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 隋文帝开皇之治的具体措施

   2020-03-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鼓吹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鼓吹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

鉴于东汉至隋南北分裂达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国库空虚,故自开皇九年,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促成开皇之盛世。

隋初经历南北朝战乱,民生疲弊,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隋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灭。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初经济发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关中作为本位,关中粮食短缺,需依赖关东漕运接济,故杨坚于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鉴于魏晋南北朝政区划分毫无标准,地方行政混乱,支出庞大,杨坚遂于开皇三年,尽罢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使国家地方行政渐上轨道。诚如学者钱穆所言:开皇之治的成功,简化地方行政机构是一个基本因素。据统计隋初中央政府开支减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开支减省四分之三,全国于行政之经费,仅及南北朝时代开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国库之丰积,不无原因。

此外,杨坚安定政治,关陇集团的支持功不可没。汉人如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有助推动国策。杨坚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响民生,故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订立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减省刑罚,死刑只设绞、斩二等,以示隋朝对民之宽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杨坚得国以来,励精图治,兼且天资刻薄,自不容贪污枉法之行为存在。杨坚命柳盛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者二百余人,州县肃然。吏治之整肃,不仅上裕国库,下纾民困,隋初之隆盛,此亦为要因。

杨坚开了中国科举制度之先河,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在位期间,史称「开皇之治」。

政制改革

文帝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如改革中央官制,改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 废除豪强士族垄断的选拔用人制度,规定六品以下官员由吏部选授,地方官员不得自用僚佐。

制定开皇律

《开皇律》共十二篇,其名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开皇律》定罪只五百条;此外死刑只分绞、斩二种,流放服刑不超过五年;杖刑分六十至一百共五等,民有枉屈得依次上诉至朝廷。

可见《开皇律》对百姓的压迫,比前代有所减轻,其亦多为后世立法所沿用。

统一度量衡

南北朝时,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 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

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则增不到一寸。全国度量衡的不一致,给工商业发展带来很大不便。

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

隋一斗等于古斗三斗;

隋一斤等于古三斤,并下令在全国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统一货币

开皇三年(583年),文帝下令铸造五铢钱,规定每千文重四斤二银两,作为全国通用货币,其它钱币则禁止流通。

改府兵制为古代兵制之一

隋代府兵制创立以后,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服役年岁为二十一至五十九岁。

府兵本身是免除课役,但军资、衣装、轻武器和上番赴役途中的粮食,则须自备。

凡出兵征防须由朝廷命将统率,调遣时必须持兵部所下之鱼符,经州刺史和折冲府将领勘合后,才得发兵。

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样,将帅就不能拥兵自重。 革府兵制。

行租庸调制

隋开皇二年(582年),重颁均田令,自诸王以下至正七品的都督,受永业田从一百顷递减至四十顷,至于普通百姓,丁男一人受永业田二十亩、露田八十亩,奴婢亦同。 另外又规定受田并承担赋役者,从十八岁提高到二十一岁,劳役从十一岁提高到十六岁,力役时间则从每年一个月减至二十天,而未被役的丁男可纳绢代替,称为「庸」。

户调绢从一匹(四丈)减为二丈。年满五十者,还可减免。这样隋初的赋役便比前代大为减轻。

 
标签: 隋朝 杨坚 隋文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隋朝大运河五河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五河包括哪些
    1、大运河的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2、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
  •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隋朝大运河哪四段 隋朝大运河有哪些
    1、隋炀帝修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分别是: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 2、通济渠是从板渚引黄河水,注入淮水。 3、邗沟上接通济渠,下接江南运河。 4、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5、江南运河从苏州的北门起,向西北穿过漕湖,经太
  •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个朝代 隋朝大运河简介
    1、隋朝大运河开凿于隋朝。2、隋朝大运河也叫做隋唐大运河,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
  •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隋朝的前身是哪个朝代 隋朝之前是哪个朝代
    1、北朝中的北周。2、从386年北魏建立开始,北方就进入了北朝时期,北朝指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5个朝代。北魏于534年解体为东西两魏,东魏随后被北齐取代,西魏随后被北周取代。577年北周灭北齐,北周统一北方。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原先就是
  •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
    随朝大运河的中心在哪里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哪
    1、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2、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
  •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是是哪个
    隋朝时并州是现在的哪里 隋朝时并州现在的城市
    1、并州,古州名。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2、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
  • 隋文帝“怕老婆” 曾被独孤皇后逼得离宫出走
    东晋的王导算是大人物了,先后辅佐了元、明、成三位皇帝,说他是东晋王朝的缔造者也不为过,就连晋元帝司马睿自己都愿意与他共享天下。晋成帝给王导写手诏时常用“惶恐言”、“顿首言”、“敬白”这样的词语,史上有几人得到过这等待遇?可就是这么个连皇帝也
  • 隋文帝杨坚为了谁冷落后宫的三千美女?
    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因此隋朝后宫佳丽三千,然而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
  • 隋炀帝与隋朝服饰的发展关系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变统一,由战乱变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后,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恢复。特别是隋炀帝即位后,崇尚奢
  • 对于突厥的这场败战反而改变了大隋帝国的命运
    当关中及周边乱得一团糟时,杨广却带着一家老小到南方旅游去了。这下可把那些造反派乐坏了,都想趁皇帝不在捞一把。如农民联盟首领魏刀儿、王须拔、甄翟儿带领一帮农民兄弟,拿上农具,从河北易县出发,一路见官兵就打,见城池就抢,竟然一路打到西河郡,还将
    12-30 隋朝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