周边的一切邻国低声下气,用交纳贡赋(他们叫岁币)来获得苟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史学界对此进行过多次探讨,得出的结论主要集中两方面:一、宋初太祖赵匡胤有鉴于唐末
  • 朱元璋为何嗜杀 身患精神病 在虐杀中填补空虚
    公元1328年,图帖睦尔做了大元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史称元文宗。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日,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孤庄村旁的一间破旧的二郎庙里,朱陈氏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重八。朱重八的高祖,朱百六;朱重八的曾祖,朱四九;朱重八的祖父,朱初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是因身患精神病?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一点为人所诟病。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嗜杀成性呢?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
  • 民国歌后周璇为何患上精神病?歌后周璇怎么死的
    周璇有过三段婚姻却一生孤独凄冷。人世间的最后岁月,她竟然是在上海的精神病医院中度过的。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周璇,被誉为“金嗓子”,她是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拥有一副名符其实的甜润歌喉。她的歌声纯净甜美,委婉动人,如天籁一般。她一生演唱了二百多首
  • 哪位古代大名士曾为“躲婚”而装做精神病
    王衍是王戎的堂弟,两个人都是超级偶像,但又毁誉参半,鲜花和板砖齐飞。他一生在表演武侠小说里的“凌波微步”,虽然身形飘逸,来去无踪,但总是只顾保住性命,忙着逃跑,无节操无底线,让无数人鄙夷。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常常会引发全民大吐槽的狂潮,跟帖瞬
    11-02 精神病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是因为他患有精神病?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但他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一点为人所诟病。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嗜杀成性呢?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的原因是因他身患精神病?
    有一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地上,叫朱标捡起来,朱标左观右看,无处下手。朱元璋笑了,他说:“这根荆棘条不好拿吧?假如我替你将那些尖刺削光磨平,岂不是很好拿了吗?——现在我所杀的,都是将来有可能威胁到你的皇位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
  • 揭秘中国的皇帝为什么容易得精神病?
    中国过去有句话叫“打天下,坐天下”,有人总结过,说中国历史从秦始皇之后,几千年来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争着做皇帝,第二件事是研究如何保住这个皇位。坐天下这个滋味到底怎样?我统计了一下:中国那么多皇帝,平均寿命只有39.2岁。确实,古代中国人
    10-23 精神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