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三国第一名将 擒拿关羽勇斗张辽举世无双

   2020-12-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著,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灭亡后,吕氏子孙逃

《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著,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灭亡后,吕氏子孙逃散到邻近的郑、晋、齐、鲁、卫等国。如今,吕姓人在全国均有分布,甚至播迁到了海外。

北方播迁

秦汉时,吕氏主要在北方迁徙

据记载,春秋初年,吕国的邻居申国被楚文王攻灭。吕国公族害怕强楚也来攻打他们,遂举国东迁,在新蔡一带重新建立吕国,史称“东吕国”。

然而没过多久,当时较为强大的宋国举兵攻打东吕。人单势孤的东吕很快被消灭,吕氏家族四散逃亡,来到郑、晋、齐、鲁、卫等国居住,从此不再显赫。

在宗法制盛行的先秦时代,家族地位一旦丧失,族人很难重整旗鼓,吕氏也似乎从此销声匿迹。史籍记载中,“吕氏”的称号直到战国晚期才重新出现,这就是卫国人吕不韦。吕氏家族潦倒到什么地步?看看吕不韦的商人出身就知道了。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在当时是“下等人”,比一般平民的身份还差两级。

秦汉时期,吕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并主要向北、向西播迁,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形成望族。这时的吕氏以吕公家族为代表,他的女儿便是汉朝第一位皇后吕雉,这支吕氏家族在汉初盛极一时。

西汉末年,吕尚的一支后裔迁居琅琊郡(今山东日照一带);东汉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一支吕氏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一带),当时著名的猛将吕布,便是这支吕氏家族的后裔。

吕氏南下

曾因战乱大规模南迁

吕氏文化研究者吕明强介绍,吕氏南迁始于汉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有吕氏族人聚居,但人数尚少。魏晋南北朝时期,吕氏开始大量南迁,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迁徙规模就更大了。这一时期,南方北方都出现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吕氏族人。

爱玩“三国杀”游戏的读者,对吕蒙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三国志》等史书记载,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不仅功勋卓著,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而同时期的吕岱、吕范两人,也同是孙权帐下的重臣、大将,他们的功劳与吕蒙相比不遑多让。三吕同在一朝,可见当时吕氏在南方已经发展兴盛。

而北方吕氏则以南北朝时期的吕光为代表。他建立的后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吕姓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后凉在历史上存在了48年,开发了当时的西部地区。

两宋时期

“三世四人”的吕氏家族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此期间,涌现出许多吕姓政治家、思想家,而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

《宋史》记载,后晋年间,吕蒙正出生于洛阳一个官宦家庭,但幼时和生母被赶出家门,寄居在洛阳郊区的寺庙里。他在一座山洞里苦读十年,并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考中状元。

11年后,他被宋太宗任命为相。不过,他多次直言上谏触怒皇帝,并因此三次遭贬,三次复任宰相。吕蒙正有7个儿子,均在朝为官,宋真宗有心提拔他们,而吕蒙正却称“诸子皆不可用”,只有侄子吕夷简是“宰相才”。他“荐侄不荐子”的做法,在当时被推为公正无私的典范。

宋真宗死后,继位的宋仁宗年幼,刘太后临朝称制。身为宰相的吕夷简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约束刚愎自用的刘太后,另一方面还要辅佐教导年幼的宋仁宗,并在这种情况下使“朝中无事、四海晏然”,可谓鞠躬尽瘁。

吕公著是吕夷简的长子,在宋哲宗年间官居宰相,与司马光同心辅政,他辅政期间四海承平。

吕公弼是吕夷简的次子,与长兄吕公著同朝为官,官至枢密使,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部长。此外,吕公弼的书法也著称于世,《子安贴》等流传至今。

此外,在宋一朝有名的吕氏家族还有以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吕大临为代表的蓝田吕氏,以宰相吕惠卿为代表的泉州吕氏,以及以名相吕颐浩为代表的齐州吕氏等,可见吕氏家族在宋朝人才辈出,并且多出名相。

移民台湾

台湾第26大姓曾被迫改姓

据统计,如今的吕姓人约有7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4%,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中位列第43。而在台湾省,吕姓则是排名第26位的大姓。吕姓是何时迁到台湾的?其始祖是谁?

据多种《吕氏族谱》和相关史料记载,吕公著有子名叫吕希哲,与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是好友,是著名的教育家,时人称之为“荥阳先生”。

吕希哲之子名叫吕好问,因金灭南宋从安徽迁居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建炎年间官居兵部尚书。吕好问在道学上造诣很深,是当时的学界权威。他的长子名叫吕本中,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在道学上继承父亲衣钵,名重当时;吕本中的弟弟名叫吕弸中,吕弸中的孙子,便是被台湾吕姓人尊为共祖的吕祖谦。

吕祖谦的一支后裔,先由浙江金华移居贵州,又由贵州迁居福建漳州,后又从漳州分迁至泉州,并有一部分移居广东。后来,吕阿四、吕阿南兄弟俩迁居台湾台北县莺歌镇,后来又从这里迁居到台湾各地。

1895年日本占据中国台湾,曾强迫吕姓人改姓宫本,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吕姓才恢复祖姓。如今,台湾吕姓人主要分布在台北县、嘉义县等地。清康熙年间,东南沿海地区一部分吕姓人为生计所迫,冒险闯“南阳”,从而远徙海外,分布于今天的东南亚、北美等地区,著名人物有出生于越南的影星吕良伟等。

 
标签: 三国 关羽 名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三国演义什么朝代 三国演义写的哪个朝代
    1、三国时期是位于汉朝与晋朝之间的朝代,三国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开始,到公元280年结束。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史称西晋,统一中国。2、《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约八万字,分成上中
  •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三国鼎立什么意思 三国鼎立的释义简介
    1、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2、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3、220年,曹丕
  •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三国是什么朝代的 三国是哪个朝代的
    1、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
  •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三国中飞将指的是谁 三国中飞将的简介
    1、三国中的飞将军指的是吕布。2、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3、而在历史书籍中也有记载,其中《三国志》称:“(吕)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
  •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 三国演义时代背景是什么
    1、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2、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
  •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三国的魏国是如何灭亡
    1、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延康元年(220年),曹操逝于洛阳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魏。至咸熙二年(265年),
  •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法有哪些
    三国志里孙策之死问题 历史上关于孙策之死的说
    1、三国志里对其是这样写的: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2、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历》记载,孙策受伤,医生告诉他,说这伤可治,但应好好养护,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对左右说:“脸成了
  •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谁 王佐之才简单介绍
    1、三国中被称为王佐之才的是荀彧。2、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3、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
  •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是哪些类型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什么体的书 三国志是我国第
    1、《三国志》:纪传体史书,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2、《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三国时期属于汉朝吗 三国时期属不属于汉朝
    1、三国时期不属于汉朝。2、汉朝(前202年—23年,23年-220)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是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3、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