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解密档案证实 周佛海是汪伪政权中重要卧底

   2020-08-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周佛海(1897-1948),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1938年加入汪伪政权。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随着台湾方面解密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情报作战内容和戴笠部分档案,以及1三卷本《戴笠与抗战》的出版,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的不为人知的

周佛海(1897-1948),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1938年加入汪伪政权。湖南沅陵人,早年留学日本。

随着台湾方面解密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情报作战内容和戴笠部分档案,以及1三卷本《戴笠与抗战》的出版,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大白于天下:周佛海早在1943年就已加入军统为国民党政府服务,丁默邨在抗战后期被国民党政府吸收,帮助接收日占区浙江。

1943年周佛海成军统卧底

在这次出版的《戴笠与抗战》中,一项惊人的发现是证实了周佛海在抗战中与国民党政府的合作关系。之前,被盖棺定论的汉奸周佛海早在1943年就已被戴笠吸收进入军统,成为国民党政府在汪伪政权中重要卧底。周佛海于1938年9月与汪精卫投靠日本。

解密档案显示,周佛海经军统敌后组织策动其反正,以伪职掩护敌后工作,军统局地下电台曾架设在周本人和其妻弟杨惺华的私宅,照常工作;周佛海提供有关汪伪政权的军事、经济,以及日本与东北的政治情报。

此外,军统局特选派熟悉军事参谋业务的谍报人员,经周佛海推荐担任汪政权军委会作战科长,联络控制已接受策反的伪军部队。当时周佛海在汪伪政权中任伪军委会副委员长,负责指挥税警部队、保安部队,及伪军第十二军等。而在抗战结束前夕,中国共产党方面也曾策反过周佛海,以和周组成“联合阵线”对抗国民党政府,但未成功。抗战胜利后,周佛海因汉奸罪被判死刑,后特赦为无期徒刑,1948年死于狱中。

军统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BIS)的简称,是1938年成立的中华民国情报机关之一,早期领导人为戴笠,1946年由毛人凤继任。

此次解密档案,因电影《色|戒》而为外界所熟知的汪伪政权特务头子丁默邨,与周佛海经历相类似,其在抗战后期也被国民党政府吸收,在戴笠要求下负责维持浙江省治安,以待国民党政府顺利接收。

依解密档案,“戴笠闻报,急令中美前进指挥所和直属第一支队参谋长李崇诗,就近转饬军统局在杭州的负责同志,迅即责成已秘密投效的伪浙江省府主席丁默邨,以‘军事专员’名义,切实掌握所指挥的三个保安团和省会警察大队,与军统局的组织秘密联系,负责维持杭城治安。”而此举被认为是抢在中共前面接管日战区。

丁默邨的结局没有周佛海那样幸运。抗战胜利后,丁默邨以汉奸罪被判死刑执行死刑。这一结局可能与戴笠过早去世有关,因为很多策反人士只与戴笠单线联系。所以在戴笠飞机失事后,包括丁默邨在内的许多被军统吸收的汉奸最后均被枪毙。

不会推动重新评价军统

在台湾方面解密相关档案之前,民间和史学界对戴笠的认识更多基于很多野史和回忆文章,相关著作中仅有美籍学者魏斐德《间谍王》属于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材料是戴笠副手沈醉和文强两人的回忆文章。不过,魏斐德曾表示,文强与沈醉的回忆内容需要质疑,因为这些内容是在特定情况下所写,而更多关于军统的档案材料之后全部保存台湾。随着相关档案解密,更多历史秘密将会揭开,“戴学”可能成为民国史中的显学。

研究20世纪中国特工史的学者、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认为,此次台湾方面解密的军统和戴笠档案,必将丰富国民党抗战史的认识。对于此次解密档案中关于周佛海被策反的历史,徐有威认为,在民间和很多回忆录中都有相关记述,“这些档案证实了周佛海事件的这一传说。”此外,徐有威认为,档案肯定也会披露一些以前从未公开的史料,“比如丁默邨在抗战后期受命军统事件,以前是不被知道的。”周佛海事件、丁默邨事件都属于受到瞩目的大人物史实,“更多历史细节和事实,还将依靠历史学家去发现,档案也将开出许多新的课题。”

不过,在徐有威看来,此书及相关解密档案的最大市场其实在大陆,“台湾对这段历史早就不感兴趣了。”

据徐有威介绍,他在上海大学开的“20世纪中国特工史”课程,选修学生有近180人,而关于谍战的小说、影视剧、纪录片、历史书,大家相互抄来抄去、真真假假,但市场很大,《戴笠与抗战》则提供了更多新素材。

“对学者来说,这些档案将丰富对抗战史、国际关系史的研究,这里面的档案不仅仅是关于国民党的,也涉及日本、美国、英国、苏联等,而因为之前属于情报级别,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一些历史细节。”徐有威说。

解密档案会否推动重新评价戴笠或者军统的历史?徐有威认为“不会”。不过,徐认为这些材料将局部细化对戴笠和这个组织的认识,促使学界将其放在具体历史背景下谈论,毕竟“军统中很多人在抗战中是无名英雄”。

 
标签: 台湾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收复台湾有几次?
    历史上收复台湾共有两次:第一次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662年2月1日;第二次是国民政府从日本帝国手中收复台湾,时间是公元1945年10月25日。
    02-23
  • 台湾历史上叫过什么名字?
    先秦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称台湾为夷洲。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
    02-23
  • 国民党军统局前世今生 现今的台湾国家安全局
    军统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主要负责人为戴笠。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
    12-30 台湾
  • 台湾买老爷舰“钱多人傻” 拆导弹发射架换机关
    花巨款向美国购买战力有限的二手武器,台湾当局一直在扮演这种“钱多人傻”的滑稽角色。就譬如本月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1683号“军舰移转法案”,授权总统对台出售4艘佩里级护卫舰。该案已在参众两院过关,只待奥巴马签字批准。钱报记者采访的军事专
    12-29 台湾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隋炀帝是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代称之为“
  • 台湾三杰之陈永华简介 陈永华成就介绍
    陈永华简介陈永华是一位抗击清朝的著名将领,他是明朝时期福建地区的人,他的父亲曾经在明末时期是个举人,但是在清兵来到福建的时候自杀而身亡。陈永华是一个颇有谋略的人,他对战争和局势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和对未来的分析,并且让郑成功十分的欣赏,也正
    12-28 台湾
  • 郑成功收复台湾战船介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船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收复我国领土台湾岛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不过对于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战船,很多人缺并不了解,其实郑成功军中多数船只都是明朝时期遗留的大型海船,在当时世界上都属于先进水平,其中也分为多个种类,功能和活力配置都有所不同。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