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累死十几万军民做工程 结果淹死子民数十万!

   2020-10-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与北魏争锋,连年恶战,军队损失惨重。而经过钟离、朐山两场大战,梁军虽然重创魏军,但也失掉了大片地盘。至此,双方都是国力大损,筋疲力尽,不能再打。但梁武帝萧衍还是念念不忘要收复寿阳和汉中两地。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为后继的

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武帝与北魏争锋,连年恶战,军队损失惨重。而经过钟离、朐山两场大战,梁军虽然重创魏军,但也失掉了大片地盘。

至此,双方都是国力大损,筋疲力尽,不能再打。但梁武帝萧衍还是念念不忘要收复寿阳和汉中两地。

在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为后继的前提下,就必须另外想办法了。北魏降将王足向萧衍进献了一个“绝”的办法。

其实,在两年后,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怀疑这个王足根本就是北魏派到南梁的卧底,在南梁实施“无间道”行动。

王足在说出办法之前,先唱了一个首北方童谣:“荆山为上格,浮山为下格,潼沱为激沟,并灌钜野泽。”他向萧衍解释:只要在寿阳下游的淮河上打坝修堰,拦住淮河,等淮河水位上涨的时候,便可水淹寿阳城。

梁武帝萧衍竟然大为赞赏,派大舟卿祖暅去淮河实地勘察地势。

祖暅是天文学家祖冲之的儿子,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去考察了一番,回来报告:淮河土质松软,无法形成坚硬的拦水坝,而一旦溃坝,后果不堪设想。

梁武帝萧衍不听,征调徐、扬之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征五丁,加上从军队中抽调的壮兵,合计二十万人,拦水筑堰,命令太子右卫率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为修坝总指挥,北徐州刺史张豹子也要听康绚调度,守护筑堰工程,设置官属于钟离。

拦水修坝工程东起淮河南岸的浮山(今安徽明光浮山镇浮山),西至巉石山(今安徽五河铁锁岭),从两面依岸筑土,不断向河中投土,逐步向河心推进,最后于淮水中央合龙,截流以抬高上游水位,进而淹没寿阳城。

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那时科学技术落后,劳动全靠肩挑背负,就算有牛马拉车,一车土倒下去,不等第二车跟上,第一车土早已被水冲走了,影也没有一个。

何况,正如祖暅所说,淮河边挖掘出来的泥土,疏松轻飘,跟沙子没有大的区别,入水就散,根本不可能筑坝。

梁武帝萧衍鬼迷心窍,愣是不听。

不过,因为康绚工作负责,河边的土质疏松不能筑坝,就往更远的地方取土,虽然大大地加重了劳动量,但坝还是一点点地筑起来了。

第二年(萧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四月,眼看就大功告成了,可是,正值淮水汛期,大水一冲,大坝轰然坍塌。

究其原因,原来工程由上年冬天上马,因冬季水枯,施工容易,到了夏天,暴雨倾泻,而越到河中间,水流越急,难以合龙。

有人却说,这是河中有蛟龙,其乘风雨破坏了堰坝。

怎么办呢?

这时候,“”专家“出面了。相关方面的“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结论:蛟龙怕生铁。

于是梁武帝萧衍便从建康东、西冶(铁工场)征来几千万斤铁器,一古脑抛进了滚滚淮河里,却仍旧无法合龙。

有人又支了个招,伐树,把几棵树身做成并栏圈的模样,中间填满石块,上面再加泥土,以此截流筑坝。

这么一来,沿淮上百里以内的树都伐光,木头、石头都用得精光,挑担的人肩膀都磨烂了,夏天里疾病成疫,死掉的人互相倾压着,尸体遍地,蛆虫成堆,苍蝇蚊虫,聚集不散,日夜轰鸣,而到了冬季,淮河、泗水都结了冰,役夫和兵士被冻死掉十分之七八。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坝终于一点点筑起来了,且异常结实。

这下轮到北魏抓狂了。

北魏大为揪心,先命猛将杨大眼镇守荆山(今安徽怀远西北),又遣南梁降将萧宝夤领兵去阻止梁军的工作进程,不久,又加派尚书右仆射李平前往寿阳统辖各军。

萧宝夤数次进攻,都被康绚击退。

北魏准备追加兵力,任命任城王元澄为大将军、大都督南讨诸军事,勒兵十万,即将从徐州出兵攻打淮河堰。

已到寿阳的北魏尚书右仆射李平经过一番考查,断言南人的浮山堰根本不可能筑成,不主张加兵。

然而,萧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四月,耗时一年多的浮山拦水坝却南梁众人的欢呼声中成功合龙!

在付出了十几万军民生命的惨重代价之后,淮河之上,赫然出现了这么一道庞然大坝:全长近四千米,坝基下宽三百多米,上宽一百多米,高度约五十米,水域面积近七千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为一百亿立方米。

在古代如此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竟然建成了这样庞大规模的大坝,令人惊叹。

总包工头康绚也吸取了第一次筑坝失败的教训,在坝堤上广树柳树,以密实土基。上流的淮河水被浮山堰拦截,掉头倒流,寿阳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变成了一片泽国。

寿阳城中的魏军看着流经城外的淮水水位不断上升,不由得大为恐慌。

为了避免落下喂鱼的下场,城中的魏军连夜在八公山东南修建了一座魏昌城,并在硖石戌之间搭起浮桥,以备大水淹城之际逃生。

居民被分散在冈陇上,放眼望去,但见淮水清澈,庐舍冢墓,了然在下,一个个吓得抱头大哭。

倒流回去的淮河水虽然淹泡着寿阳城,但因为水流量太大,浮山大坝的承受力也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康绚就凿水东灌,分流护堤。

大坝在康绚的管理守护下,顺利地挺过了夏季汛期。随着上游水位的不断提升,如果不出意外,这年冬天,寿阳城将会迎来它的灭顶之灾。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南梁的北徐州刺史张豹子原认为这是在自己的辖境内搞大工程,修坝总指挥应该由自己负责,可到头来却是康绚所得,恼怒异常,就不断向梁武帝萧衍告康绚的黑状,说康绚与北魏勾勾搭搭,要出卖浮山堰。

这条大坝可是梁武帝萧衍的呕血之作,赶紧把康绚调了回去,把浮山大坝交给了张豹子管理。

康绚既还,张豹子不复管理修缮淮堰。到了九月秋季,淮河水急剧上涨,应该对浮山坝开渠泄洪了。张豹子却毫无知觉。

萧梁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九月十三日,被拦截近半年的淮河水就如同一头久困的巨兽,突然大发脾气,乱冲乱撞,一下子就冲垮了河堰,决堤声犹如雷鸣,声震三百余里。

大坝上的数万梁朝军民被卷入无情的洪水中,绝望的哭喊声响彻天空。

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

浮山坝的下游都是一往无前的平原开阔地带,从浮山坝上咆哮翻滚而下的洪水一下子就淹没了这些平原,十几万无辜百姓和他们的家园一起,还来不及做任何反应,就被洪水所吞噬。

洪水冲跨了浮山大坝,被埋在大坝下面的那十几万筑坝的南梁军民尸体被洪水卷了出来,漂浮在浩浩水面之上,尸体已经腐烂变形,或人头鱼身,或龙形马首,千奇百怪,令人毛骨悚然,变色欲呕。

梁武帝萧衍在建康收到了浮山溃坝的消息,一下子就崩溃了,自此再也没有与北魏相争的雄心。

最后,用一位北宋文学家为此事件作的诗做结尾。

粤萧梁之服命兮,抗北魏以争衡。

信降虏之诡计兮,阻汤汤而倒征。

哀死者之数万兮,孤魂逝其焉游?

运徒力顿漂无根,潮波复故弥亿年。

背自然以开凿兮,固神禹之所恶。

——————宋.秦观《浮山堰赋》

 
标签: 梁武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梁武帝一心向佛结果导致侯景之乱
    齐明帝登基五年后便因病去世。随后,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登基,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成为统治者后,只知道玩乐消遣,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朝政。除此之外,他对谏言的一些有功大臣也大肆杀害。梁武帝画像萧衍(也就是梁武帝)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他知道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 为何国家却越来越腐败
    梁武帝确实算得上一位清廉的皇帝,但他没能让大多数官吏清廉,他标榜清廉只落得了自负清廉之名,却无法有效阻止官场贪污奢侈风气的蔓延。他对自己的亲族格外宽容,特别相信个人清廉的力量,当宗室诸王中有人犯法,他注重的是“家教”,而非绳之以法。武帝对宗
    12-20 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是怎么死的?萧衍是被活活饿死的吗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众所周知,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梁武帝提出了“和尚吃素”
    和尚可不可以吃肉,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搞一概而论。素食之风,古已有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十分盛行。古时吃素,倒不是由于当时经济落后,没有肉吃,只好以瓜菜裹腹。而是那时,已经出现了“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
  • 梁武帝萧衍为何“禁欲”40年?是否有难言之隐?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
  • “和尚皇帝”梁武帝为何饿死于僧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
  • 梁武帝后宫畜养女妓:在世俗享乐中实践佛法?
    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其主要特点是禁欲主义,它不仅要求僧侣们戒除“淫”和“欲”,而且还向人们宣扬:女人是引起“淫欲”的罪魁祸首。《涅槃经》说:“一切女人皆是众恶所住处”,将禁欲主义的矛头全部集中到女性身上来。但到了后来,在大乘佛教“
    12-05 梁武帝
  • 南朝梁武帝萧衍 三次舍身入寺目的是什么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名的皇帝。作为南梁政权的开创者,萧衍一生有很多传奇之处。他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活了八十六岁,是仅次于乾隆的第二高寿皇帝。最值得一提的是,萧衍在有
  • 梁帝原型:《琅琊榜》背后的真实历史之梁武帝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发生在南梁大通年间,剧中南梁皇帝被称为“梁帝”(并没有介绍说有具体名字),因为猜忌,以致赤焰血案的发生。这一点猜忌心,梁帝倒是和历史上的梁武帝颇为相似,毕竟这是皇帝的通病。除此之外,梁帝和历史上的南梁皇帝梁武帝,据猜测
    11-26 梁武帝
  • 梁武帝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