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历造假 孙中山被以讹传讹成为博士

   2020-02-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当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专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可见,博士这个头衔,不但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孙中山本人也自认无愧。真假学历的纷争,让人不禁想起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主人公方鸿渐依靠一所专门制造假文凭的

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当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专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可见,博士这个头衔,不但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孙中山本人也自认无愧。

真假学历的纷争,让人不禁想起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主人公方鸿渐依靠一所专门制造假文凭的“克莱登大学”,在欧洲留学,最后拿回了美国学位的事。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种出洋镀金拿假文凭的事情屡见不鲜,而且涉及不少大人物,就连孙中山和蒋介石两位大总统也都身背“学位疑案”。

孙中山:“野鸡大学”毕业,未获博士学位

1879年,孙中山13岁就离开家乡,随兄长孙眉到檀香山教会学校就学。1883年,孙中山回国后,先后进入香港拔萃书院、中央书院、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香港西医书院。根据国民党过去的宣传,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的学业成绩相当优异,大小考试都常拿满分。1892年7月,孙中山作为香港西医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官方宣传甚至还说,这个成绩不但在当时是第一名,此后百年港大医学院也没人打破过。其实不然。1992年11月,台湾《传记文学》(第61卷第5期)载文批驳了这一说法,文章指出:孙中山在西医书院的学习成绩并没有什么非凡之处,因为这个班上只有孙中山和江英华两个学生,拿第一似乎算不得什么伟大事迹。

官方宣传还把香港西医书院说成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其实所谓香港西医书院只是个未获立案的“野鸡学校”,成立于1887年,孙中山是该校第一届学生。而港大成立于1911年,西医书院于1913年并入该校医科,1915年宣布结束。也就是说,西医书院只是在港大建校之初被吞并的一所学校,并非港大医学院前身。

由于香港西医书院的毕业证书不为香港当局承认,因此孙中山毕业后无法获得行医执照,毕业即等于失业。为解决就业问题,孙中山到处奔走,拉关系求贵人走了不少后门,均无效果。于是只得改去澳门行医。澳门行医也要执照,孙中山也没有申请下来,没办法,他只好无照行医,结果又被澳门当局禁止。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又跑回国内,在广州开办“中西药局”。也许是这张医学文凭让他吃够了苦头,没多久,孙中山就干脆弃医从政,转行闹起革命来了,此所谓“不能为良医,则退而为良相”。

那么孙中山的博士头衔又是如何来的呢?1894年,孙中山找到香山同乡郑观应,希望他帮助自己上书李鸿章。于是,郑观应写函给盛宣怀,请他转达。在推荐信中,郑观应写道:“敝邑有孙逸仙者,少年英俊,曩在香港考取英国医士,留心西学……”盛宣怀接到信后,在信封上写下“孙医生事”和“陶斋”(郑观应的别号)六个字,就转了出去。由此可见,孙中山其实是以医生的身份出道的,而“博士”这个职称,似乎是在翻译“Dr。”过程中,将医生、博士的称谓混淆而来。孙中山当时也就听之任之,似乎并没有主动澄清,而且在其后与国际友人的书信交往中,有意无意地署名“Dr.SunYat-sen”,孙博士的头衔也就慢慢传开了。

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当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专门组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联考察,可见,博士这个头衔,不但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公认,孙中山本人也自认无愧。其实孙先生是不是博士并不要紧,世上没有一所大学设有革命专业,也不会有授予“革命博士”的地方。孙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只要革命能成功,他本人是不是博士也就无所谓了。

蒋介石:只读了预科班却谎称军校毕业生

如果说孙中山的博士是以讹传讹的结果,那蒋介石的文凭就纯属自己吹出来的了。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蒋主席的钦定履历中,赫然有“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最高学历。而1937年5月出版的《蒋介石全集》,于《传略》中也赫然有“初入日本振武学堂,继入日本士官学校”字样。这种说法也就流传下来了。可是实际究竟如何呢?

1907年,时年20岁的蒋介石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1908年春由清政府陆军部选送到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校学习军事。据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说:“中国武备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期限,因学校、时期而有所不同。成城学校时代概为16个月,而振武学校则有数次变更。创立之初为15个月,1905年10月,改为18个月,次年,再改为2年,旋改为3年,直至该校废止,未再有更动。”蒋介石似是“旋改为三年”时期的三年制,故虽说三年,实在成分不足也。振武学堂的军事课时仅仅不到20%,而且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即便如此,蒋介石的成绩也仅仅是勉强合格,毕业后,只能在日本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3联队第5中队当马夫。也就是说,蒋介石在日本受的是军士教育程度的训练,相当于初中学历。可他从日本回国后,到处说自己是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的。当时正是用人之际,谁还去核查学历的真伪?1911年辛亥革命后,蒋介石回国就在沪军陈其美部任团长。

此后,蒋介石为了将自己的学历作实,以捐会费为名,派其副官陈铭阁到北京米市胡同南兵马司,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同学会总会负责人刘宗纪,要他将蒋介石说成是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的,并捐款5万大洋。刘宗纪收下巨款,答应了蒋介石的要求,将蒋介石列为第6期学生名单中。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生杨文凯、卢香亭知道后,很气愤,质问刘为什么作假,刘宗纪对他们说:“捐巨款还不好吗?何必深究呢?”杨文凯、卢香亭便不再深究。蒋介石就这样用5万现大洋,为自己弄了一个假学历。

后来蒋介石就顶着假文凭招摇撞骗。据《李宗仁回忆录》记载:蒋介石经常跟老朋友张群一起参加“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中国的同学会,每次张群都介绍蒋介石是自己的同学。张群何许人也?蒋介石的结拜兄弟。而且确实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0期的学员。有这位真毕业生打掩护,蒋介石吹嘘自己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文凭时就更加理直气壮了。可假的就是假的,据李敖考证,昭和十五年(1929年)日本兴亚院编纂出版的《日本留学中华民国人名调》中,第6期和第10期上均无蒋介石的名字,甚至连姓蒋的学生都没有。而在第10期上赫然写着张群的名字,第11期上则有何应钦的名字。看来,蒋介石的真正学历,应当是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肄业,而不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这点是没有疑问的。

1924年1月,国民党组建黄埔军校,在选择校长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上,不知道是孙中山自己就没有学历,所以并不看重文凭,还是被蒋介石的虚假文凭所欺骗,竟然钦定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从此,拿着冒牌学历的蒋介石一飞冲天,成为中国政坛的一颗新星。

 
标签: 民国 孙中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