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明末才子阮大铖一出戏为何写了八年?

   2020-06-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阮大铖的《双金榜》,完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之间,地点为当涂曹履吉处,是阮大铖传奇中最长的一部。作者在《小序》称:“此传梗概,胎结久矣。一针未透,搁笔八年。偶过铁心桥,一笑有悟,遂坐姑孰,春雨,二十日填成。”前

阮大铖的《双金榜》,完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之间,地点为当涂曹履吉处,是阮大铖传奇中最长的一部。作者在《小序》称:“此传梗概,胎结久矣。一针未透,搁笔八年。偶过铁心桥,一笑有悟,遂坐姑孰,春雨,二十日填成。”

前前后后写了八年,作品都无法遂愿,但又始终不能放下。突然某一刻灵感上来,两十天的时间,即速完稿——这则传奇,当不寻常,应该是恰如其分地吐出了阮大铖的心思。

自崇祯元年(1628)罢官,二年(1629)入“逆案”,阮大铖从此内心郁悒。在人生的低谷,阮大铖虽无脱序行径,但仍然不断受到东林、复社人士的打击,满腹委屈又欲辩不能——“自表无罪,乞怜清流”,现实的道路,窈冥难行,《双金榜》的主旨,不在这里,也当在这里。

《双金榜》中,阮大铖极尽文场喜剧,写出官场之悲——

洛阳秀才皇甫敦,妻子亡故,遗下一子(詹孝标)过继于邻居詹彦道,自己则借居白马寺读书。元宵节这天,弘农郡太守汲嗣源请他宴饮赏灯。寒酸文人,好不容易遇上一桩好事,结果却让书生欲哭无泪:广东海盗莫佽飞趁皇甫敦醉卧之机,偷去了他的衣物,又化装成书生模样,盗走了安抚使蓝廷璋的珠宝、黄金。这位莫佽飞,铁了心要与皇甫敦较上劲了,行窃之后,特意留下皇甫敦的衣物,并塞了一封黄金到皇甫敦的房中。

皇甫敦就此获得了无妄之灾,被流配广东。在流放地,皇甫敦竟又遇上了莫佽飞。莫佽飞也算是良心不泯,后悔累及对方,多加庇护。后来皇甫敦入赘卢家,又生了一子皇甫孝绪,不料又被人告官,卢家惧怕,逃往他县匿居,皇甫敦从此以教书为生。

十八年后,皇甫敦的两个儿子同应科举,分别中了状元、探花。由于二子不明真相,加入党争,亲兄弟间相互攻讦。鞭策自己,鞭打别人,阮大铖的《双金榜》在展示完这些重要情节后,决定享用孟婆汤调制的心灵鸡汤:皇甫敦得以昭雪,二子冰释,父子完聚。

梦想总是从做梦开始,穷困潦倒的皇甫敦,无非是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皇甫敦的个人奋斗,为盗贼和庸官所中止。在皇甫敦的命运中,盗贼与庸官起到了等同重要的作用,事出偶然,又事出必然,但均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剧作最终以皇甫敦两地儿子高中榜首,使主人公否极泰来,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更是从另一个偶然的角度,道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

《双金榜》的象证意义,就在于阮大铖以皇甫敦的无辜受害,来为自己被打入“钦定逆案”进行辩解。阮大铖与东林党人曾经激烈地相互攻击,有如剧中同父异母又不相识的兄弟,彼此检举攻击对方的父亲,实乃自己亲生父亲,充满手足相残的意味——阮大铖通过主人公皇甫敦之口,在结尾一曲唱道:“是非人我俱堪笑,忒地寻苦恼,何必更拔毛,是虮虱裤中闹,有一般作梦的还说这样好。”

阮大铖在《双金榜》序中,称自己创作这部作品是“一笑有悟”。他“笑”的是什么?又“悟”的是什么?《双金榜》的种种索隐之说,吴梅之说对作品的理解别开生面。吴梅就认为:《双金榜》“以东洛喻东林,以东粤喻东厂。入粤后屡言番鬼,鬼者魏也。佽飞窃珠,亦窥窃神器之意。”按照吴梅的理解,东林党与阉党之间,实同皇甫敦的两个儿子,是一根藤上的两颗瓜,原本一根,却“盲攻馈低”,形同水火,如同“虮虱裤中闹”,都不舒服又都无意义。

鲁迅曾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写完“七年合算疏”,进入政治低谷的阮大铖,以富有理性的目光审视社会政治生活现象,以艺术的形式对人生命运继续思考。《双金榜》使用的道具和关目,是一对家传碧玉蝴蝶,隐喻的则是党争酷烈,最终却是一场幻梦。幻梦映照现实,现实归于幻梦,从而创作出富有悲剧色彩的喜剧。《双金榜》小序又云:“平生下水船撑驾熟烂,此不足言。要其大意,于以见坎止蜃楼,冤亲圆相,众生之照,心失而无明起也。盲攻聩诋,大约蚩蚩焉,如皇甫氏之父子弟兄尔。” 这里,同样可以看出阮大铖的创作动机。

 
标签: 才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盘点明朝江南四大才子
    1、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一般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这四个人,唐伯虎当然是最有名的,因为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给人留下了一个风流才子的美名。但是真实的唐伯虎生活并不是那么如意,他20几岁遭遇了父母、妻子和妹妹接连去世,他
  •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明朝四大才子 明朝四大才子有哪些
    1、唐伯虎。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2、祝枝山。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3、文征明。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
  • 大才子纪晓岚一生不得重用的真实内幕!
    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
    12-26 才子
  • 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科举考试,决定古代读书人一生命运的大事,是件很严肃很正经的大事,然而,该项制度虽然很严肃很正经,但如果掌控科举制度的人不严肃不正经,就会让科举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甚至千百年后还留下话柄。大明朝的科举考试,也是国家教育制度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怎么死的?
    唐伯虎是自然死亡。唐寅(1470?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吴(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居吴趋坊,和文徵明同岁而略长数月。少有俊才,博雅多识,与张灵友善。初学画于周臣,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结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是什么样的
    几百年来,唐伯虎已经成了风流才子的代名词。一出“唐伯虎点秋香”不知倾倒了多少人,而唐伯虎的风流故事也不知被演绎了多少次。在我们的眼中,他永远是那么的机智、有才、幽默、风流、帅气、乐观,可事实呢?很多影视剧里都说唐寅生长在一个富贵之家,是个典
    12-24 唐伯虎
  • 明代大才子汤显祖竟以性病为荣 还要写进诗文里
    明朝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汤显祖写了一组七绝,共十首,寄给他的好友,当时处在病中的屠隆。汤显祖的这组诗题名为《长卿苦情寄之疡,筋骨段坏,号痛不可忍。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戏寄十绝》。所谓“情寄之疡”,即为当时“梅毒”的雅称。你把感情寄
  • 揭秘明代科举考试 才子唐伯虎竟曾经“作弊”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贡院考生“装备”大全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
点击排行