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水浒传中宋江、武松买酒用的是银子吗?

   2020-05-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印度、巴比伦很早就使用银钱。中国是个例外,上古时期主要货币是铜钱,这种东西方差异很值得探究。到了明代,白银才成为中国主要货币,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影响慢慢形成的。也许古典传奇和武侠小说看多了,现在大家一说起古代货币

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印度、巴比伦很早就使用银钱。中国是个例外,上古时期主要货币是铜钱,这种东西方差异很值得探究。到了明代,白银才成为中国主要货币,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影响慢慢形成的。

也许古典传奇和武侠小说看多了,现在大家一说起古代货币都以为是银子做的。其实民间普遍用银,是明朝中期以后的事。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白银合法化,到1935年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白银退出流通,虽有整整500年,但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极小的一段。在中国更长的历史中,白银并非主要货币。《水浒传》里,宋江、武松等英雄好汉用银子买酒买肉,《神雕侠侣》里,乔峰、郭靖、杨过等大侠动辄掏出白花花的银子,并不符合史实。

先秦,民间主要以铜为货币材料,如圜形钱、刀形币和铲形钱。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白银只作为器饰宝藏,不作货币。临近中国一些国家却有很多关于银钱的记载。比如安息国(波斯),“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史记·大宛列传》)。其他国家,如条支、罽宾也如此。远至大秦(罗马帝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有利十倍”(《后汉书·西域传》)。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印度和巴比仑,也都在很早时使用银钱。《圣经》的旧约部分在公元前6至2世纪之间形成,新约部分在公元1至2世纪定型,其中用银子为货币的记载随处可见。中国是个例外,大量使用铜钱,不用白银,这种东西方的差异很值得探究。

这种差异首先与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形态有关。西方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却在更多时候是中央集权。铜钱的铸行含有较多政治成分,对不同政权统治下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作为贸易用的支付手段是不适合的。白银标准化程度很高,容易被不同国家的人接受。单位价值也远非铜可以比,用于国际间大宗交易比较合适(黄金产量太少,铜作价太低,都不适合)。

白银成为中国的货币,首先是受到中亚和西亚的影响。张骞通西域后,东西方贸易在陆上打开,丝绸之路开通,汉朝与西方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当时西域使用白银,河西诸郡也开始使用银钱是自然而然的事。东西方海上贸易开辟后,交趾、广州一带也使用金银,这也是由于海外贸易带来的直接后果。南北朝时期内乱不已,币制复杂,使用金银的情况更进了一步,不过仅限于西北与东南沿海,大部分地区仍使用铜钱。自唐代起,白银作为货币的功能进一步凸显,这是因为唐朝与西域的联系与前代更为紧密。岭南一带,钱与金银丹砂象牙同用作货币,其他地方仍将金银当作一种宝,用于行贿、礼品与土贡等。

两宋时期,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开始充当交换媒介,其地位变得更加重要,这是与北方少数民族交往加深带来的必然结果。与宋接壤的西夏、辽、金都使用白银。北宋在与夏、辽议和之后,每年交纳为数不少的白银作为岁币。历史上被称为“澶渊之盟”的宋辽议和,宋向辽每年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就是发生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的事。过了40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夏绢十三万匹,银五万两,茶二万斤。与北宋并立的金朝,在金章宗执政的承安二年(1197年)开始铸造名为“承安宝货”的银铸币,这是中国钱币史上最早的白银铸币。

元朝入主中原后,于中统元年发行“中统钞”,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纸币发行以金银为兑换准备,而其中主要又是银。虽然元朝禁止百姓使用金银,但民间仍然大量使用白银。元廷通过科差、推行钞法搜刮了大量白银,这些白银通过色目商人与西亚的生意往来,不断外流,因为当时元朝的银价比西亚国家低得多。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诸路交钞都提举司请以平准库的白银铸成锭,重50两,名为“元宝”——我们至今仍有这样的称呼,它最早始于元代。

明朝在货币制度上继承前朝,一开始就禁用金银,推行宝钞制度,但白银交易在民间却无法禁止,并逐渐成为普遍趋势。白银成为明代以来最主要的货币有其必然性,当时的文学家王世贞曾说:“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溢烂;是以白金(银)之为币长也。”(《弇州史料后集》)。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户部下令将江南租赋改征白银、布帛,运北京发放官俸,“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皆用银”。实际上这是白银作为货币的合法化,从此朝廷财政也日益转向用银为重点。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白银货币地位进一步加强。

而在此时,如果没有发生另一件巧合的事,明朝的白银货币化还是不可能的。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白银大量流入大明。据历史学家全汉升估算,1550年至1650年间输入的白银达2亿两左右,是明代自身生产规模的10倍。由于中国人能生产丝绸、瓷器及茶叶等世界上最好的商品,而白银却相对稀缺,欧洲并没有中国人想要的商品,但手里却掌握着经新大陆的白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体系就此形成,白银源源不断流入明朝,白银终于成了中国最主要的币材。

 
标签: 水浒传 宋江 武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潘金莲是哪个朝代的 水浒传中潘金莲是哪个朝代
    1、潘金莲是北宋的。水浒传的故事是发生在北宋的。 2、楔子(即故事的印子)“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起于仁宗嘉佑三年三月三日,即公元1058年。终于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其间有段文字“宋江到任以来,将及半
  •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什么
    水浒传中高俅最后是被谁杀死的 高俅最后结局是
    1、《水浒传》原著光顾着交待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最后归宿,忘了写恶人高俅、蔡京、童贯等人的结局了。2、不过,又也许不是忘记了写,是故意不写的。因为高俅死得巧,他是赶在北宋灭亡之前病死了,算是善终。《宋史.李若水传》中有提到,高俅在靖康元年(
  • 水浒中梁山第一条好汉为何被政治边缘化?
    梁山上谁是被政治边缘化的好汉?勿容置疑,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有万夫不挡之勇。因受太尉高俅父子的陷害,结果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第一条好汉。其实,在《水浒传》中的所谓“逼上梁山”,说到底有两种“逼”法:一种叫做“被
  • 水浒传中的铁牛李逵究竟是个怎样的好汉?
    但凡明清古典小说里面,不管其出场角色有多少,其中,必然会有一个憨直的,负责搞笑的,惹人喜爱的角色,作为小说中的调味剂,为小说加上不少的幽默戏份——甚至,专门负责搞笑。这类角色往往性格单纯憨直,粗心胆大,有点笨笨的,心机也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心
  • 水浒传中呼延灼为何要给高太尉写保证书?
    呼延灼是一代名将,当年老祖呼延赞闹革命的时候凭着一把铁鞭,打遍天下无敌手,因此人称铁鞭王的便是。到了呼延灼这里,本来功夫不亚于老祖,而且排兵布阵更胜于祖辈,可惜见臣当道,无奈只好在汝州分管军事。却说一日呼延灼正在闲坐,忽然上差来宣,原来朝廷
  • 揭秘:《水浒传》中描写的三个中秋惊魂之夜
    今天和大家说说《水浒传》中的中秋故事,也许你会发现施耐庵老夫子居然大动笔墨描写了中秋之夜不一样的几处风景,让人惊叹不已呀。第一个中秋:史家庄血战前的中秋此时的主角乃是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使得一条短棒,深受老师禁军教头王进的真传
  • 水浒传中108条好汉唯一当上皇帝的是谁?
    等宋江一走远,李俊立刻和童氏兄弟与约好的费保等人,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今泰国)的土皇帝。水浒108将,征讨方腊后,很多人再也没能回来,而回来的人中,除了公孙胜、朱武、燕青等人外,也没几个能善终的。在这些善终
    12-28 水浒传
  • 揭秘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什么要私自把晁盖放了?
    晁盖等七人劫了生辰纲,由于后续问题安排的不当,白胜被捉。白胜熬不过酷刑,经过州尹一诈,就把晁盖供了出来。于是,何涛何观察拿着公文,带着二十几个眼明手快的公人,直接到了郓城县捉人。这个何观察把一行人都藏在客店里,只带着两个跟随来县衙下公文。州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