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上登基的皇帝?

   2020-12-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第一个天安门登基的皇帝: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

第一个天安门登基的皇帝: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宫室都要在太和殿举办盛大的典礼。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那么这种典礼是怎样举行的呢?

在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讲,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主人。明朝皇帝的登基仪式在《明史·礼记》中称为“登极仪”,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毫无疑问是国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封建礼制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安排和规定。《明史·礼志》中记载:“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这是仪式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谓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当时礼部的直属机关,“司设监”相当于今天的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钦天监”的工作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正、监副等官,向皇帝汇报所谓的“天意”;尚宝、教坊两个部门一个负责设备的安置,一个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至时,鸣钟鼓,皇帝衮服御奉天门。”明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黄色的衮服,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身着黄色衮服的洪熙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天安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明仁宗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然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这个仪式自此就被确定下来,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体沿用了这套规矩。换句话说,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几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荣。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义军由德胜门进入皇宫,终于推翻了统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在山海关一片石战役中战败的李自成回到北京仓皇登基,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封妻高氏为皇后,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坛代为祭天。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离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离京,“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

清朝入关后,曾举行过十次大典,这十次大典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基。祟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沈阳),在一场混乱的王位之争后,年仅6岁的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大政殿登基,并向蒙古、朝鲜送去即位诏书,布告天下。第二年,福临的叔叔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劲旅走出白山黑水,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同年九月,福临和清皇室人员由沈阳抵达北京。十月初一,福临在臣僚的簇拥下,亲到京师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这一年为顺治元年。

清朝初期,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乾清宫正殿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另一次特殊的情况是嘉庆帝的登基。因为是其父乾隆亲自传位,名为授受大典,仪式隆重而又充满欢庆气氛。乾隆刚一即位,就密定了继承人。乾隆元年七月,乾隆皇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总理事务大臣、九卿入见,令大臣们亲眼见证他密写、密藏的经过。乾隆当时选定的继承人是孝贤皇后所生的次子永琏。但是永琏在乾隆三年便夭折了。乾隆皇帝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藏有立永琏为嗣的密诏取出,以太子的礼仪办理永琏的丧事。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再建密诏,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的铁匣中。1795年,85岁的乾隆皇帝召集所有的皇子皇孙王公及满汉大臣齐聚圆明园勤政殿,当众取下并打开了已经在“正大光明”匾后收藏多年的密旨。35岁的嘉亲王永琰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改名颙琰,移居毓庆宫。在册立皇太子的同时,乾隆还决定履行自己曾经公开许下的退位归政之愿,颁布了一道禅位诏书,决定于冬至日禅位皇太子。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清晨,清王朝的唯一一次帝位禅让大典,正式在紫禁城举行。禅位之礼举行之后,嘉庆皇帝的登基大典隆重开锣。

除了这两次情况特殊之外,其余八次都是新皇帝在上一代皇帝丧期内即位的。雍正十三年八月(1735年),雍正帝死于圆明园内。九月,乾隆帝在太和殿登基。九月初三日,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就绪,礼部尚书奏请即位。乾清宫正门要垂帘,表示丧事暂停。弘历到保和殿降舆,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级官员行礼。行完礼后,官员们各就各位,礼部尚书再奏请即皇帝位。弘历在太和殿即皇帝位,这时按一般典礼规定,由中和韶乐乐队演奏,但由于处在丧期,规定音乐设而不作,只在午门上鸣钟鼓。乾隆帝即位后,阶下鸣鞭三下,群臣依据口令行三跪九叩礼。在百官行礼时,音乐设而不作,群臣庆贺的表文也进而不宣。最后要颁布诏书,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仪式庄严而隆重。首先,大学士再将诏书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诏书至阶下,交礼部司官放在云盘内,由銮仪卫的人擎执黄盖共同由中道出太和门,再鸣鞭,乾隆帝还宫。文武百官分别由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将诏书放在龙亭内,抬至天安门城楼上颁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换上孝服。大学士等将“皇帝之宝”交回,贮于大内。

这是一次典型的登基大典,其余七次均大同小异。朝廷大典,初登基、授受大典外,还有亲政,晚清的垂帘听政,上皇帝的尊号、徽号,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徽号等。

 
标签: 登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1、康熙八岁当上皇帝,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当时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小孩子,尽管天资聪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治理国家,所以,此时只有八岁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更多的决策和治理国家的决定,主要还是由王爷和当时的权贵大臣们来制定,或者是他们
  • 皇上登基大典在哪里举行 历史上皇上登基大典在哪里举行
    皇上登基大典在哪里举行 历史上皇上登基大典在
    1、清代皇上登基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是所有典礼中最重要的。2、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是所有典礼中最重要的。清代住在紫禁城的十位帝王,除顺治在沈阳故宫即位、嘉庆帝受乾隆帝禅位之外,其余八位皇帝都是在上一代皇帝即大行皇帝的丧期内即位的。
  • 朱厚照的儿子几岁登基 朱厚照的儿子登基是几岁
    朱厚照的儿子几岁登基 朱厚照的儿子登基是几岁
    1、朱厚照没有儿子。1491年10月27日出生。 2、5岁的武宗即位,次年改元为正德元年(1506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正德十二年十月(1517年),蒙古王子伯颜叩关来袭。朱厚照大为兴奋,火速回京布置亲征。其时距土木堡之变不到七十年,朝
  • 朱元璋在哪里登基的 朱元璋登基的地方在哪里
    朱元璋在哪里登基的 朱元璋登基的地方在哪里
    1、应天府,即现在的南京。2、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成祖完成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
  • 崇祯皇帝登基是哪一年 崇祯皇帝登基的年份
    崇祯皇帝登基是哪一年 崇祯皇帝登基的年份
    1、明思宗朱由检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即位,年号崇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从1627年登基到1644年自缢,总共是17年。2、崇祯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厉行节俭,平反冤狱。但在
  • 溥仪登基时有一个不祥之兆 是什么预兆?
    我曾经说过,王朝末年很容易出子嗣难继的问题。清朝,从咸丰皇帝之后,就开始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巧合的是,清朝的国运正是从咸丰开始急转直下,一步步走向关门的。咱们掰着指头数一下吧:咸丰之前的清朝皇帝,都有几个、十几个儿子,可是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而
    12-31 溥仪登基
  • 流氓皇帝刘邦 登基后连骂人用的粗口都没改
    刘邦虽然一生落下了不少骂名,但不算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不过要说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
    12-28 刘邦登基
  • 雍正继位遭人质疑 他真的篡改遗诏登基称帝?
    康熙十一年的一个寒冬之夜,一代明君康熙驾崩。对于谁继位,他生前并没有明示,遗诏公开之后,四皇子胤禛继位。满朝文武都觉不可思议。不久民间就有传言,四皇子胤禛更改遗照谋朝篡位。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也是目前很多电视剧中所播的那样:遗诏本来写的
    12-27 雍正登基
  • 李显登基坎坷路 武则天传帝位给李显的过程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李显有所怀疑,没有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
  • 王莽为了称帝共花了多长时间?他是怎样登基的
    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群臣想在宣帝曾孙五人中推立一人为太子,王莽嫌宣帝的曾孙辈都已成年,就借口五王都是已故平帝的兄弟,不能相继为帝,应在宣帝的玄孙中选立。宣帝玄孙有二十三人,王莽却找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为孺子。当
    12-25 王莽登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