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统一台湾在平三藩之后:和郑经多次和谈

   2020-03-0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藩之乱后,仅在台湾、澎湖还有残存的反清势力,即为依旧奉明朝正朔的郑氏政权。此时郑成功之子郑经承袭延平郡王的爵位,他积极参与三藩之乱,曾一度占领福建、广东的一些地区,失败后退守台湾、澎湖,并丢失了根据地金门、厦门。清朝曾与郑经进行过9次和谈

三藩之乱后,仅在台湾、澎湖还有残存的反清势力,即为依旧奉明朝正朔的郑氏政权。此时郑成功之子郑经承袭延平郡王的爵位,他积极参与三藩之乱,曾一度占领福建、广东的一些地区,失败后退守台湾、澎湖,并丢失了根据地金门、厦门。

清朝曾与郑经进行过9次和谈,但均未成功。郑经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台湾的独立地位,因此他不断宣称台湾不是中国领土,但他又面临着清朝严重的军事威胁,因此做出妥协,欲向清朝臣服,但要依据清朝的藩属国朝鲜的例子,不剃发,不登岸,不易衣冠,仍由郑氏世代统治台湾。在康熙六年(1667年)的和谈中,郑经声称台湾“非属(中国)版图之中”;在康熙八年(1669年)的和谈中,郑经又强调台湾“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又说台湾“远在海外,与版图渺不相涉”。康熙帝曾一度做出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却仍然强调:“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这一点触及了康熙帝的底线,他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谈判因此最终破裂。

台湾郑氏集团的存在令清政府如芒刺在背,在一时无法消灭郑氏的情况下,清朝实行了长达几十年的禁海令。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顺治帝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地方官:“海逆郑成功等窜伏海隅,至今尚未剿灭,必有奸人暗通线索,贪图厚利,贸易往来,资以粮物。若不立法严禁,海氛何由廓清?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此即清朝的“禁海令”,目的是为了封锁郑成功集团,而不是为了断绝中外贸易。禁海令实行五年后,效果并不明显,郑成功集团仍然可以从沿海地区获得各种物资,于是清政府采纳了原郑成功的部下、降将黄梧的建议,实行了更为严厉的“迁海令”,将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直隶(今河北)六省的沿海居民迁离海边30至50里,“寸板不许入海”,界外房屋村舍一律拆毁焚烧,制造出宽达几十里的无人区作为隔离带,“至是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禁海令”与“迁海令”给沿海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背井离乡,家庭破产,原来繁荣的沿海地区变成了无人区,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沿海的渔业、盐业、海运贸易等完全废弃。对清朝来说,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海禁一天不能开放,沿海地区一天不能恢复,太平盛世无从谈起。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后,清朝政权终于统一、稳定,解决台湾才有可能,而正在此时,台湾郑氏集团发生了严重的内讧。郑经去世,郑氏集团的实力派人物冯锡范、刘国轩联合发动政变,杀死掌握军政大权郑经的长子郑克臧,而立他年仅12岁的弟弟郑克爽,实际权力掌握到了冯、刘二人手中,他们借机迫害异己势力,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心涣散。在和谈过程中,清朝并没有放松招降,再加上经济封锁,郑经的部下纷纷投降清朝,前后达20多万人,严重削弱了郑氏集团的实力。

在平定三藩过程中,清朝恢复福建水师建制,并训练成了一支劲旅。康熙十九年,福建水师与陆军联合夹击,将东南沿海地区的郑氏集团军队全部驱逐。福建水师在收复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中显示出来的实力和作用,增强了清朝统治者实施海上军事行动和武力统一台湾的信心。此后,清政府改变了以往放弃沿海、守卫内陆的消极防御方针,将水师部队分别部署在金门、厦门、铜山、海坛(今福建龙海县),随时准备对台湾郑氏集团采取军事行动。

 
标签: 台湾 三藩之乱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收复台湾有几次?
    历史上收复台湾共有两次:第一次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662年2月1日;第二次是国民政府从日本帝国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945年10月25日。
    02-23
  • 台湾历史上叫过什么名字?
    先秦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
    02-23
  • 国民党军统局前世今生 现今的台湾国家安全局
    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
    12-30 台湾
  • 台湾买老爷舰“钱多人傻” 拆导弹发射架换机关
    花巨款向美国购买战力有限的二手武器,台湾当局一直在扮演这种“钱多人傻”的滑稽角色。就譬如本月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1683号“军舰移转法案”,授权总统对台出售4艘佩里级护卫舰。该案已在参众两院过关,只待奥巴马签字批准。钱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
    12-29 台湾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隋炀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代称之为“
  • 台湾三杰之陈永华简介 陈永华成就介绍
    陈永华简介陈永华是一位抗击清朝的著名将领,他是明朝时期福建地区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在明末时期是个举人,但是在清兵来到福建的时候自杀而身亡。陈永华是一个颇有谋略的人,他对战争和局势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分析,并且让郑成功十分的欣赏,也正
    12-28 台湾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