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曾两次行刺张学良的民国美貌少妇是谁

   2020-08-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犯上的直接军事行动,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犯上的直接军事行动,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解决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送蒋介石抵南京后,却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学良虽然并未服刑,但却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军不断失去领地,张学良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1937年初,张学良由南京被秘密转移到蒋介石的家乡——奉化溪口,幽禁在雪窦山。不久,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也来到溪口,来陪伴张学良。

当时,蒋介石的侄媳——原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的妻子袁静芝也住在溪口。西安事变中,蒋孝先被张学良的部下误杀。

蒋孝先,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啸剑,浙江奉化溪口人,是蒋介石之堂侄,曾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组组长、南京政府驻北平宪兵第三团团长。蒋孝先为人极为凶狠,仗着是蒋介石的“家军”而目空一切。蒋孝先是镇压北平一二九学运的刽子手,还曾疯狂镇压北平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破坏中共的地下党组织及外围组织,残酷捕杀中共党员和进步爱国人士数千人。西安事变时,蒋孝先自然不能领会张学良、杨虎城两人兵谏蒋介石的意图,而是怀着一颗誓死保卫蒋家王朝的决心,负隅顽抗,最后在临潼被张学良的部下击毙,杀之者是在西安事变中于骊山捉蒋立大功的东北军英雄孙铭九。

蒋孝先

丈夫蒋孝先死后,袁静芝一直住在溪口镇。袁静芝婚前是个相貌与身材俱佳的大美女,钓得“金龟婿”蒋孝先后,过上了阔太太的生活,一直养尊处优,尽享“夫贵妻荣”之人生。蒋孝先被张学良下击毙后,袁静芝顿失依赖,一下子成为了蒋家的一个寡妇,“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怨妇。风光不再的悲凉,再加上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人之常情,使得她对张学良的仇恨与日俱增。于是她暗下决心:作为丈夫的未亡人,一定要为丈夫报仇,不杀张学良,誓不为人!

当时张学良被幽禁在雪窦山的消息是绝密的,由特务队长刘乙光负责他的“安全”。袁静芝开始时并不知道她的“大仇人”张学良就近在咫尺。当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到来后,她才顿悟:自己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张学良原来就在溪口!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条毒计在袁静芝头脑中迅即产生:以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由头,伺机刺杀张学良,为丈夫雪仇。

当袁静芝将刺杀张学良的行动告知其帮手时,有人表示了担忧,提出疑问:在雪窦山上刺杀张学良是否妥当?如果被蒋委员长知道了,后果恐不堪设想。

袁静芝听后冷笑地回答:“碍于西安事变的影响,委员长不能公开杀了姓张的,但并不表示他老人家不想姓张的死。猎杀了姓张的,既为我丈夫报了仇,又替他老人家除去了心腹之患。事成之后,他老人家一定不会责怪我。”

于是,袁静芝在雪窦寺里为亡夫蒋孝先做法事。这天,袁静芝披麻戴孝,在雪窦寺的大雄宝殿里焚香祭夫。她的帮手们兵分两路,一路混在亲属队伍里,一路潜伏在山林中,杀机四伏。

张学良和于凤至正在散步,听到大雄宝殿里传来的哭声,不禁信步向那边走去。他们没走几步,就被特务队长刘乙光拦住了。刘乙光“恭敬”地说:“副座,还是在近处走走吧。”

张学良脸色一沉,默不作声。于凤至对刘乙光说:“那就麻烦刘队长去打听打听,是什么人哭得这么凄惨。”

不一会,特务队长刘乙光就回来了,说是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

张学良听后,神色为之一动,脸上拂过一丝难以觉察的愧疚之意。蒋介石的侄子蒋孝先在西安被杀,他事后才得到消息。现在蒋孝先的遗孀在做法事,张学良觉得怎么也该去上炷香,于是便向大雄宝殿走去。

于凤至、刘乙光劝阻无效,只得尾随而去。张学良进了大雄宝殿,走向香案,袁静芝一边低声哀泣着,一边悄悄打量着张学良。

张学良虔诚地为蒋孝先的亡灵上香拜祭后,转身对袁静芝道:“人死不能复生,蒋夫人,请节哀顺变。”袁静芝假意回礼道谢,同时将手伸进衣服里面去掏枪。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汉卿!”于凤至大呼一声,突然双腿一软,跌倒在袁静芝身上,压住了袁静芝掏枪的手。张学良连忙上前搀扶。于凤至面向袁静芝,带着歉意道:“对不起,蒋夫人,我身体不好,失礼了。”

于凤至的突然动作,使袁静芝无法掏出枪来,这次行刺自然也就泡汤了。此时,袁静芝也意识到,于凤至是故意摔倒的,以制止自己拔枪行刺。既然自己的图谋被识破,她只好假装帮忙,与张学良起搀扶起了于凤至。

袁静芝猜得不错,于凤至那一跤的确是故意摔的。不过,于凤至不是识破了她的图谋,而是看到了她眼睛里闪过一道凶光,情急之下,只好假装摔倒,以阻隔袁静芝和张学良正面接触。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第一次行刺行动失败后,袁静芝又紧锣密鼓地加紧实施第二套方案,即在山林中射杀张学良。经过仔细观察,袁静芝已经了解到张学良每天黄昏都会和于凤至离开住所出来散步。这一次,袁静芝与众帮手合计,再次设下埋伏,自己则装扮成疯女人巧妙隐蔽,危险再次向张学良袭来。

那天,张学良和于凤至在刘乙光等特务的“护卫”下,缓慢地走着。他们过了千丈崖,登上了妙高台。而袁静芝,就藏身在妙高台下一块巨石后面,离张学良约百步远。张学良和于凤至的身影一出现在她枪击的范围内,她立刻掏出枪来,对准了张学良的脑袋。“砰”的一声,枪响了,子弹呼啸着从张学良身边飞过,射进了他身旁一棵大树里。刘乙光立刻朝枪响处扑去。张学良和于凤至则紧急蹲下,吃惊地望着袁静芝被刘乙光给扭了出来。

袁静芝来不及开第二枪就被抓住,气得狂叫起来。枪声过后她的手下纷纷现身,但都被刘乙光的特务队控制起来,根本不能按照她的计划行事。她气急败坏地和刘乙光厮打了起来。刘乙光本来是可以当场将刺客枪杀的,但是他认出了袁静芝,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当张学良和于凤至来到跟前询问刺客是什么人时,刘乙光掩饰道:“是个疯女人,我马上把她带下山。”

不甘心又一次功亏一篑的袁静芝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一扑一扑地要冲向张学良。刘乙光死死地揪住她。

于凤至挡在张学良面前,用力将张学良往后推,然后面对袁静芝,凛然呵斥:“我是汉卿的妻子,如果你一定要认定汉卿是你的杀夫仇人,那就让我代他一死。”

于凤至的视死如归的挺身而出,不但镇住了袁静芝,也深深震撼了张学良,他轻轻地抱住于凤至,感动万分。

袁静芝呆住了,良久不语,最终怅然离去,第二次行刺行动也宣告了失败。

袁静芝两次刺杀张学良,均已失败而告终。蒋介石很快便知道了这件事,但并未深究,而是给了袁静芝一笔巨款,让她在上海买了一幢房子。随后,袁静芝就离开奉化溪口镇,到上海居住了。解放后,袁静芝又随女儿搬到宁波居住,后任宁波市政协委员。她在生前曾回忆记述了这些陈年往事,并对于凤至的凛然威仪与以死护夫深为感佩。

 
标签: 民国 张学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物的造假手段
    民国时期怎样造假首饰镶嵌物 民国时期首饰镶嵌
    1、翡翠。只截取上面的绿块,加工成若干全绿的戒面出售。好的戒面价格也是较高的,若干戒面的价格当高于一个陈旧的翡翠大器。2、玉。旧时的方法系将欲着色的玉烤热或放在杏千水中煮热,趁热涂上颜料,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认为满意为止。3、水晶。无色水晶价
  •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民国时期瓷器的特点 民国时期瓷器特征简介
    1、首先,由于民国开始使用化学彩料,大多数瓷器色彩都比较艳丽和漂浮,用化学材料来绘制的青花普遍都看得出漂浮的样式。而民国瓷器的特点也是通过绘画来表现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点是清代的祝福纹样还是很常见,还有一点就是瓷器会体现出当时
  • 解密:谁是袁世凯死后中国政府最大的实权派?
    “让出”总统,段祺瑞决定踏踏实实地当总理。当然,他要当的总理可不是袁世凯时代的虚位总理,而是责任内阁制下的实权总理。自民国初建以来,责任内阁制的行政主导体制便在“临时约法”中得到确认,但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内阁并不居于主导地位。想当年,宋教仁
  • 民国历史揭秘 统一的国民政府为何曾想废除春节
    国民党北伐统一中国后,重新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在废除旧历和春节的问题上,当时的政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首先是频颁禁令,在旧历年到来时,政府各机关禁止放假过年,有的地方还禁止商店关门;其次是严
    12-31 民国
  • 民国29年中学训导证书现江西 涵盖12项指标
    中新网南昌7月21日电(苏路程郑剑平曾勤生)江西省新干县档案局21日消息,近日,该馆在民国档案中发现一份民国二十九(1940年)年颁发的训导证书。该证书显示:学生李毅,系江西新淦(现新干)县人,现年18岁,在本校初中修业期满,操行成绩业经考
    12-31 民国
  • 孙中山与张作霖鲜为人知的合作为何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是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张作霖是出身草莽的封建军阀。二人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本应水火不容,然而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二人为了各自的目标曾有过非同寻常的交往。孙中山先抛橄榄枝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渐形成四派势力,即以冯国璋(后来是曹锟、吴佩孚)为
  • 民国时的天才特务赵秉钧为何会被袁世凯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治丧费。咳,也不枉赵秉钧白跟他一场。
  • 民国最富影星李丽为偷情报而和日军上床?
    李丽14岁在北平读书时,结识了一个名叫林更新的福建人,此人大李丽四岁,也在北京读书。当李丽十六岁时,和林更新在山西结婚,随后,林赴法留学,李丽蛰居山西夫家。由于遭受夫家的虐待,李逃回了北京母家。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林家派人交涉,要李丽回山西
    12-30 民国偷情
  • 揭秘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拿高工资不置房产
    几年前,“逃离北上广”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意思是说大城市越来越不宜居,北京尤难。不过,春节过后,原先“逃离北上广”的那些人又“逃”回来了。京城历来居不易。这一点,凡是想在北京寻找梦想的人,都应该有心理准备。过去的京城,对“北漂”还有一种“住房
    12-30 民国房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