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过击杀蒙古大汗 郭靖竟然葬送南宋

   2020-11-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金庸笔下栩栩如生的武林高手,是数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有人说金庸的主角都是虚构的,配角多为真实的人物,如《鹿鼎记》里面的康熙、吴三桂,又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陈友谅。但若细细发掘,就会发现金庸笔下主角也是有历史原型可考的,甚至可以说确有

金庸笔下栩栩如生的武林高手,是数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有人说金庸的主角都是虚构的,配角多为真实的人物,如《鹿鼎记》里面的康熙、吴三桂,又如《倚天屠龙记》中的朱元璋、陈友谅。但若细细发掘,就会发现金庸笔下主角也是有历史原型可考的,甚至可以说确有其人!今天我们就来介绍金庸经典武侠的两位主角——杨过和郭靖。

杨过,字改之,出生于公元1236年,卒于宋咸淳三年(即公元1267年),是南宋末年一名中下层军官。与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介绍相似,杨过确实是忠烈杨家将的后人,他是北宋名将杨延昭(杨六郎)的六世孙。但与小说又有所不同,他并不是从小寄养在“郭伯伯”家的,而是在很小的年纪便追随在当时还不出名但后来被载入史册的王坚将军身边。当然,他肯定不会出招使出小说中提到的“九阴真经”和“玉女心经”啦。

王坚教会了他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又传授他行军作战的本事。很快,这位年轻小伙杨过就在军中显得引人注目了,因为佩服其冠绝天下的射术,军中称其为“飞将军”。(想来这位杨过绝对可以媲美当年的李广)虽然比起“神雕侠”这个称号有些逊色,但能得到如此的盛赞也是着实不易了。

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十八岁的杨过随王坚在合州(今四川合川)筑钓鱼城,以御守蒙古进犯,当城池筑造好后,杨过被升任为都统制。五年过后,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发动对南宋的灭亡性战役。

这位蒙哥是谁呢?说起他爹大家都知道,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面郭靖的安答托雷。而历史上的蒙哥可以说是继铁木真之后又一位战争狂人,下面放一组数据:

公元1235年,蒙哥参加第二次蒙古西征,与拔都、贵由西征欧洲的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俄罗斯前身)等地,屡立战功,在里海附近,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

公元1251年,蒙哥率兵镇压窝阔台系诸宗王,巩固了自己的汗位。

公元1258年,蒙哥征讨高丽,高丽国王投降蒙古,自此,高丽成为蒙古的藩属国。

公元1252年,命弟忽必烈南征大理国。两年后,忽必烈攻克大理城,国王段兴智(一灯大师?)投降,大理国灭亡。

公元1253年,蒙哥命弟旭烈兀率大军十万西征。1256年灭木剌夷国,1258年灭亡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1260年3月1日,灭亡叙利亚的阿尤布王朝……

由此可见,这位蒙古大汗是天生的战争狂人,生来就是为了打仗的。他准备效仿当年西晋灭吴一样,三路大军主攻四川,然后一线平推,直抵临安城。这一回,蒙哥亲率十万大军入侵四川,而后迅速占领成都、彭州、汉州、怀安、绵州等地,兵锋直抵合州。合州是衔接四川盆地与荆楚大地的枢纽,一旦打下合州,往东千里之地将无险可守!

历史是幸运的,让王坚这个本来不甚出名的将领能成为当时全世界的焦点(蒙哥此时已经是欧洲人都为之震颤的“上帝之鞭”了),而历史又是不幸的,王坚需要担负着一个王朝的命运走向。

钓鱼城!这个以前在历史上并不出名的地方竟然成了蒙古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而西方人更是为其冠名为“上帝折鞭处”。因为,这座不起眼的小城整整阻挡了蒙哥大军7个月,并且蒙古人的骄傲——蒙哥大汗在当年七月二十七日这天暴毙与城下!!

关于蒙哥怎么死的,历史上说法不一,蒙古人为了遮丑故意对外宣称蒙哥是染病而死或是忧愤而亡。可是,后来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却听到了蒙哥“被炮火击中而亡”一说,然而,这些说法都掩盖了一个真相:历史上蒙哥是被射死的,而射死这位战争狂人的正是我们的飞将军杨过!

我们可以想象下当时那个场景:面对手下久攻不克,蒙哥这位统帅终于坐不住了,他亲自带队到了阵前。在蒙哥的督促下,蒙古人前仆后继,部队踩着尸体攀上钓鱼台城墙。守城火炮由于长时间开火许多都已炸膛,伤兵也因无人照料而无助地呻吟,弓弩手的箭石越来越少,鲜血凝固了他们的刀锋。

眼看着敌人即将攻上城楼,这时人群中突然闪现出一位身材魁梧之士,他手挽强弓,背带羽箭,踩着大型纸鸢(即风筝的一种,据说宋朝科技高度发达,制作的纸鸢能载人,堪比西方滑翔翼)从城头俯冲而下。

蒙古人惊呆了,他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到此人身上,张弓搭箭想射杀此人。哪知道此人没有顾及旁人,直冲向蒙哥帅旗所在位置,五百步…..二百步……一百步……八十步……他心中默念,直到在距离蒙哥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他掏出羽箭,奋力劲射。他知道自己这机会只有一次,一旦失守钓鱼城顷刻而下,江南千千万万百姓也将遭受屠戮,所以这一箭不容有失!

利箭呼啸着射向蒙哥,这时坐在帅座上的蒙哥还没从惊讶中回过身来,他身边两名贴身护卫奋勇挡在蒙哥身前,哪知道这枚羽箭穿透两名护卫身体,直直地插入了蒙哥的心脏,这位双手沾满各族鲜血的刽子手终于迎来了末日的审判!

在蒙古人一阵“大汗驾崩了”的呼喊声中,杨过乘坐纸鸢缓缓地飞回了钓鱼城城楼,在那一刻,在士兵们的欢呼声中,他真正感受到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的意境!八百年后,一位名叫金庸的武侠小说作者用雄奇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旷世的一幕,只不过地点不在钓鱼城,而在襄阳!

蒙哥被击毙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诗人刘克庄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奋笔疾书写下了《蜀捷》一诗:“吠南初谓予堪侮,折北俄闻彼不支。挞览果歼强弩下,鬼章有入槛车时。”

蒙哥死前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可见钓鱼城是这位叱咤世界的蒙古大汗心中永远不能释怀的痛。

战后,杨过因功被调任襄阳城守备使。然而,八年后,即公元1267年,蒙古大军兵围襄阳,杨过力战三日三夜,终因力竭而死于襄樊战役中。死前,杨过仍高呼:“我虽然只是华夏一匹夫,然亦堂堂七尺须眉,驱逐胡虏之信仰坚如磐石,富贵不可动摇!今日得以血溅山河,我足已!!”

据说杨过曾有一妻程氏(程英?),在杨过十八岁出镇合州前迎娶进门,此后整整十三年时间杨过都未曾回过家!读罢只能让人一阵唏嘘,金老笔下的十六年之约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伉俪情深,而这边透露出的则是一阵“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辛酸与苍凉。

说到襄阳城的陷落,就得提到金庸笔下另一个人物——“郭大侠”。

如果杨过是让南宋的历史转了一个方向,那郭靖的出现无疑是让南宋历史又转了一个方向。在从江淮地区和川蜀地区东西两线都无法突破宋军的防守之后,新任大汗忽必烈准备从荆襄地带突破,拦腰斩断宋军的军队部署。

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蒙古军围襄阳城已经三年多了。一日,襄阳太守吕文德(又是一个被金庸老爷子黑的历史人物,堪比尹志平)读丘睿《感事诗》时,发现了这么一句句子——“郭靖杨过张无忌”。吕文德心中大为感慨,何人竟然比射杀蒙哥汗的杨过还牛叉?于是赶忙派手下去搜寻这位郭靖“郭大侠”。

那么这个郭靖何许人也呢?原来,咱们的郭大侠在历史上只不过是个小卒罢了,在当时吕大人的龙卫兵(估计是吕文德的亲兵)中服役。

这位“郭大侠”一看自己可能要时来运转了,便伪称能施六丁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人,可生擒忽必烈而退蒙古兵。读过北宋历史的同志们一定不会忘了北宋亡国前也有一位名叫郭药师的妖人号称能作法,集齐九百九十九人便可打败金兀术,哪知道最后因此亡了北宋。现在再读这位“郭大侠”的事迹,在下也只能一声哀叹:天要亡宋啊!

哪知道吕文德对此深信不疑,授以官职,赐金巨万,真是病急乱投医啊!于是咱们的“郭大侠”勾结岳父茅山道士黄药师(桃花岛主?),又募城中市井无赖为六丁六甲之兵,对外诈称“择日出兵三百,直袭蒙古大都(今北京)”。

等到打开城门和蒙古兵决战的时候,郭靖便与黄药师坐城楼作法。蒙古军蜂拥入城,襄阳旋即失守。吕文德这时才恍然大悟,大叹曰:“误国家者,你也;误国家者,我也。”随后将郭靖和黄药师斩首,而后,吕文德亦自刎死。

襄阳城陷落后,蒙古大军长驱直入,一路杀降,张弘范甚至猖狂得在诗中写道“我军百万战袍红,尽是江南儿女血!”

公元1276年,忽必烈攻破临安城,宋帝做了俘虏。然而钓鱼城却一直坚守到三年后才投降,打下钓鱼城后,忽必烈独独没有对这座城中百姓大开杀戒。因为城中百姓那昂扬的斗志和不屈的华夏精神令蛮夷折服!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这句话恰恰说出了当时我大汉读书人的心声,只是在此之后,再难听闻。数百年后,金庸也通过小说中的郭大侠之口,抒发了一番于此见解相同之语:

“我南朝地广人多,崇尚气节。俊彦之士,所在多有,自古以来,从不屈膝异族!蒙古纵然一时疆界逞快,日后定被逐回漠北,那时元气大伤,悔之无及!”

附录:在蒙古扩张过程中,中国直接死于屠杀的有3000--4000万。连同中亚西亚和东欧共死亡约2亿人。公元1122年全国人口9347万,到元初1274年,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

蒙古人灭花剌子模,屠寻思干(撒马尔罕)城约百万人口;灭西夏,屠八十余万。蒙古人数次西征,凡有抵抗即屠城,共屠数百城,包括屠杀了巴格达的数十万人口,整个中亚一片废墟。

忽必烈屠杀了中国人1800万人,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估计有1300-2000多万人,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几乎成了无人区。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

看完这些,我们还会觉得只知杀戮的铁木是“一代天骄”么?还会觉得那个地跨欧亚非的蒙古帝国是我们的荣耀么?还会对于那段“光辉岁月”饱含追求与向往么?此刻,我们都应低头深思……

(原文来自中华书会)

 
标签: 宋朝 南宋 郭靖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拿的东西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 宋朝大臣上朝手上
    1、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笏(hù),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使用的工具。在古代,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都要双手执笏以记录君王的命令或者旨意,而且还可以把自己要上奏的事情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了。2、《礼记》中记载:“笏长二尺
  •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秦桧是怎么死 大宋朝秦桧怎么死的
    1、秦桧最终是病死的,一共活了六十五岁,在古代六十五岁高龄已经算是长寿了。2、相比于岳飞被满门抄斩的凄惨结局,秦桧如此善终让后世人对其充满了恨意。在秦桧死后,岳飞案被洗刷冤屈,作为罪魁祸首的秦桧,被人们塑成了雕像,跪在岳飞墓前,此后千古皆在
  • 为什么周朝分东周和西周,而宋朝分南宋和北宋?
    东西周、南北宋的分法,是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主要根据两个阶段都城的相对位置划分的。西周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东周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10-14
  • 宋朝距今多少年
    自宋朝开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1062年了。自宋朝亡国至今(2022年),已经有743年了。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自960年建国到1279年亡国,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宋朝又称为“赵宋”,开国皇帝为赵匡胤。
    10-14
  •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什么 古人用爆米花做什么
    我国早在宋朝就有爆米花了猜猜古人曾经用它来做
    1、古人用来占卜。龙头节与爆米花传说龙头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也相继效法伏羲。2、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二月初二这
  •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为北宋和南宋
    根据什么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 宋朝为什么分
    1、根据时间不同,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南宋(1127-1279年),北宋覆亡后,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
  •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儒家思想影响宋朝 宋朝的儒家思想影响有哪些
    1、宋代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时期儒家思想治国的最后阶段,是统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巩固政权的高潮时期,宋代的儒家思想融合了佛教、道教,结合了法家的变法思想,并适用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时期。2、宋代儒家思想提倡高尚道德品质的建立,为国家的巩固与统一输
  •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宋朝之后是哪个朝代 宋朝之后朝代介绍
    1、宋代之后是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称帝,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一年后,在刘秉忠规划下,元帝国建都于金国中原的大都。2、至元十六年(1279年),金朝降将张弘范指挥元军在崖山消灭了南
  •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著名作品简介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书法绘画的成就 唐朝宋朝元朝
    1、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专门语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
  •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宋朝后面是哪个朝代 宋朝后面朝代是啥
    1、宋朝灭亡之后是元朝。2、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全面占领汉族地区,一统中国并结束南宋与金朝南北政权对峙之局面。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