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李四光有何关系 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2020-05-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四光是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地质力学上有突出贡献,鲁迅是文学家,是拿笔杆子批判社会的,虽然二人都选择了救国的道路,但是方式截然相反,那么二人为什么又会有联系,而且据说二人的关系有一段时间还闹的极为尴尬。20年代中期,鲁迅和陈西滢在进行激

李四光是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地质力学上有突出贡献,鲁迅是文学家,是拿笔杆子批判社会的,虽然二人都选择了救国的道路,但是方式截然相反,那么二人为什么又会有联系,而且据说二人的关系有一段时间还闹的极为尴尬。

20年代中期,鲁迅和陈西滢在进行激烈的避战,和作为地质学家的李四光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与陈西滢等同为“教育界维持公理会”成员。在当时的女师大风潮中,李四光称得上是态度坚定的一方,当杨荫榆在女师大大打出手,李四光就成了杨荫榆的支持者。

鲁迅是蔡元培的人,所以因为蔡元培的原因,他对李大钊就不是很看好,对于蔡元培手下的大手杨荫榆就更加看不顺眼,所以鲁迅推动许广平、刘和珍反对杨。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杨荫榆的好友李四光看到了鲁迅发表的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研究地质的人,这时候没控制住,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写了一篇他眼中的杨荫榆女士,表示自己对杨的支持。刊登子在徐志摩发表的刊物上。

鲁迅看到就大骂李四光,一般人是不敢和鲁迅对骂的,因为他的理论一般都很奇怪,但是这李四光偏偏这次就钻牛角尖了,他回复鲁迅,言辞也有点激烈,这下把鲁迅的斗志激起来了。

徐志摩想做个老好人,把两人的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发了篇中立文章一来是给二人一个台阶下,二来是觉得吵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谁知道鲁迅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发表文章回击,还顺带把鸳鸯蝴蝶派也骂了一遍。

这下知道鲁迅不好惹的李四光不再说话,鲁迅才就此罢手。

关于人物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那么为什他要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李四光呢?这是一个偶然间的意外,据说在一次考试中,李四光无意在姓名一栏填成自己的年龄是十四,于是他灵光一动将十改为李,心想:叫“李四”有点俗,冥思苦想,突然间,教室墙上的正大光明四个字吸引他的目光,从此“李四光”便相传于世。

李四光年幼时家中十分贫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有病卧床不起,家里仅靠父亲教书的微薄收入支撑,妈妈一人在家种田十分辛苦,年幼的李四光十分懂事,便每天帮助妈妈做家务,每天天微亮时,他就起床帮妈妈把水缸装满才去上学。

李四光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学生,上学的时候,他的老师就觉得他有很多天分。一天,上对对子的课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独角兽。同学们一见就蒙了,有说大马蜂的,有的说是小壁虎,还有的说是大老虎。各样说法莫衷一是。这时,李四光想了一会儿说比目鱼,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点了点头。他的说法也不是没道理,因为比是成对的意思,和独相对。

李四光酷爱地质学,更爱石头,不管在何时何地看到有研究价值的石头,他都会停下脚步全身心去研究。有一天,李四光带着自己的女儿玲玲去公园玩,在公园的草丛中李四光发现了一个极为研究价值的石头,于是,他开始全身心的观察这颗石头以至于她女儿喊他都没听见,就是他这种研究石头如痴如醉的精神,以至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地质科学家。

我们都知道李四光是因病去世的,在去世前他曾因工作劳累致使健康状况很差,但他时常带病坚持工作,万不得已才去医院住院治疗。在1957年11月,李四光的肾病加重,小便带血,背部生疔(dīng),住进了北京医院。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手术刀口并没有完全愈合,他坚持返回了工作岗位。他的敬业精神一直支持他完成许多地质学领域的研究,为我们后人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

李四光将自己的后半生致力于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他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是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李四光的贡献有哪些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科学家,是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地质力学、古生物、冰川学等方面,李四光的贡献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1920年李四光从英国毕业回国后,一直致力于地球科学的研究。他认为实践出真知,注重对学术研究的实践检验,正是他严谨的态度赢得在地质学上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提出了地质力学。运用这一理论,李四光对现代地壳构造的分析,对能源资源的探寻、对地震预报工作,都创建了自己独到的研究方法,并经过实践的多次检验。除此之外,他还是提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第一人,对矿物化石的研究也有特殊的贡献。

李四光不仅在我国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极大的贡献,而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有突出贡献。

1950年,李四光回国后,践行“科学救国”的理念,运用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用自己独创的地质力学理论,分析出一整套寻找石油矿物层的方法。为我国摆脱“贫油帽子”做出了贡献,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基础,寻找铀矿资源,为我国的导弹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极大的能贡献。他还运用这一理论,推进了为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的有效展开。

李四光的贡献对我国的地质学发展、经济能源建设、科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图就是李四光图片。

这幅图片拍摄于1962年,拍摄的是当时李四光在北京授课的场景。灰白的照片很好的体现了当时科技的不发达,教学设备的落后。而图片中的李四光身穿中山装,左手下一本教案,右手拿着喇叭正在给周围的人讲课,由此人们可以看出他是个做事有条不紊的人。在他的讲桌的左手边有着地球模型,人们因此可以得知他当时讲的内容与地球有关。

人们还可以看到李四光图片中的人物表情,李四光目光坚毅腰板挺直,这是这张图片的亮点,因为这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李四光讲课时的自信以及专业。而在图片的另一侧,是听课人神态,他低头似乎在记着什么,从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对李四光专业知识的认可、尊敬。

看完李四光图片,人们不禁发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四光原名仲揆,来自蒙古族,出生于湖北省,是我国有名的教育家、地质力学家、音乐家。李四光最大的成就体现在中国地质力学上,他不仅是创立者,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1966年邢台强震后,国家损失惨重,李四光看在眼里,默默地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中。他认为地震大多数是由于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可惜的是地震预报研究的工作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他就离我们而去了。

揭秘什么是李四光精神

李四光一生取得的成就,与他自身所具有的精神息息相关,那么李四光的精神有哪些呢?

李四光是一位吃苦耐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人。幼年时,李四光家境十分贫穷,家中的事务只有母亲一人操持,懂事的李四光从小开始帮助母亲做家务。后来,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被官费选派到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生活十分拮据,但是他没有被物质的贫乏打败仍然刻苦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归国,致力于我国地球科学事业。

在工作中的李四光被同事称为“工作狂”,因为他工作起来不要命,有时为了搞研究都不识女儿,有时为了搞研究他带病坚持,只有撑不住时才会不得已上医院治疗,有一次,她在工作途中身体不支晕倒,被同事送往医院最后检查才知是肾出血,十分严重。我们深深的被他这种敬业精神所折服。

传道授业解惑是李四光从事教育事业时一直秉持的信念。在教学中,李四光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年事已高的他,经常带领学生上山下山,各地奔波,只为学生更好的掌握地质学知识。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李四光先生名不虚传,地质学素养十分高,是位好老师。

众所周知,李四光为我国摆脱“贫油帽子”,对我国大庆、胜利油田的发现有突出贡献。在石油被发现以前,外国地质学家曾对我国石油是否存在做了否定答案,李四光不畏外国学术权威提出我国存油学说,和我国多为地质学家的长时间检验下,大破了中国贫油言论。

李四光先生努力学习、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不畏权威敢于提出质疑的精神是现代人学习的楷模。李四光的精神是我们现代人们学习的榜样,促进我们不断在科学发展的领域不断前进,

李四光地质理论讲述了什么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研究地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的石油勘探工作,我国矿藏能源储备等诸多方面都有帮助作用。

20世纪20年代中叶,关于大陆运动起源的讨论迎来高潮,世界各地兴起了一股讨论板块构造的热潮,在学术界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四光在这个时候,推出了自己研究的理论《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

他认为大陆的运动应该是和地球自转速度密切相关,地轴的倾斜对大陆运动有很深的影响,这作为地质学中的一个新理论,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界炸开了花,人们纷纷讨论李四光是谁,为什么他提出的设想如此有创造力。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产生萌芽,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是把力学的一些思想运用到地质学的研究中,就是通过力学的观点解释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规律,他认为地表产生的种种现象,是建立在地壳运动下的。

地壳能在运动中存在,必然有一种力量在起作用,这股力量就是地应力,岩石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会变形,由于岩石本身的性质不同,又会产生不用的构造行迹,所以依据这些行迹可以通过力学思想追溯里的作用方向,进而可以探索出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

李四光把力学和地质学密切结合,开辟了一条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新途径。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标签: 鲁迅 李四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萧伯纳和鲁迅 萧伯纳是哪个国家的是剧作家
    萧伯纳是英国的戏剧作家,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1933年的时候,时年77岁的萧伯纳做了一次远东执行,来到了中国,见到了鲁迅。那么萧伯纳和鲁迅之间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呢?鲁迅、萧伯纳、蔡元培合照图片萧伯纳到达上海吴淞口是在1933年2月1
    12-31 鲁迅作家
  • 鲁迅为什么烦国学?保护国粹不应该带有别的属性
    从清朝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大约有两种:一是爱国志士,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各各藏着别的意思。志士说保存国粹,是光复旧物的意思;大官说保存国粹,是教留学生不要去剪辫子的意思。现
    12-30 鲁迅
  • 鲁迅病入膏肓还惦记的一个女人竟然是她
    鲁迅在病入膏肓时还惦记着她的瘦,他帮助过许多年轻人,男男女女数不清,而关心到宠爱的地步的,也只有她。萧红是以一个小女人的样子出入鲁宅的,在这里,她可以没有过去。在这里,她可以选择记忆,她只需记得祖父的后花园里面的花儿草儿虫儿鸟儿。如果可以,
    12-30 鲁迅
  • 解密:中外文坛名家对鲁迅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先生说:“鲁迅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世人都成了王朔不好,但都成了鲁迅也不好——那会引发地震!”王蒙随后又说:“我们的作家都像鲁迅一样就太好了么?完全不见得。文坛上有一个鲁迅那是非常伟大的事。如果有
    12-25 鲁迅
  • 从鲁迅的收入看三十年代民国著名文人的生活状况
    鲁迅的日记很详细地记录着他的经济活动,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有详细记录,陈明川先生在他所著的《文化人与钱》一书中,把鲁迅八千多天的日记进行了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鲁迅的收入情况。鲁迅一九一二年五月随南京临时政府北上北京时,他的月薪为六十
    12-25 民国鲁迅
  • 鲁迅简介 文学大家鲁迅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12-23 鲁迅
  • 民国“神童”轶事 鲁迅的墓碑由其子周海婴书写
    竺可桢3岁时与父亲上镇;父亲教他念各家店铺招牌上的字,回来时他竟都能记住。马一浮5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家中聘请某举人为师,教了两年,因无可再教,自告辞职。谢冰莹(非谢婉莹)5岁就阅读《唐诗三百首》、《随园女弟子诗集》和《史记》。舒新城1
  • 鲁迅兄弟之争:周作人坚持认为鲁迅偷看其妻洗澡
    自1960—1966年辞世前,周作人给未曾谋面的香港朋友鲍耀明写了402封信,它们成了研究周作人晚年的思想、观点、情趣以及社会交往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鲍耀明致周作人的339封信,对研究晚年周作人也至关重要。鲁迅崇拜之争1962年5月8日,鲍
    12-17 洗澡鲁迅
  • 鲁迅学习外语之道 须每日不放下 强调要硬看
    全国高考将在2017年执行高考新方案,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为什么学外语怎样学再度引发人们的思考,鲁迅先生的外语观和学习方法对我们仍然有借鉴意义。鲁迅先生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对日语十分精通,他还懂得德文,也懂些英文。老版的《鲁迅全集》20卷本
    12-16 鲁迅
  • 历史解秘 鲁迅真的在《二十一条》上签字了吗?
    各位稍微读过几年书的,想必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二十一条》都不陌生了,它是直接酿成“五四”学生运动,使中国由近代史进入现代史的标志性事件。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加给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具体包括21个条款,企图把整个中国的领土、政
    12-15 鲁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