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左宗棠功勋卓著 何以招杀身之祸后因祸得福

   2020-03-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左宗棠是中兴名臣,本事大,脾气也大。脾气大就容易惹祸,左宗棠就因为自己的大脾气,差点丢了小命。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师爷的时候,深受骆秉章信任,骆秉章把湖南的大小事情,全部交给左宗棠处理。湖南的大小官吏都知道,有事去找骆秉章,还不如直

左宗棠是中兴名臣,本事大,脾气也大。脾气大就容易惹祸,左宗棠就因为自己的大脾气,差点丢了小命。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手下当师爷的时候,深受骆秉章信任,骆秉章把湖南的大小事情,全部交给左宗棠处理。

湖南的大小官吏都知道,有事去找骆秉章,还不如直接去找左师爷管用,私下都叫左宗棠为“二巡抚”。左宗棠也不客气,虽然是个师爷,端的却是一副巡抚的架子,湖南的大小官员见了他,都要像见了巡抚那样,向他屈膝请安。

请安是清代常见的一种礼节,一般是下级见了上级,右腿跪在地上,嘴里说着吉祥话,这个大家在清宫戏里可以经常看到。

左宗棠本事再大,从道理说,也不过是湖南巡抚衙门的一个师爷,说白了就是巡抚骆秉章私人聘请的秘书,根本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员,湖南的大小官吏见了左宗棠,是不需要向左宗棠请安的。

不过因为左宗棠大权在握,湖南的官员也就只好屈尊,向这位真正管事的左师爷请安行礼了,左宗棠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遇到一位较真的人。

湖南永州知镇总兵(师长)樊燮(xiè),是个旗人,这家伙贪污公款、克扣军饷、酗酒嫖娼,什么坏事都敢干,连永州知府黄文琛也不放在眼里,两人的关系处的很不和谐。

黄文琛因公事见了左宗棠一面,樊燮知道后,心里就开始嘀咕了。因为自从左宗棠处理湖南政务以来,对那些昏庸无能的贪官打击的很厉害,樊燮觉得黄知府肯定是找左宗棠,告他的黑状去了。

樊燮觉得自己也得去见见左师爷,和左师爷拉拉关系,千万不能让左师爷把自己也当成打击对象了,于是就樊燮就到巡抚衙门去找左宗棠。

其实黄文琛去见左宗棠,压根就没樊燮什么事,都怪樊燮自己劣迹斑斑,因此做贼心虚。于是本来没事的事,硬让樊燮给搞出事来了,而且还搞成了大事。

樊燮见了左宗棠,只是拱了拱手,没有像其他人那样下跪请安。大脾气、直性子的左宗棠就不满意了,直接就问樊燮,其他人见了我都下跪请安,你小子凭啥不跪?

樊燮平时猖狂惯了,也没把左宗棠放在眼里,当即反唇相讥。说朝廷啥时候规定,武将见了师爷要下跪,再说我是大清总兵,堂堂朝廷二品大员,凭啥向你一个举人下跪,你一个举人有啥了不起的?

樊燮这话说的没错,要知道即便是中了进士,成绩优秀的进翰林院,成绩差点的外放封个知县,算起来也不过是个七品官,和总兵这二品官还差着好几级呢,更不用说左宗棠只是个连进士也不是的举人了。

左宗棠本来就听说樊燮这人庸碌无能,只知道捞钱,在永州作威作福,心里就很讨厌他。

正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考不上进士,让一直以诸葛亮自居的左宗棠很是没面子,多年来一直是左宗棠的一块心病。

没想到樊燮竟然当面说左宗棠只是个举人,算是一下子戳到左宗棠的痛处了,脾气火爆的左宗棠当时就火了,大骂樊燮,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也是横行霸道惯了,那受得了这个,两人当时就吵了起来。左宗棠一激动,就踢了樊燮一脚,还赏了他一个大嘴巴子,这下事就闹大了。

左宗棠大怒之下,以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名义向咸丰皇帝上奏折,说樊燮贪污受贿,横行不法,庸劣无能,请求朝廷将樊燮革职查办。而樊夔这边也没闲着。

左宗棠在湖南大权独揽,湖南布政使(省长)文格也是旗人,对此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文格暗地鼓动樊燮到湖北武昌,找湖南巡抚的顶头上司湖广总督官文告状。

官文也是旗人,吃喝玩乐娶小妾,样样精通,处理政务啥都不懂。据专家研究《官场现形记》里的湖广总督湍大人,其实写的就是官文。

听了樊燮的话,官文觉得这左宗棠一个小小的师爷,也太过分了,一个汉人竟敢欺负到我们旗人头上来了,这还了得,这天下还是不是我们旗人的?

官文一个奏折就把左宗棠告到咸丰皇帝那里去了,说左宗棠一个幕僚师爷,竟然把持湖南政务,发号施令,无法无天,请求朝廷按律法予以严惩。

官文的奏折十分厉害,因为清朝规定:巡抚、总督放任幕僚结交官员、替代朝廷官员处理政务的,巡抚、总督和幕僚一并严加治罪。官文奏折的意思,不仅是要将左宗棠治罪,就是巡抚骆秉章也难以逃脱。

官文如此大动干戈,深层次的原因是官文对汉人官员的敌视。很多时候,你自己太优秀,对于那些庸碌无能的来说,你就是他的敌人。

官文本身很无能,当时太平军闹得很厉害,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的大力围剿下,清军已经开始占据主动,湖南湖北境内,太平军也基本绝迹,曾国藩等人一时很是风光,这让官文心里很不舒服。

既然在官文的辖区内,太平军已经处于弱势,那也就没你们这些汉人官员什么事了。官文要拿樊夔事件,来敲打下靠围剿太平军大出风头的曾国藩等人,让他们知道,这天下终归还是旗人的,还是旗人说了算。在这种情况下,一向脾气火爆、人缘不佳的左宗棠,就成了官文杀鸡骇猴的最佳目标。

咸丰皇帝先接到骆秉章的奏折,刚开始还没明白这件事背后隐藏的满汉官员争斗的真相,就依骆秉章所奏,将樊燮革职。很快官文的奏折也到了,这下咸丰的屁股一下子坐到官文这边来了。

咸丰和官文等人一个心思,生怕汉人官员权势太大,威胁旗人的地位,当即下旨,命官文把左宗棠抓到武昌来审问,如果属实,当即就地正法。

官文圣旨在手,当即决定,这次一定要杀掉左宗棠,严惩骆秉章。骆秉章、左宗棠一看事闹大了,赶紧找朋友商量,一时间朝廷上下的汉人官员,都开始为此案活动起来,想尽办法要救左宗棠、骆秉章二人。

左宗棠也没想到这事居然闹这么大,南方各省太平军到处都是,而湖南却独享太平,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日没夜的为朝廷效力。

回想多年来自己为朝廷鞠躬尽瘁,保湖南一省平安,立下大功,朝廷不但不封赏自己,反而要杀自己,左宗棠心中感到无比凄凉。

左宗棠觉得要是就这么被朝廷杀了,也太窝囊了,因此以上京科考为名,辞去师爷的差事,离开了巡抚衙门。

左宗棠原本想去北京,好友胡林翼知道后写信劝阻他说,朝廷正要查办你,你去北京不是自投罗网吗?

此时的左宗棠,湖南待不下去,官文要抓他,上北京又是自投罗网,一时间左宗棠只觉得天下之大,竟然没有自己容身之地,不仅仰天长叹、万念俱灰。

左宗棠的遭遇,令人不仅想起《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来。左宗棠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去投靠曾国藩的湘军,他决心身先士卒,为湘军冲锋陷阵死在战场上算了,好歹也算死的轰轰烈烈,好过被朝廷定罪砍头。

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没闲着,想方设法营救骆秉章、左宗棠。后来终于找到咸丰皇帝十分信任的户部尚书肃顺,肃顺答应愿意帮忙。

肃顺虽然是旗人,但是很有才干,认为当时天下大乱,应该重用汉人。肃顺经常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懂得什么?汉人是得罪不得的”。在肃顺的大力帮助下,咸丰的态度有所松动。

朝廷南书房侍读学士(顾问)潘祖荫也向咸丰皇帝上奏折,历数多年来左宗棠为湖南、为朝廷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这份奏折中,潘祖荫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后来这句话被广为传颂,让左宗棠名扬天下。

也是左宗棠命不该绝,正在危急时刻,忠王李秀成率太平军攻破清军围困天京(南京)的江南大营。朝廷上下为之震动。

咸丰皇帝这也才明白过来,看来剿灭太平军,还得要依靠曾国藩等这班汉人,骆秉章、左宗棠为剿灭太平军也立有大功,现在还不是与他们翻脸的时候。

于是咸丰皇帝不仅不再追究左宗棠,反而为了笼络左宗棠,下旨任命左宗棠为四品候补京堂,帮助曾国藩办理军务。

忠王李秀成,算是在关键时刻,帮了左宗棠的大忙,左宗棠因祸得福,由此完成了他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转折。

樊燮案是晚清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自此以后,由于满清贵族的昏庸无能,在太平军改朝换代的巨大压力下,朝廷不得不默认汉人逐渐掌握清朝大权的这一事实,逐渐改变了清朝立国二百年来,满人掌权的历史,一大批汉人官员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而被革职的樊燮,心中郁郁不平,觉得左宗棠不就是欺负自己没文化吗?因此樊燮回家后,督促他的两个儿子努力读书,让他们的功名,一定要超过只是个举人的左宗棠。

樊燮让两个儿子待在阁楼上,抽掉梯子,不让儿子下来,好让他们专心读书,并让他们穿上女人的衣服,等他们考中举人,和左宗棠的功名一样,才允许重新换回男人的衣服。

樊燮的两个儿子还算争气,后来都考中进士,其中一个还是晚清小有名气的诗人。虽然他俩在功名上高于左宗棠的举人,可两人终究是平常之才,为朝廷为国家没有什么建树,和为国家建有大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

 
标签: 左宗棠 名臣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左宗棠拜见偶像林则徐,一时激动竟失足落水
    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二人相差27岁。当林则徐功成名就、官至封疆大吏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多次科举考试均止步京城的会试。左宗棠科举失意后,回湖南老家隐居,精心研究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经常评议时政,说一
  • 慈禧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少数派收复新疆?
    慈禧为何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早在清朝乾隆时代,清军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全部土地。喜欢别出心裁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为新疆。其实,新疆一点都不新,这是一片自汉代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中亚细亚的安集延国派将军阿古
  • 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生平事迹简介
    在早些年以前,对于左宗棠与新疆,给的判定是新疆人民起义,因此学术界并没有肯定左宗棠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才终于认可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为现在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功劳。晚清之际,是
    12-26 左宗棠
  • 左宗棠为修水利挪用军费 南洋水师从此一蹶不振
    1874年日本企图入侵台湾,引起清政府警惕。年底,洋务派恭亲王奕开始筹议海防,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南洋水师负责海域为江浙一带,停泊地则主要为上海、南京。南洋水师的军舰多数为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所制造,只有少量购自英
  • 左宗棠后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后代名医辈出
    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
  • 左宗棠比联招亲 左宗棠的崛起有赖于妻子的资助
    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战功赫赫,位列极品,赢得“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美誉。左宗棠大器晚成与一位恭端贤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他们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联招亲”的浪漫佳话。道
    12-21 左宗棠
  • 左宗棠口才过人善编故事 可谓是第一炒作高手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视炒作。唐代的杜甫就是一位炒作高手,他一生给李白写诗数十首,以显示自己与名人不一般的关系,而李白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
    12-19 左宗棠
  • 左宗棠长期的心病 自己的学历只是举人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
  • 解密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如何能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
  • 世人对名臣左宗棠的评价为何总是时好时坏
    左宗棠为晚清中国建立不朽功勋。左宗棠逝世后,清朝官方给予高度评价,朝廷称其“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伟烈长垂青史”,“为一代之伟人”;命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各立功地建纪念专祠,饰终之典备极哀荣。其同僚、部属、亲友撰写
    12-15 左宗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